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和方法.現在用于各種文章或應用文的寫作方面上.修辭手法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辭手法有以下: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又名對仗 、排偶)、反復、借代、比擬(又名比體)、寄寓(寄托),互文、設問、引用、呼告、反問、頂真(又名聯珠、)比喻,即表示兩種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點,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辭方法.它的作用⑴化平淡為生動;⑵化深奧為淺顯;⑶化抽象為具體.比擬,借助豐富的想象,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它的作用:能啟發讀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動.將什麼比作什麼,生動形象地寫出某事物某特征,表達作者某情感.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夸張,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方法叫夸張.它的作用是鮮明地表達作者對事物的情感和態度,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語言生動性.排比,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它的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它可以增強語勢,突出某事物某特征,表達作者某情感.反復,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它的作用:主要運用在詩文中,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反復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對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它的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設問,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強烈情感.它的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使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加強語氣,突出了什麼,表達作者某情感.反問,又稱激問、反詰、詰問.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它的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加強語氣,突出了什麼,表達作者某情感.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借代種類:特征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它的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于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反語,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來的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對比,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將什麼與什麼比較,突出了什麼.聯想,也同想象.作用:使事物生動化,升華主題,點明中心.通感,所謂通感,是利用諸種感覺相互交通的心理現象,以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另一種感覺的修辭方式.它的作用:通感的運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其表達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為形象,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們豐富的聯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潑;它能準確表達,含意深遠;它能充實詩文的意境,構成特殊的藝術美.雙關,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 (或音近) 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雙關.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頂針,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傳下接,首尾蟬聯,用符號表示就是“ABC,CDE”.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頂真,又叫頂針或聯珠.運用頂真修辭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系.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在古文中,把屬于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回環,簡單地說回環就是順讀逆讀一個樣.回環就是把前后語句組織成穿梭一樣的循環往復的形式,以表達不同事物間的聯系.回環可使語句整齊勻稱,能揭示事物的辯證關系,使語意精辟警策.移情,為了突出某種強烈的感情,寫說者有意識地賦予客觀事物一些與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實際上并不 存在的特性,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移情.運用移情修辭手法,首先將主觀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過來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襯托主觀情緒,使物人一體,能夠更好地表達人的強烈感情,發揮修辭效果.拈連,指甲乙兩個事物連在一起敘述時,把本來只適用于甲事物的詞語拈來用到乙事物上,這種修辭手法就叫拈連,又叫“順拈”.運用拈連,可以使上下文聯系緊密自然,表達生動深刻.。
2. 說說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應該是夸張吧.
分析句子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固定格式寫:
"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句子要表達的內容+"使文章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生氣"(+如果運動了比較少見的修辭,比如頂真,互文,還可以說增加了文章的文學素養)+(入股市文章的中心句,那還要加上,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主題)
判斷修辭方法:
排比:三個或三個以上并列短句或者短語;
反復:一樣的短語出現多次.包括連續出現,和間隔出現;
對偶:兩個短句子數相等,語義相近或相反.嚴格的對偶還要求詞性相對;
比喻:不說了吧
頂真:前一句的最后一個字,作為后一句話的開頭一個字.壽祿比南山,山不老,老福人,人杰年豐,豐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臺,臺享榮華富貴,貴有稀客,客多是理,理正言順也;
比擬:把人比作非人的動物或者物品
借代: 用部分代整體
設問: 自問自答;
反語:就是用相反的話說.典型的有話不好好說,口是心非.
呼告:呼天搶的那種,比如"天啊!"就是了.
夸張:什麼都不識的話,就寫夸張.
通感:"荷花香"像"茫遠的歌聲"這種,五官感覺互用.
互文:多用于古文中.一句話解釋不通,要兩句話一起解釋就通了.例: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木蘭詩》)(其上句省略了 “坐我東閣床”,下句省略了“開我西閣門”。兩句表達的意思是:打開東閣門在床上坐坐,又打開西閣門在床上坐坐。表達回到家中的歡喜之情。)
3. 《濟南的冬天》里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及表達作用
具體有比喻: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有白描,比擬(又名比體),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 ,襯托(又名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聯珠),對比,對仗(又名對偶、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又名并提、合敘、合說); 有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回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又分為: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夸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又名聯珠),諧音,歇后,象征,鑲嵌,析字,委婉(又分為:迂回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又名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復踏.[編輯本段]常用修辭作用特點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構成: 1、本體 2、喻體 3、比喻詞 (比喻和擬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體,擬人沒有.) 作用: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類別 特點 本體 比喻詞 喻體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 出現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為 出現 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現 無 出現 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例句: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老舍《濟南的冬天》 2.比擬: 借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作用: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春》 朱自清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杜甫 3.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春》 朱自清 (2)擬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 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張: 對事物的性質,特征等故意地夸張或縮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類別 特點 例句 擴大夸張 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縮小夸張 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 超前夸張 把后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后出現 她還沒有端酒懷,就醉了. 4.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于表達強烈的感情(表達效果).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5.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于記憶,有音樂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句:.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6.反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句子. 1. 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 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7.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于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8.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例句: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9.引用: 引用現成的話(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和兩種. 作用: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
4. 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八種常見的修辭手法的作用:1.比喻: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如:誠信如一枝玫瑰,百花叢中她最美,美得無瑕,美得高貴。送人一枝玫瑰,給世間一縷馨香。
誠信,維系世間溫情的紐帶,有了你,人們不再感到冬日的嚴寒,有了你,人們時刻感到春天的溫暖。誠信,人類精神的締造者,有了你,世間少一些爾虞我詐,少一些世態炎涼。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飛鳴的利箭。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擬人: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如:騰躍時,模樣像是歡樂;打旋時,模樣像是眩暈;傾斜時,模樣像是膽怯…((張歧《信念——看帆板表演》)老人們真幽默,吃著西瓜與夏天告別,說是“啃秋”。
人們終于迎來了新秋,迎來了這楚楚動人的新娘子。秋山,變得豐腴起來了;秋水,變得溫柔起來;秋風,變得涼爽起來了;秋云,變得淡遠起來。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如:你們是初升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革命加科學將使你們如虎添翼,把老一代革命家和科學家點燃的火炬接下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4.夸張: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如: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5.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如:四十年別井離鄉,雁沓魚沉;五百個月缺月圓,夢縈魂牽。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相同句式構成排比,增加語拋,起強調作用,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議論文往往增加語勢,起到了強調論證觀點的袱嘗遞妒郛德店泉錠滬作用。可增強語言的氣勢。
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攜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膽相照,多少次投桃報李,又有多少美麗溫暖的回憶漫漫長路,總有朝夕相處的親人,多少叮嚀,多少呵護,多少孝心,多少無私。
7.設問:形式為自問自答。作用是:引起讀者興趣,引起讀者思考。
在結構上還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啟下、使條理清晰的作用。;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如: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嗎?8.反問: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強語氣,起強調作用。
5. 簡述下面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和表達作用
1.反復
“爭渡,爭渡”,是最畫龍點睛的一句,這首詞的前段部分描寫的比較清新委婉,而這句利用反復的修辭手法,表現了她的焦慮和慌張,“爭”不光體現了急切想回家的心情,更加使整首詞出現一大氣的轉折,以表達出她純真孩氣的一面。
2.擬人
使景物描寫更形象、生動
3.夸張
突出了天氣的酷熱
4.“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一句綜合了對偶、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舞”、“馳”、“銀”、“蠟”寫得有聲有色,把群山、高原寫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