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閱讀句子表達效果

解夢佬 0

1. 說明文加點詞表達效果

要看一下這個句子用了什麼說明方法,然后這樣答:加點詞表達了+下面各說明方法的作用.如運用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可以答:加點詞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更具體.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用說明等10種.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如:一般人總以為,年齡稍大,記憶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實不然,請看實驗結果:國際語言學會曾對9至18歲的青年與35歲以上的成年人學習世界語作過一個比較,發現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記憶力好.這是因為成年人的知識、經驗比較豐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廣泛的聯系.這種聯系,心理學上稱為“聯想”.人的記憶就是以聯想為基礎的,知識經驗越豐富,越容易建立聯想,記憶力就會相應提高.馬克思五十多歲時開始學俄文,六個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閱讀著名詩人與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謝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這是由于語言知識豐富,能夠通曉很多現代和古代的語言的緣故.這段文章要說明的是:年齡稍大,記憶力不一定就差.為了說明這一點,作者先提供了實驗結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為止,未嘗不可,但不夠具體,也缺乏說服力,于是,又舉出了一個實例:馬克思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只用六個月時間便精通了俄語.這樣一來,內容具體了,說服力增強了. 說明文中的舉事例的說明方法和議論文中的例證法,都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區別.議論文中的事例,是用來證明觀點的,說明文的事例,是用來介紹知識的.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2)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運用分類別方法要注意分類的標準,一次分類只能用同一個標準,以免產生重疊交叉的現象.例如:“圖書館的藏書有中國的、古典的、外國的、科技的、文學的、現代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這里用了不只一個標準,所以表達不清.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圖書館的藏書,按國別分,有中國的、外國的;按時代分,有古典的、現代的;按性質分,有科技的、文學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 這樣,每次分類只用一個標準,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質需要分成幾點或幾個方面來說,也屬于分類別. 注意,運用分類別方法,所列舉的種類不能有遺漏. (3)列數據.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采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準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并力求近似. (4)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5)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采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6)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征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于“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于“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于“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 ②肥料是能供給養分使植物生長的物質. ③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④工程技術的科學叫做應用科學,它是應用自然科學的基礎理論來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的學問. 無論從什麼角度考慮,無論采用什麼方式,只要是下定義,就必須揭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431356133示事物的本質,只有這樣的定義才是科學的.比如,有人說:“人是兩足直立的動物.”這個定義就是不科學的,因為它沒能揭示事物的本質.“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才是科學的定義,因為它揭示了人的本質. (7)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采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如果改為“云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后一句是詮釋說明. (8)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

2. 語文閱讀的表達效果怎麼寫

一、敘述人稱1.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2.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二、敘述方式1.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2.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3.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4.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敘: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三、描寫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現自然風光。

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人物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2.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環境、場面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4.人物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5.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直接表現人物、事物;側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辭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2.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4.夸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對偶:便于吟誦,易于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6.排比:節奏鮮明,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辟,條分縷析;長于抒情。

7.反復: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8.對比: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征或所闡述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

9.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思考。10.反問:強調語氣,語氣強烈,強化情感。

五、結構安排布局謀篇的技巧: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度鋪墊、設置線索;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關系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從結構上明確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1、首句——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后文做鋪墊、埋下伏筆;2、尾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后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3、轉承句——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5、點睛句——點明全文中心,統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后能給人以啟迪。

6、情感句——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1)記敘文(散文)的結構特點①按時間順序或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組織材料。②按觀察點的變換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樓閣》。

③按場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內蒙訪古》。④按材料性質歸類安排結構,如《瑣憶》。

⑤按作者認識的過程或感情的變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作為行文線索安排材料。(2)議論文的結構特點①按邏輯思維分,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

②按篇章結構分,常見的結構有并列式、對照式、層進式和總分式。六、表達方式入手分析句意:1、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起畫龍點睛、揭示記敘目的和意義的作用;2、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起到例證的作用;3、說明文中描寫、文藝性筆調起到點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的作用。

4、夾敘夾議,記敘與議論交叉運用的寫法,使文章在輕松活潑之中,闡發議論,讀來饒有興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記敘是為議論服務的,而議論又以記敘為基礎,敘為議提供了事實依據,使立論有根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七、語言1、語言是否準確、簡練、生動、形象;2、具有怎樣獨特的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等);3、運用了什麼獨特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通感等)。

八、表現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點是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某一特點(內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增強文章的表現力,象征手法的“托義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隱而不晦。2、襯托,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這種寫法除了利用反差對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格。

3、先抑后揚,引發。

3. 》席慕容求閱讀答案,1文章寫了哪兩件事

1、一個是懂法語的自己在電梯中遇到的法國人說自己性急的故事,一個是聽姐姐說的在紐約電梯里中國女學生說“西方老太太”丑的故事.2、(1)三個法國人用法語說一個女人的俏皮話,正好被懂法語的女人說破,他們非常意外,所以都“怔住了”.那個說俏皮話的人更是羞愧難當.用“都”這個范圍副詞來形容臉紅,說明他特別羞愧.(2)中國女學生誤認為“西方老太太”不懂中國話,而對老太太說了直白的粗話,結果老太太說的就是中國話,而且用“微微一笑”表現了對女學生譏諷和寬容.3、我真是太唐突了,評價老太太的話實在是淺薄粗俗,沒有修養.4、先使用一個問號,表示對文中法國人和女學生的質疑,為什麼說話前不假思索?后使用一個感嘆號,表示這是一個教訓啊,時時都應該注意自己的修養.。

4. 說明文的句子和該句子的作用

說明文:(自己總結)

1.表示說明的句子,作用:對文章的說明對象具體說明。

2.在文章或某一段落前的句子,作用:(承上)啟下或引起下文,有些是激發讀者閱讀興趣或引起讀者思考。

3.再對說明對象進行說明之前的句子,作用:引出說明對象(內容)。

4.運用說明方法的句子,作用:怎樣怎樣的進一步說明了本文的說明內容。

(如:舉例子:具體的進一步說明了、、、、

作比較:突出說明了、、、、

打比方:生動形象的說明了、、、、

分類別:條理清晰的說明了、、、、

下定義:科學的進一步說明了、、、、

列數字:準確的進一步說明了、、、、)

5.句中存在表示程度的描述性詞語,如至少(多),大概,任意,過度,完全,左右,不超過等。作用: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科學性等。(也可將詞語及原句的含義先代入回答,再加上這句話)

(請斟酌采用)

5. 語文閱讀的表達效果怎麼寫

一、敘述人稱1.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

2.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二、敘述方式1.順敘:能按某一順序(時間或空間)較清楚地進行記敘。2.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3.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4.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敘: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三、描寫 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現自然風光。

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人物肖像、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2.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環境、場面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4.人物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5.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直接表現人物、事物;側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辭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2.比擬: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4.夸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對偶:便于吟誦,易于記憶,使詞句有音樂感;表意凝練,抒情酣暢。6.排比:節奏鮮明,內容集中,增強氣勢;敘事透辟,條分縷析;長于抒情。

7.反復: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8.對比: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征或所闡述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

9.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思考。10.反問:強調語氣,語氣強烈,強化情感。

五、結構安排 布局謀篇的技巧: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度鋪墊、設置線索;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后照應;設置懸念,制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關系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從結構上明確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1、首句——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后文做鋪墊、埋下伏筆;2、尾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后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3、轉承句——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5、點睛句——點明全文中心,統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后能給人以啟迪。

6、情感句——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7、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1)記敘文(散文)的結構特點 ①按時間順序或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組織材料。②按觀察點的變換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樓閣》。

③按場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內蒙訪古》。④按材料性質歸類安排結構,如《瑣憶》。

⑤按作者認識的過程或感情的變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作為行文線索安排材料。(2)議論文的結構特點 ①按邏輯思維分,包括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或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

②按篇章結構分,常見的結構有并列式、對照式、層進式和總分式。六、表達方式入手分析句意:1、記敘文中的議論往往起畫龍點睛、揭示記敘目的和意義的作用;2、議論文中的記敘往往起到例證的作用;3、說明文中描寫、文藝性筆調起到點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動形象的作用。

4、夾敘夾議,記敘與議論交叉運用的寫法,使文章在輕松活潑之中,闡發議論,讀來饒有興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記敘是為議論服務的,而議論又以記敘為基礎,敘為議提供了事實依據,使立論有根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七、語言1、語言是否準確、簡練、生動、形象;2、具有怎樣獨特的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等);3、運用了什麼獨特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通感等)。

八、表現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點是利用象征物與被象征物之間的某一特點(內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現,增強文章的表現力,象征手法的“托義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隱而不晦。2、襯托,是指不直接地對主要的人物或事物進行描寫,而是對其背景、與之相關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繪,使其形象突出,這種寫法除了利用反差對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鮮明外,還會使文章曲折含蓄,獨具風格。

3、先抑后揚,引發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