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勤奮好學的論語句子

解夢佬 0

1. 論語中勸人勤奮學習的名言

1、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 《論語·衛靈公》

譯文:我曾經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問題, (但并)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2、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論語·述而》

譯文:發奮時候竟忘記吃飯,快樂時候就忘記了憂愁,把自己就要老了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罷了。”

3、古之學者為己(所謂為己之學),今之學者為人。——孔子《論語·憲問》

譯文:古代讀書人學習的目的,在于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然后去為國家、人民服務),現在讀書人學習的目的,在于給別人看(希望得到別人的贊美和任用)。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論語·為政》

譯文: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認真學習,就會弄得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論語·為政》

譯文:溫習已知的舊知識,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可以憑借這一點做老師了。

2. 論語十則中表達了學習態度的句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習知識并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這里的學習的東西不是技術知識上,可以指對生活有用的知識,一個習字可以是復習,但是如果是習慣更加自然)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而從,,擇其不善而改.

三個人中一定有一個是我的老師..看到好的可以學習,看到不好反省自身有沒有,如果有,改正過來..

一個是主動去學,一個是在社會上去學..論語里還有很多.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孔子說:“看見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無才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要有改正。”

3. 論語中用“勤奮專心”來概括的句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1隅不以3隅反,則不復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吾嘗整天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不學詩,無以言。有問題請追問。

望采納,謝謝!

4. 論語中所有關于學習的句子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篇》

譯文:孔子說:別人身上總有自己學習地方,對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學習和利用,而對于不好的地方則想辦法改進。不盲目排斥他人,隨時隨地的學習,不成功也難。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在溫習舊的知識后,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可憑借這一點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陷入邪說)有害危險。

4、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給他指出一個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個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5、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

譯文:孔子說: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還有什麼遺憾呢?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譯文:孔子說:“對于學習,了解怎麼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

7、子曰: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論語·陽貨》

譯文:孔子說:愛好直率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說話尖刻;愛好勇敢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愛好剛強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8、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

譯文:孔子說:學習(就像追趕什麼似的)生怕趕不上,學到了還唯恐會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