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大佛的優美句子

解夢佬 0

1. 描寫龍門石窟的優美句子

1,《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唐代 張繼

晚霽龍門雨,春生汝穴風。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

洛陽龍門石窟的一夕雨近晚漸漸歇止了,春天的節氣來臨,使汝穴不斷生風。官路上只聞得數聲鳥啼,令四周更顯靜肅,在塌毀的墻垣縫隙中,幾朵野花盛放,妝點著此處的空寂。

2,《游龍門奉先寺》唐代 杜甫

天闕象緯逼,云臥衣裳冷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譯文:那高聳的龍門石窟好象靠近了天上的星辰, 夜宿奉先寺,如臥云中,只覺得寒氣透衣。將要醒來之時,聽到佛寺晨鐘敲響, 那鐘聲扣人心弦,令人生發深刻地警悟。

3,《公無渡河》唐代 李白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波滔天,堯咨嗟。

黃河之水從西而來,它決開昆侖,咆哮萬里,沖擊著龍門石窟。堯帝曾經為這滔天的洪水,發出過慨嘆。

4,《滿庭芳 游洛陽龍門石窟》近代 朱帆

伊洛長流,晉唐遠逝,但留石窟遺蹤。當年良匠,鑿石奪天工。

譯文:伊水和洛河源遠流長,晉唐兩朝早已滅亡,但是卻留下了龍門石窟這個遺跡。當年修筑這個石窟的工匠,真是巧奪天工。

5,《龍門石窟》當代 李映斌

長橋雄闕峙如關,伊水浮云游屐閑。

譯文:長橋上的石雕對峙聳立著,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我們乘船游覽著。

2. 贊美樂山大佛的句子

樂山大佛位于峨眉山東31公里的樂山市,依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為彌勒坐像,是東山最著名的景觀。

樂山大佛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匯合,水流直沖凌云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只常觸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見此甚為不安,于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二借佛力鎮水。海通募集20年,籌得一筆款項,當時有一地方官前來索賄,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財難得!”遂“自抉其目,捧盤致之”。海通去世后,劍南川西節度使韋皋,征集工匠,繼續開鑿,朝廷也詔賜鹽麻稅款予以資助,歷時90年大佛終告完成。

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并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

大佛依凌云山的山路開山鑿成,面對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匯流處,造型莊嚴,雖經千年風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人們觀賞這尊世界第一大佛,往往只看到依山鑿就的外表,看到他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而對他的部位結構則看不真切。其實,細究他的形體結構,是很有趣味的。

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封門石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洞里面裝著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據說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棱、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后遭毀。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師洞里保存,可惜于后來被毀。

大佛頭部的右后方是建于唐代的凌云寺,即俗稱的大佛寺。寺內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經樓等三大建筑群。

自明、清以來的數百年間,大佛飽受自然風雨侵蝕,以致佛身千瘡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中國政府撥專款對佛像作全面維修,它那端莊清秀的真容才重見天日,以后大佛又批準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和國內外文物保護專家的指導下,這座屹立了1200多年的世界大佛的進一步維修保護工作,正在有步驟地展開。

大佛造型莊嚴,設計巧妙,排水設施隱而不見,使它歷經千年風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靜觀人間的滄海桑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世界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

3. 形容樂山大佛的句子

樂山大佛坐落在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依凌云山的山路開山鑿成,面對三江的匯流處,造型莊嚴,雖經千年風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

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佛像依山臨江開鑿而成,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稱譽。

大佛為彌勒倚坐像,坐東向西,面相端莊,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并立二人,腳背寬8.5米,可坐百余人。

大佛雕刻細致,線條流暢,身軀比例勻稱,氣勢恢宏,體現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氣派。

4. “形容樂山大佛'的句子有哪些

(1)頻大渡河,倚青衣江,屛臨岷江,匯流三江,頭與山齊,雙手撫膝,體態勻稱,神態肅立,超凡脫俗,壯實雙膀,飽滿胸膛,尚肥時尚。

(2)首先去參觀了菩薩頂。它位于五臺山靈鷲峰上,是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

創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清康熙年間改成黃廟,位居黃廟之首。雄偉莊嚴的大雄寶殿,矗立在我的眼前,散發著古色古香的韻味。

它那紅墻金瓦、飛檐斗拱、裊裊香煙、彩色的幡旗、慈祥的菩薩以及紅衣裸臂的喇嘛,都讓我倍感熟悉、親切。佛法無邊,廣渡有緣人。

(3)大佛,不知何時,那海鷗戀上了高爾基的海燕。在一個無月的夜晚,私奔到茫茫的大海里去了。

于是,我失去了心中的那一抹苦戀著的霞光,只剩下一個孤獨的清影。我在追尋。

追尋那枚剛剛消失的、收藏著我一片旖旎的紅月亮。(4)游走在佛殿里,那些精湛的雕像,禪寂的色彩,蘊藏了內斂而靈逸的佛文化。

立佛、臥佛、坐佛,穹頂圓身的印度佛殿,宮殿樣式的中國佛殿,尖頂方身的泰國佛殿,沉浸在氤氳的煙雨中與縹緲的香火里,和著山水風月、詩詞書畫、戲曲評彈,禪機仙氣……寺院仿佛永遠都是這樣,就連屋頂的青瓦都澄澈明朗。微翹的檐角,孤傲地眺望遠方,不是將誰等待,亦不是為誰送別。

(5)世人癡心向佛,真正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幾個?讓沉思引領著步履去追尋另一處情境,登上了清涼臺。清涼臺是中國佛經的起始的端點。

細碎的陽光從禪房兩兩相望的瓦檐遺漏下來,像是陡落一束束經年的舊事。尋覓清涼臺,亦是尋覓普照在廟宇間的佛法,還有沉沒于流光中的古韻。

(6)這就是聞名于世的樂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雄偉、壯觀的佛,通高有七十一米,肩膀的寬度是二十四米,頭的直徑是約十米,耳朵有七米長,嘴巴和眼睛的長度大約是三點三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五點六米,頸高有三米,指長八點三米,從膝蓋到腳背有二十八米,腳的寬度是八點五米,頭上的發髻有一千二百一十個。

樂山大佛雄偉壯觀,人們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7)凌云石刻佛彌勒,鑿壁臨江鬼斧工,風雨千年侵蝕久,巍然屹立笑江風,腳踏江沿勢穩平,自然靠壁顯神靈,助民慎過三江口,飛躍灘頭化險情,赤縣古佛呈異彩,為民福祿送光明,平息水患三江靜,護佑千年享太平。

(8)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風吹來,讓人神清氣爽。岷江的水真綠啊,綠得象一塊碧玉 ;岷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象一面鏡子,把一片片郁郁蔥蔥的樹林都倒映出來了,太陽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舊是風平浪靜的、紋絲不動的,陽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著一件閃閃發光的袈裟。

近看大佛,只見大佛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視著遠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

(9)前方就是傳說中的天王殿。天王殿還真是名副其實,里面有四大天王守護著。

你看這持國天王,手持琵琶,一副慈善面,腦袋上還有一朵栩栩如生的蓮花,看起來真是慈眉善目。可是,在那慈善眉中,卻有著無比的銳氣,蕓蕓眾生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

在他面前,眾人都恭恭敬敬的,敬畏這位神靈,祈求神靈保佑。只見它嘴角微動,仿佛還在說些什麼。

我盯著它看,心說:“傳說中的持國天王就在我們洛陽,我還真是自豪啊。” (10)南海觀音菩薩在人們的心目中,象征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理念,代表的是一種品質。

而關于南海觀音銅像開光之時的神奇傳說,更增添了普陀山的神秘感。據說,“這尊銅像開光那天,烏云密布,好像要下雨,早晨8點,當妙善方丈宣布開光的時候,銅像上方天空頓時金光閃閃,佛光普照,好像有白衣觀音的圣像出現在天空,在場的4000余信眾親眼目睹,承受佛光,無不驚嘆。”

這些令我們這些凡人無法考證的神秘,增加了觀海天佛國的魅力。(11)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巖壁上,雄居凌云山棲鸞峰西壁。

這尊舉世無雙的唐代石刻彌勒佛坐像,依山鑿成,通高71米,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廣額豐頤,臨江端坐,溫文爾雅,雍容大度,慈祥端莊,神勢肅穆,令人肅然起敬,仰慕神往。(12)大佛,我知道進四川的路很難走。

我爺爺小的時候,就常常迷失在李白的《蜀道難》里。汶川地震的余波,至今還在我的心弦上激蕩。

還有那氣勢磅礴的泥石流,又在不斷折磨我的憧憬。我脆弱,弱不禁風呵。

踏破千山萬水,只有您的偉岸;您的慈祥,才是我心中可以做夢的一方凈土。(13)樂山大佛被世人稱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話形象地概括出了樂山大佛氣勢磅礴的特點。

尤為奇特的是遠眺大佛的時候,它又象一個臥佛,游客從岷江對岸眺望,只見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長臥,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14)長方形院落的白馬寺,紅墻黛瓦,古色古香,尤有齊云塔的映襯,更顯得莊嚴古樸。

寺內,主要有天王殿、大佛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四大殿堂。在諸殿眾多佛像中,大佛殿上的釋迦牟尼尤為凸顯,連觀音菩薩也在其后;天王殿上的笑佛彌勒,無拘無束,袒胸露腹,滿面堆笑,那笑,是一種智者的笑,是看穿一切的笑,笑世人的滿腹心思,笑這世上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切紛爭。

面對笑佛彌勒,使人想到了大漠揚沙,不覺溢出幾份禪意,一聲嘆息之后,。

5. 描寫京杭大運河的優美語句

仰望,晴空萬里;遠視,京杭大運河如飄飄蕩蕩的碧玉帶,機動船牽引著成串的木船在破浪航行.北望,大運河從天邊白云深處排空而來;南望,大運河滾滾滔滔向無邊的綠色田野奔騰而去.大運河清波蕩漾,這許多船兒是南去杭州,還是北去揚州?遙想1000多年前,當隋煬帝開發這條南北大運河的時候,龍船鳳舟倒映流水,何等絢麗、何等豪華!歷史的長河有如大運河,光陰消逝,時間推移,現在在大運河兩岸,連一棵隋柳也沒有了.到了今天 ,在兩岸的大堤上,只有新植的楊柳在迎著春風吐翠,顯示著中華民族進入了新興時期.大運河貫穿南北.它南越長江,流經江蘇、浙江;北越黃河,流經魯冀,煙波浩渺幾千里.這是與橫貫東西的萬里長城并稱于世的偉大奇跡.萬里長城和大運河,同是中國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都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