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優美句子摘抄

解夢佬 0

1. 汪曾祺的散文中的優美句子

你很懶呀 網上搜搜不就行啦 書店少不了這樣大散文家的書 買上本《汪曾祺全集》回家好好看

他的作品我也很喜歡 《隨遇而安》編了他很多不錯的文章 《人間草木》是大家非常喜歡的,看他寫的句子:

“我愛逗含羞草.觸遍所有葉子,看都合起來了,我自低頭看我的書, 偷眼瞧它一片片地張開了,再猝然又來一下.他們都說這是不好的, 有什麼不好呢.” ——《花園》汪曾祺

“槐樹種在土山上, 坐在樹上可見隔壁佛院.看不見房子, 看到的是關著的那兩扇門, 關在門外的一片田園. 門里是什麼歲月呢? 鐘鼓整日敲,那麼悠徐,那麼單調,門開時, 小尼姑來抱一捆草,打兩桶水, 隨即又關上了.水咚咚地滴回井里.那邊有人看我,我忙把書放在眼前.”

“我小時常常在將雨將晴的天氣里, 諦聽著鳴鳩,心里又快樂又憂愁,凄凄涼涼的, 凄涼得那麼甜美.”

其實汪老爺子的作品大都是那種很舒服的,你說美吧?單拿出來都很普通,可湊在一起就是有味道,這就是在隨遇而安 他自己講的,語言要有流動性。

2. 汪曾祺散文集摘抄,急

汪曾祺散文的好段賞析 1) 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他們很多很多日子了。

2) 它們開得不茂盛,想起來什麼說什麼,沒有話說時,盡管長著碧葉。你說我在做夢嗎?人生如夢,我投入的卻是真情。

3) 語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話,而在話與話之間的關系。 4) 流動的水,是語言最好的形象。

5) 曾見一些青年同志寫作,寫一句,想一句。我覺得這樣寫出來的語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個兒”,沒有咬勁。

6) 語言是一種文化現象。語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7)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

8) 他(韓愈)提出一個語言的標準:宜。即合適,準確。

世界上有不少作家都說過“每一句話只有一個最好的說法”,比如福樓拜。他把“宜”更具體化為“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

9) 一瀉千里,戛然而止,畫舫笙歌,駿馬收韁,可長則長,能短則短,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10) 世界上沒有沒有語言的思想,也沒有沒有思想的語言。

汪曾祺散文的好句摘抄 1) 有的小說,是寫農村的。對話是農民的語言,敘述卻是知識分子的語言,敘述和對話脫節。

2) 小說的語言是浸透了內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們有時看一篇小說,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為語言太粗糙。

語言的粗糙就是內容的粗糙。 3) 語言,是內在地運行著的。

缺乏內在的運動,這樣的語言就會沒有生氣,就會呆板。 4) 好的語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說得出來的語言--只是他沒有說出來。

5) 往往有這樣的說法:這篇小說寫得不錯,就是語言差一點。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6) 我最近看了一個青年作家寫的小說,小說用的是第一人稱,小說中的“我”是一個才人小學的孩子,寫的是“我”的一個同桌的女同學,這未嘗不可。但是這個“我”對他的小同學的印象卻是:“她長得很纖秀。”

這是不可能的。小學生的語言里不可能有這個詞。

7) 人人心中所有,筆下所無。“紅杏枝頭春意鬧”,“滿宮明月梨花白”都是這樣。

“鬧”字“白”字,有什麼稀奇呢?然而,未經人道。 8) 我想任何人的語言都是這樣,每句話都是警句,那是會叫人受不了的。

9) 不單是對話,就是敘述描寫的語言,也要和所寫的人物”靠”。 10) 一個人精神好的時候往往會才華橫溢,妙語如珠;倦疲的時候往往詞不達意。

11) 我的習慣是,打好腹稿。我寫京劇劇本,一段唱詞,二十來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來,才落筆的。

12) 我們不能說這首曲子不錯,就是旋律和節奏差一點;這張畫畫得不錯,就是色彩和線條差一點。我們也不能說:這篇小說不錯,就是語言差一點。

語言是小說的本體,不是附加的,可有可無的。 13) 語言的奧秘,說穿了不過是長句與短句的搭配。

14) 若我在臨水照影里,想起你,若我在柳枝新綠前想起你,若我在一切無從說,說不好的美麗里想起你,我在那一切陶醉里,已非自醉,你可曾感受到,遙遠的舉杯致意。逝去的從容逝去,重溫的依然重溫,在滄桑的枝葉間,折取一朵明媚,簪進歲月肌里,許它疼痛又甜蜜,許它流去又流回,改頭換面千千萬,我認取你一如初見。

15) 他(聞一多)在很年輕的時候,寫過一篇《莊子》,說他的文字(即語言)已經不只是一種形式一種手段,本身即是目的(大意)。我認為這是說得很對的。

16) 一個作家要養成一種習慣,時時觀察生活,并把自己的印象用清晰的明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寫下來也可以。

不寫下來,就記住(真正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到的印象是不易忘記的)。記憶里保存了這種常用語言固定住的印象多了,寫作時就會從筆端流出,不覺吃力。

17) 我認為一篇小說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創作的。作者寫了,讀者讀了,創作過程才算完成。

作者不能什麼都知道,都寫盡了。要留出余地,讓讀者去捉摸,去思索,去補充。

18) 我們的語言都是繼承了前人,在前人語言的基礎上演變脫化出來的。很難找到一種語言,是前人完全沒有講過的。

那樣就會成為一種很奇怪的,別人無法懂得的語言。 19) 我一直都錯怪 是你帶走了一切 其實一切本來就會離開 只有你如約而來。

無聊是對欲望的欲望。 我的孤獨認識你的孤獨 20) 如果平日留心,積學有素,就會如有源之水,觸處成文。

否則就會下筆枯窘,想要用一個詞句,一時卻找它不出。 語言是要磨練,要學的。

汪曾祺散文優美段落的摘抄 1) 都說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

梨花像什麼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2) 在黑白里溫柔地愛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曾經知已再無悔,已共春風何必哀。

虔誠地呼喚風。那一刻,人與天有種神秘又真誠的交流。

光才是現實世界,而樹木不過是用來反映和折射光線的間隔物.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擔當,有充分單純的心去信仰。 3) 西瓜以繩絡懸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

4)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

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草木的枝葉水分。

3. 汪曾祺作品集句子賞析

汪曾祺的散文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

在《夏天的昆蟲》中,他向讀者介紹了蟈蟈、蟬、蜻蜓知、螳螂的品種、習性和孩童捕捉昆蟲的情形。如他說:“叫蛐子(蟈蟈的俗稱)是可以吃的。

得是三尾的,腹大道多子。扔在枯樹枝火中,一會兒就熟了。

味極似蝦”。說北京的孩子在竹竿上涂上黏膠捉蟬。

作者小時候用蜘蛛網捉蟬"選一根結實的長蘆葦,一頭撅成三角形,用線縛住,看見有大蜘蛛網就一絞,三角里絡滿了蜘蛛網,很黏。瞅準了一只蟬,輕輕一捂,蟬的翅膀就被粘住了。

"讀到此處,不覺會心一笑,好像說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觀念的灌輸,但發人深思。

如《吃食的文學》和《苦瓜是瓜嗎》,其中談到苦瓜的歷史,人對苦瓜的喜惡版,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權談到文學創作問題:“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一個作品算是現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

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

4. 汪曾祺散文 語句

《汪曾祺散文 》語句:1、我初學寫小說時喜歡把人物的對話寫得很漂亮,有詩意,有哲理,有時甚至很“玄”。

沈從文先生對我說:“你這是兩個聰明的腦殼打架!”他的意思是說著不像真人說的話。托爾斯泰說過:“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談的。”

2、每當家像一個概念一樣浮現于我的記憶之上,它的顏色是深沉的。3、我每天醒在鳥聲里。

我從夢里就聽到鳥叫,直到我醒來。我聽得出幾種極熟悉的叫聲,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個固定的枝頭。

4、我以為語言具有內容性。語言是小說的本體,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

探索一個作者的氣質、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態度,不是理念)。必須由語言入手,并始終浸在作者的語言里。

語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語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養。

語言的美不在一個一個句子,而在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包世成論王羲之字,看來參差不齊,但如老翁攜帶幼孫,顧盼有情,痛癢有關。

好的語言正當如此。語言像樹,枝干內部汁液流轉,一枝搖,百枝搖。

語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語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5、國子監,現在已經作為首都圖書館的館址了。首都圖書館的老底子是頭發胡同的北京市圖書館,即原先的通俗圖書館--由于魯迅先生的倡議而成立,魯迅先生曾經襄贊其事,并捐贈過書籍的圖書館;前曾移到天壇,因為天壇地點逼仄,又挪到這里了。

首都圖書館藏書除原頭發胡同的和建國后新買的以外,主要為原來孔德學校和法文圖書館的藏書。就中最具特色,在國內搜藏較富的,是鼓詞俗曲。

6、祖父年輕時建造的幾進,是灰青色與褐色的。我自小養育于這種安定與寂寞里。

報春花開放在這種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曬得那麼多粉。

固然報春花在我們那兒很少見,也許沒有,不像昆明。7、她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7613161問了我一些問題。

其中一個是,為什麼我的小說里總有水?即使沒有水,也有水的感覺"8、圖書館的管理員是一個妙人。他沒有準確的上下班時間。

有時我們去得早了,他還沒有來,門沒有開,我們就在外面等著。他來了,誰也不理,開了門,走進閱覽室,把壁上一個不走的掛鐘的時針“喀拉拉”一撥,撥到八點,這就上班了,開始借書。

這個圖書館的藏書室在樓上。樓板上挖出一個長方形的洞,從洞里用繩子吊下一個長方形的木盤。

借書人開好借書單——管理員把借書單叫做“飛子”,昆明人把一切不大的紙片都叫做“飛子”,買米的發票、包裹單、汽車票,都叫做“飛子”,——這位管理員看一看,放在木盤里,一拽旁邊的鈴鐺,“當啷啷”,木盤就從洞里吊上去了。——上面大概有個滑車。

不一會,上面拽一下鈴鐺,木盤又系了下來,你要的書來了。簡介汪曾祺: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早年畢業于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干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輯。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

著有小說集《邂逅集》,小說《受戒》《大淖記事》,散文集《蒲橋集》,還寫了他的父親(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錄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

5. 汪曾祺作品集句子賞析

汪曾祺的散文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在《夏天的昆蟲》中,他向讀者介紹了蟈蟈、蟬、蜻蜓、螳螂的品種、習性和孩童捕捉昆蟲的情形。如他說:“叫蛐子(蟈蟈的俗稱)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樹枝火中,一會兒就熟了。味極似蝦”。說北京的孩子在竹竿上涂上黏膠捉蟬。作者小時候用蜘蛛網捉蟬"選一根結實的長蘆葦,一頭撅成三角形,用線縛住,看見有大蜘蛛網就一絞,三角里絡滿了蜘蛛網,很黏。瞅準了一只蟬,輕輕一捂,蟬的翅膀就被粘住了。"讀到此處,不覺會心一笑,好像說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

汪曾祺的散文不注重觀念的灌輸,但發人深思。如《吃食的文學》和《苦瓜是瓜嗎》,其中談到苦瓜的歷史,人對苦瓜的喜惡,北京人由不接受苦瓜到接受,最后談到文學創作問題:“不要對自己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一個作品算是現實主義的也可以,算是現代主義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個作品。作品就是作品。正如苦瓜,說它是瓜也行,說它是葫蘆也行,只要它是可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