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于水墨的句子
1、藏一滴真水的香,只為把時光也研成墨,可以臨摹出藏在深處的錯落,它越是幽深,墨色越是濃烈,光影交錯,一如恰到好處的墨色,不深,不淺,剛好裹住了似水流年。
——戴紅梅 《水墨》
2、“煙拂云梢留淡白,云蒸山腹出深青。”最愛的還是它的“計白當黑”。看似簡單的留白,卻以虛寫實,虛實相間,總讓人不自覺地在內心深處空出一方澄澈的天空來。
——戴紅梅《水墨》
3、小橋流水,繞過白瓦青磚的人家;煙柳飛花,斜陽夕照,引幾只飛雁歸巢;遠山連綿,近樹輕搖,炊煙裊裊,映出溫暖的人間煙火。
2. 描寫中國畫的優美段落
《富春山居圖》為八接的紙本長卷(由八張紙連成的畫卷),采用傳統的三遠并用構圖法,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富春山,初秋時節的景色,峰巒坡陀沉實,秋水長天遼闊,林木恬然,沙渚悠遠,如詩的畫面和嫻熟的筆法,將富春山美麗的風光勾勒的令人心醉神迷,真可以說是:凡數十峰,一峰一狀,數百樹一樹一態,雄秀蒼茫。
景色秀麗,峰巒疊翠,松石挺秀,云山煙樹,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變幻無窮,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表現得淋漓盡致,后人譽為“畫中之蘭亭”。因其在畫史上影響巨大,歷代畫家把親睹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當作人生一大幸事。
3. 幫忙想句形容水墨畫的詩句~
????唐代的“詩佛”王維尤以其清幽淡遠空寂超曠的的山水詩而傳誦千古,王維的山水詩崇尚寫意,追求韻味與情感的最高藝術,大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妙處,也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無窮品味。
王維的飽有禪味的山水詩,被歷代理論家們推崇備至。陸時雍在其《詩鏡總論》中寫“摩詰寫色清微,已望陶謝之藩矣……離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誰能之?”王維對中國的山水詩發展確有較大影響,而他的山水詩的成就,是和他的把禪學理念演化為自己詩歌創作指導思想,把禪人參禪悟道的某些方式引進詩歌創作有關的,而也正是他詩中的禪理禪趣,構成了其空靈流動的詩歌意境。
本文試就禪與詩的結合,南宗禪的禪學理論對王維山水詩的影響以及互動作用,對后世詩歌、理論發展的意義等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宗教理念與審美體驗的融合 王維生活在盛唐時期,中國佛學已經發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階段。
當時,不近天臺、三論、唯識諸宗已經具備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南禪也確立了相當成熟的核心思想。王維與禪的關系當然是最為密切:王維是中國文學史上唯一享有“詩佛”之稱譽的詩人。
這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佛學理論修養非常精深,歷史上很少有詩人能夠企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能堅持較為嚴格的宗教實踐,通過對禪門妙法的透徹參悟,深得禪家三昧,以至有些詩達到了“字字入禪”的境地。 當然,王維的禪學理念與審美體驗的融合也還是有多方面的促成因素的。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南禪的發展,達摩把禪傳入中國后經六祖慧能,使這種“不立文字”,重于內省的宗教體驗與文人市井更加接近了。南禪的三境界:其一“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其二“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其三“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這些感悟對后對世界的關照,使生活中現世的世界象鏡象一樣,如相中之色,水中之花,發生了改變,其本身獲得了從世俗事物之中解脫后的自由感:禪,更關注人的心境,這時便在審美的層次上和文學發生了關聯,它體現在王維的隱逸精神方面。
王維也是一個向內心深度開掘的文人。他身上的隱逸文化有著精粹的體現。
如:禪宗的“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對王維的隱逸人格有著三方面的影響:第一,它是以積極主動的出世與消極被動的抗世相結合的姿態來對待現實的社會生活;第二,它是一種情緒化的、悲劇性的、“超常”的人格精神;第三,它追求一種精神自由,重視生命意義,甘于孤獨沉寂的人格精神。這里可以列舉王維在19歲時所創作的《桃源行》,在這首詩中,王維超越了陶淵明的“結廬在人境”,而著意塑造了另一個“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清溪不見人”,“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魚樵乘水入”的境界。
這已經是一種文人雅士對于內心禪意境界的向往,有著精巧典雅的格調,也有著幽深高遠的文化氣了。逸本來就是從隱逸風尚中超拔提升出來的,它超然、悠然、隱遁、空靈的旨趣最自然不過地表現了隱逸的人格精神中的另一種氣度。
隱逸文化與禪宗結合,使王維的詩由城市的喧囂走向山野的寧靜及孤寂的文化,更注重將自然美、人的美和精神美提升到人格精神的層面,從藝術的角度,這無疑是一種進步。由于與禪學理念的互滲與交融,王維的對于淡泊生活的追求更呈現出一種深奧的冥想,更是一種悠然的心境,已不再不同于陶淵明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沾衣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而是要達到“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的審美體驗之中去。
在這一層次講,王維把禪學的理念應用于他的山水詩,使山水詩的思想意蘊、更加幽冥了。 其次,宗教體驗其所以能在王維這里高度融合,除了宗教體驗本身就具有審美體驗的內涵這一因素外,還與王維本人對解脫方式有關。
他在《山中示弟》中說:“山林吾喪我”,在《飯覆金山僧》詩中更明確地說:“一悟寂為樂,此身閑有余。”王維的母親信佛,王維本人也許與許多僧人有往來,他的字摩詰,出自佛教經典《維摩詰經》,根據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的考證,“維摩詰”是除惡降魔的意思,和他那些散發著淡淡禪意的山水詩相映成趣。
王維有意將自己一生的悔惱痛苦消除泯滅于佛教這個精神王國和幽寂凈靜的山林自然境界之中。換言之,空門山林、寂靜之樂就是他解脫煩惱痛苦的最好方式,這樣,它就必然要通過宗教體驗和審美體驗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
禪悟這種中國特有的宗教體驗的目的即是為了明心見性,而中國文人徜徉于大自然中優游山水之審美體驗也往往是為了得到一種“與天和諧,謂之天樂”(《莊子,天道》)的“天人合一”的至高和洽之境界。另外,王維一生的仕途都不很得意,十五歲即離家赴都,在長安“游歷諸貴之間”,以自己的才能知名于上流社會,然在官場又屢遭排擠,內心極為痛苦“心中常欲絕,發亂不能整。”
(《林園即事寄舍弟沈》),在理想破滅的嚴酷現實面前,詩人即不愿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無能為力,出路何在?他要在宗教體驗中尋求一種解脫,自然會有這樣的句子出現“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嘆白發》)。王維的審美體驗就與他的禪學理念很完美地結合在。
4. 形容山水畫的語句
【第1句】中國畫是以“氣”作為自己存在的特性,“氣”構成了中國畫的基礎,而水與氣之間天然地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存在著相互轉化的多重通道。由水化為氣,既是自然的物理想象,又隱含著中國繪畫藝術獨特的變異;既是一種藝術的創造,又代表著天人的合一。水作為對象和作為構成,都直接與中國畫的氣脈相通,使中國畫最終有了一個氣的格局。水在宣紙上干涸后,它身后留下的痕跡,構成了一種完全“透明”的繪畫,一種與西畫截然不同的水的空白的繪畫。
【第2句】一張畫紙,畫得滿滿當當不留一點兒空白,是西洋油彩畫。一張畫紙,寥寥數筆丹青于白宣之上,是中國畫。凡·高濃墨重彩成為驚艷傳世之作,齊白石水墨丹青也是畫界傳奇。西方的熱情,中國的素雅。一張五彩,映出的豈止山水草木?那其中,更有處世的方圓之道。中國畫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余白。中國話的最高境界,在于話音留三分。
【第3句】中國畫歷經數千年的滄桑巨變發展到今天,藝術魅力依然光彩照人,使人覺得常畫常新,常見常新,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妙不可言的中國味。那麼,什麼是中國畫妙不可言的中國味呢?簡而言之就是‘土’。中國畫是在中國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藝術奇葩,蘊涵著中國人的信仰,智慧,哲學思想,人生感悟,審美習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