1. 文章中作者的觀點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伍隍中學 李明隆
概括有三種方法:
1、提取要點,即判定中心句。這種方法適合于中心明確、論述簡潔鮮明的文章。
2、抽象說明,即自己組織語言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揭示。這種方法適用于評價事理、剖析事理、闡明特性等各類文章。抽象說明的關鍵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內容,抓住本質。
3、綜合歸納,即把幾個要點歸納起來進行抽象說明。這種方法適用于比較復雜的內容。它要求首先明確有關的若干要點,然后經過提煉把幾個要點綜合起來。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抓要點句。
這些語句,議論文常在開頭(即論點),散文常在文末(所謂卒章顯志),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終結句。抓住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2、抓議論抒情句。
抓住記敘類文中的議論和抒情句(段),便是對文章主旨的揭示。如《內蒙訪古》:“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沐著陽光。這是多麼平靜的一個原野;但這個平靜的原野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歷史時期,卻經常是一個風浪最大的地方。”文中在描寫之后的抒情和議論,結合課文不難體會到,作者表達了對歷史上民族間關系緊張、戰爭的深深遺憾之情,以及要珍惜民族間感情、團結和睦的觀點。
3、從反證和烘托中體會。
有時作者為了把自己的態度和觀點表現得更鮮明往往用一個方面的情況去跟另一個方面進行對照。比如,議論文中,常用對比論證使正面觀點更鮮明、更有說服力;記敘文中常用側面的陪襯、烘托來加強正面人、事、物的表現,說明文中也有比較的方法。所以,我們可以從反面論證的文字或起側面烘托作用的文字中去認識體會作者的正面態度與觀點。
4、從遣詞造句中體會。
文章不是無情物,行文中一定處處流露出作者的態度和觀點。比如詞語的色彩,褒義詞或貶義詞的使用往往表現著作者的褒貶。
5、從描寫的形象體會。
正如京劇中人物的面譜,貶褒一眼便知,在人物的描寫或景物的描寫中,也不難體會到作者的褒貶感情。如前面提到的對秋天陰山景色的描寫,不難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又如《祝福》中對柳媽的描寫“柳媽的打皺的臉也笑起來,使她蹙縮得像一個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額角,又盯住她的眼。”從中也不難體會出作者對她的厭惡之情,盡管只是淡淡的。再看《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對別里科夫臥室的描寫:“他的臥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掛著帳子。他一上床,就拉過被子來蒙上腦袋。房里又熱又悶,風推著關緊門,爐子里嗡嗡地叫,廚房里傳來嘆息聲——不祥的嘆息聲……他躺在被子底下,戰戰兢兢,深怕會出什麼事,深怕小賊溜進來。他通宵做噩夢,……”從劃線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他的厭惡、諷刺是很鮮明的。
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統觀全文,篩選出直接表現作者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的語句。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關鍵句和中心句。記敘描寫類文章中,有些抒情性語句往往比較明顯地表現了作者的觀點和態度;議論文中的中心句、關鍵句或論據前后的總括性語句也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基本思想傾向。
2、分析文章的中心內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態度。作者寫文章往往圍繞一個中心來展開文章內容,或抒發感情,因而閱讀時,把握文章的中心內容是理解作者觀點和態度的關鍵。有時還需要對文中各段內容進行綜合分析,進而把握好作者的觀點態度。
3、通過對文中不同觀點、不同態度的比較,辨析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2. 文章中作者的觀點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伍隍中學 李明隆
概括有三種方法:
1、提取要點,即判定中心句。這種方法適合于中心明確、論述簡潔鮮明的文章。
2、抽象說明,即自己組織語言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揭示。這種方法適用于評價事理、剖析事理、闡明特性等各類文章。抽象說明的關鍵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內容,抓住本質。
3、綜合歸納,即把幾個要點歸納起來進行抽象說明。這種方法適用于比較復雜的內容。它要求首先明確有關的若干要點,然后經過提煉把幾個要點綜合起來。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抓要點句。
這些語句,議論文常在開頭(即論點),散文常在文末(所謂卒章顯志),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終結句。抓住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2、抓議論抒情句。
抓住記敘類文中的議論和抒情句(段),便是對文章主旨的揭示。如《內蒙訪古》:“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沐著陽光。這是多麼平靜的一個原野;但這個平靜的原野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歷史時期,卻經常是一個風浪最大的地方。”文中在描寫之后的抒情和議論,結合課文不難體會到,作者表達了對歷史上民族間關系緊張、戰爭的深深遺憾之情,以及要珍惜民族間感情、團結和睦的觀點。
3、從反證和烘托中體會。
有時作者為了把自己的態度和觀點表現得更鮮明往往用一個方面的情況去跟另一個方面進行對照。比如,議論文中,常用對比論證使正面觀點更鮮明、更有說服力;記敘文中常用側面的陪襯、烘托來加強正面人、事、物的表現,說明文中也有比較的方法。所以,我們可以從反面論證的文字或起側面烘托作用的文字中去認識體會作者的正面態度與觀點。
4、從遣詞造句中體會。
文章不是無情物,行文中一定處處流露出作者的態度和觀點。比如詞語的色彩,褒義詞或貶義詞的使用往往表現著作者的褒貶。
5、從描寫的形象體會。
正如京劇中人物的面譜,貶褒一眼便知,在人物的描寫或景物的描寫中,也不難體會到作者的褒貶感情。如前面提到的對秋天陰山景色的描寫,不難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又如《祝福》中對柳媽的描寫“柳媽的打皺的臉也笑起來,使她蹙縮得像一個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額角,又盯住她的眼。”從中也不難體會出作者對她的厭惡之情,盡管只是淡淡的。再看《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對別里科夫臥室的描寫:“他的臥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掛著帳子。他一上床,就拉過被子來蒙上腦袋。房里又熱又悶,風推著關緊門,爐子里嗡嗡地叫,廚房里傳來嘆息聲——不祥的嘆息聲……他躺在被子底下,戰戰兢兢,深怕會出什麼事,深怕小賊溜進來。他通宵做噩夢,……”從劃線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他的厭惡、諷刺是很鮮明的。
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統觀全文,篩選出直接表現作者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的語句。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關鍵句和中心句。記敘描寫類文章中,有些抒情性語句往往比較明顯地表現了作者的觀點和態度;議論文中的中心句、關鍵句或論據前后的總括性語句也往往反映了作者的基本思想傾向。
2、分析文章的中心內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觀點和態度。作者寫文章往往圍繞一個中心來展開文章內容,或抒發感情,因而閱讀時,把握文章的中心內容是理解作者觀點和態度的關鍵。有時還需要對文中各段內容進行綜合分析,進而把握好作者的觀點態度。
3、通過對文中不同觀點、不同態度的比較,辨析作者的觀點和態度。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3. 閱讀<<敬畏自然>>,回答問題
1.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讓我們愛護自然就像愛護我們自己的身體一樣吧。
因此人類并不孤獨,在宇宙中處zhidao處是我們的弟兄。敬畏他們,就是敬畏宇宙,敬畏宇宙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2. 征服自然,敬畏自然。3.從自然智慧進而論述宇宙生命,之處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
4以我們人類現在的認識來看,我們人類的一切應該說都是自然賜于我們的,自然可以說是一切的主宰,包括主宰著我們人類的一切;只有讓自然處于正常的狀態之下,反過來自然也會恩賜我們的。為了我們人類自身的繁榮與發展,我們必須敬畏自然,專當然也就是敬畏我們人類自己了。
5.比喻。挖苦諷刺人類,贊揚大自然的謙虛,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調。
6.說明我們沒有資格去嘲笑古人,人的智慧只不過是大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類的智慧和大自然智慧相比是相形見絀。7“太陽系只有屬40多億年的歷史……200億年的歷史了”。
(第四段第二個逗號開始。)求分求分啊,一個個字打很辛苦的,不一定全對,但是跪求分TAT。
4. 敬畏自然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
1.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是:“我們再也不應該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們征服的對象,再也不應該把其他生物僅僅看做我們的美味佳肴,而首先應該把它們看做是與我們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創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應該敬畏它們,就像敬畏我們自己一樣。敬畏它們,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2.作者如何闡明的,結構有什麼特點?
本文是一篇議論性的散文,整體把握了課文內容,就不難看出,作者運用了層層推進、水到渠成的論述方法。從否定“征服自然”的口號開頭,最后作出“敬畏自然”的結論。比較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層,指出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人類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進了一層。從論智慧到論生命,又進了一層。在層層推進的論述中,人類之所以應該敬畏自然的理由申述完畢,最后水到渠成,引出結論。
5. 怎樣歸納議論文的中心論點
判斷一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必須從論點的本質、特點,以及它和其他內容的關系等方面去考慮,從中可以歸納出確認中心論點的五個依據,來幫助我們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中心論點.這五個依據是: (一)依據論點的定義 論點,是作者對議論的問題提出的見解和主張,那麼出現在文章中的中心論點一定是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的一個觀點.像“我主張將我們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改造一下”(《改造我們的學習》)、“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恰到好處’”(《恰到好處》),這些都是鮮明表達作者觀點和見解的觀點,它們又分別是文中所有論據論證的對象,所以是文章的中心論點. 我們在分析把握一篇議論文的中心論點時,可以根據論點的定義,先明確作者所要論述的問題,然后看一下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提出了怎樣的一個見解和主張. (二)依據表達中心論點的句型特點 中心論點是作者的見解與主張,因此表達中心論點的句子一般應該是判斷句.掌握這一特點,能夠幫助我們盡快找到中心論點.如上述三例的中心論點,從句型來看都符合這一特征.我們強調中心論點一般是用判斷句來表述這一特點,還為了可以盡快地排除對中心的錯誤判斷.有人經常錯誤地把論題當作論點,比如學習《個人和集體》、《講講實事求是》、《崇高的理想》、《我們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這些課文時,常常把標題當作論點,實際上它們有的只是一個詞,有的是并列短語,有的是疑問句,都只提示了議論的范圍,僅僅是論題,它們都不能象判斷句那樣明確地表述作者的見解與主張,因此都不是論點.只有動賓短語作標題才有可能既是論題又是指示中心,比如“反對黨八股”、“改造我們的學習”,那也只是因為它們可以補足、改寫為表述中心的判斷句,而如果正文中有更完整的對中心的表述文字,我們還是應該確認文中完整的表述文字為中心,而把標題的簡述看作一種提示. 我們說表述中心論點的句型特征“一般應該是判斷句”,既是肯定大部分議論文中,作者用這一句型直接而明確地表述自己的主張與見解,我們可以以此作為依據之一,幫助確認中心論點所在.同時,我們又應該看到有一部分議論文,盡管它的中心很明確,但卻沒有用完整的判斷句來表述,或者沒有直接表述中心的文字.要了解這類文章的中心,就要求讀者閱讀后,根據內容去補足表述中心的判斷句,或者用判斷句型去歸納它的中心論點.比如《義理、考據和辭章》一文,它的中心論點的幾個要點分述在三個小節的小標題上,這是十分清楚的,把握此文中心論點時就要把它們歸納補足為一句包含這些要點的判斷句,如“寫文章要從關系緊密的義理、考據和辭章三方面考慮,觀點與材料要統一,材料要準確,要有好的形式”.由上可見,用表述中心論點的判斷句這一句型特征來確認中心或歸納中心是很重要的. (三)依據論點常見的位置 中心論點在文章中有它常見的位置,有的在文章開頭,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然后論證.《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就是這樣.有的在引論部分的結尾.《簡筆與繁筆》一文,首段先明確概念內涵,結尾引出中心論點:“簡筆與繁筆各得其宜,各盡其妙.”有的文章的中心論點在本論部分的開頭.這類文章大多是采取先破后立的寫法,引論部分針對現實存在問題有所破,然后在本論部分提出作者正面的見解與主張.如《拿來主義》,作者在引論部分先抨擊、揭露了“送去主義”的實質與危害,然后在本論部分的開頭提出對待文化遺產要采取“拿來主義”的態度這一主張.有的文章的論點是出現在文章的結尾.如賈誼的《過秦論》,作者在前文分析闡述的基礎上,最后:“……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類議論文在開頭和中間論證部分并沒有明確揭出觀點,只是提出話題和就有關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在結尾時,用一句話或一段簡短的話點出文章觀點,卒章顯志.此外,有的議論文的中心論點體現在標題上.有的則要讀者從全文內容中去體會歸納. 了解論點常見位置,再參照其他依據,我們就能比較快地找到文章的中心論點. (四)依據論點與題目的關系 議論文的中心論點與議論文的題目有十分密切的關系,這是因為作者擬定題目時總是要想方設法使它為突出中心論點服務.因此,我們確認中心論點,就可以反過來從研究題目中得到一些啟示. 議論文的論點與題目大體有這樣幾種關系:有的題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比如“作家要鑄煉語言”、“學問不可穿鑿”,這些標題已經十分醒目地把作者主張什麼,反對什麼寫了出來.有的題目是論點的簡述,它也很明確地告訴讀者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如前面提到的《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就是這樣.找這類文章的中心論點也比較容易,只要從文中論點常見的位置上找到完整的表述中心的判斷句就可以了.有許多議論文的題目是文章的論題.但仔細研究一下,同是點明了論題,不同的語言表述法,有時又可以從不同角度暗示出中心論點的內容.比如“個人和集體”、“簡筆與繁筆”、“義理、考據和辭章”這類由并列短語來構成的題目,它們的文章的中心論點大多是要揭示出題目所示的并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