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借大自然表達思想感情的句子有哪些
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53.里《小池》
22.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宋.周邦彥《蘇幕遮》
2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處無芳草--宋.蘇軾《蝶戀花》
2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2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曉》
29.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絕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78.春江晚景》
3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3.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唐.劉禹錫《秋詞》 別樣紅。
3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 形容文人熱愛自然在自然中有感觸的句子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唐·溫庭范《題望苑驛》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淥:清澈。---五代前蜀·韋莊《菩薩蠻》
一庭春色惱人來,滿地落花紅幾片。----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樓春》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宋·錢惟演《木蘭花》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宋·張來《春日》
宋·梅堯臣《東溪》---野島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清·盧道悅《迎春》
春色撩人,愛花風如扇,柳煙成陣-----清·洪異《長生殿·禊游》
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3. 熱愛大自然的詩句
這是一組關于雪的詩句(詞),細讀起來可以理解作者是通過不同的視野和角度去描寫雪的.不僅描寫的手法不同,而且抒發的情感也各有不同.在描寫上,有的作者對雪的性格進行了深刻的刻畫;有的作者對雪的狀態進行了細致形象的描寫;有的作者通過比較的手法使雪更加形象化,有的作者則將自己的情感直接寄托與雪之中.這些詩句千古流傳,我們在日常的積累過程中,一定要全方位,盡可能更加豐富的積累,才能運用自如,不然引用起來必然要出現牽強附會的現象,造成引用不得體.今天來老師把這一組詩句奉獻給你,希望你能收錄在自己的文件夾中.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呂本中)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這三句詩句,是巧妙地運用了雪與梅花在顏色、季節以及她們給人以春天來臨的希望上,進行了相互村托的描寫.我們也可以借鑒作者的手法,把自然界中很多相關的事物,通過自己的合理想象,利用映村的方法,把事物寫具體逼真)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羅萬朵云.(元稹)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這兩句詩的前半部分,描寫的是典型的北方雪天的情景,"是典型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足不出戶的惡劣天氣.但是,詩句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自然景色抒發的情感,卻是積極向上的,作者通過'千株玉、萬朵云、瓊枝',把北國的冬天變得溫情脈脈,不在因雪而凌厲肅殺.作者把自己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激情表達的具體貼切.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必須與自己豐富的心理世界結合起來,才能真切感人.)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這兩句詩是作者運用雪去表達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這是典型的借景生情的表現手法,這種手法是借助對自然景色渲染,讓讀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歐陽修)雪與春天,這是我們對諸多寫雪的詩句最熟悉的.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飽滿的熱情和樂觀的人生觀.作者利用詩句,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畫卷,提示我們聯想春天的美麗,正是文學作品對人思想的啟迪.燕上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這是李白直接描寫大片雪花的詩句,我們可以直接引用來描寫雪.我們要學習詩人通過細致觀察、進行形象刻畫的創作品質.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張元作)這是作者經過大膽的想象,把雪寫成是天上一場激戰而飄下的龍鱗,賦予雪以俠客的性格.在環境氛圍和心理感覺與之相適應時,可引用這比較獨特詩句.柳絮因風起(謝道蘊)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獨坐夜寒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沈佩)這是雪與人的靜思之情的很好結合,是封建社會才女的寂寥,窗內窗外人與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會背景,這是文學作品與一定的社會背景有聯系的典型例子.年代:宋作者:吳潛作品:暗香內容:雪來比色.對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廣平,鐵石心腸為伊折.偏是三花兩蕊,消萬古、才人騷筆.尚記得,醉臥東園,天幕地為席.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霧昏,萬種愁積.錦江路悄,媒聘音沈兩空憶.終是茅檐竹戶,難指望、凌煙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誰始得.---------------------年代:元作者:元無名氏作品:八聲甘州內容:一團春雪,拋在玉爐中煎.炎炎進火不住添.要曉得通紅無焰煙.須管莫虧折,斤兩依然.如此三千.鍛煉待不搖不動,方可為禪.全真養命,只在恁麼之間.家園自有甘露泉.要澆灌黃芽長瑞蓮.-------------------年代:唐作者:朱灣作品:長安喜雪內容:千門萬戶雪花浮,點點無聲落瓦溝.全似玉塵消更積,半成冰片結還流.光含曉色清天苑,輕逐微風繞御樓.平地已沾盈尺潤,年豐須荷富人侯.-----------------------年代:唐作者:盧綸作品:出山逢耿湋內容:云雪離披山萬里,別來曾住最高峰.暫到人間歸不得,長安陌上又相逢.---------------年代:唐作者:焦郁作品:春雪內容: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不分殘照影,何處斷鴻聲.繚繞先經塞,霏微近過城.因風低未斂,帶雨重還輕.干呂知時泰,如膏候歲成.小儒同品物,無以答皇明.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4. 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的詩句
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
東皋,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
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
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
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絳”,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
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
《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
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絳”,可能是暗用這個關于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絳”,“綠絲絳”引出了“誰裁出”,最后,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制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
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里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復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
它的藝術魅力不在于華麗的辭藻,不在于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于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象行云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
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仿佛在這短短的四行詩里,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自然而無韻致,則流于淺薄;若無起伏,便失之平直。
《春曉》既有悠美的韻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詩味醇永。詩人要表現他喜愛春天的感情,卻又不說盡,不說透,“迎風戶半開”,讓讀者去捉摸、去猜想,處處表現得隱秀曲折。
“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張戒《歲寒堂詩話》引)寫情,詩人選取了清晨睡起時剎那間的感情片段進行描寫。
這片段,正是詩人思想活動的啟始階段、萌芽階段,是能夠讓人想象他感情發展的最富于生發性的頃刻。詩人抓住了這一剎那,卻又并不鋪展開去,他只是向讀者透露出他的心跡,把讀者引向他感情的軌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該由讀者沿著詩人思維的方向去豐富和補充了。
寫景,他又只選取了春天的一個側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詩人都不去寫。
他只是從聽覺角度著筆,寫春之聲:那處處啼鳥,那瀟瀟風雨。鳥聲婉轉,悅耳動聽,是美的。
加上“處處”二字,啁啾起落,遠近應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感。春風春雨,紛紛灑灑,但在靜謐的春夜,這沙沙聲響卻也讓人想見那如煙似夢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眾卉新姿。
這些都只是詩人在室內的耳聞,然而這陣陣春聲卻逗露了無邊春色,把讀者引向了廣闊的大自然,使讀者自己去想象、去體味那鶯囀花香的爛熳春光,這是用春聲來渲染戶外春意鬧的美好景象。這些景物是活潑 跳躍的,生機勃勃的。
它寫出了詩人的感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這是王維后期的山水詩代表作——五絕組詩《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
鹿柴(寨),是輞川的地名。 詩里描繪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
第一句“空山不見人”,先正面描寫空山的杳無人跡。王維似乎特別喜歡用“空山”這個詞語,但在不同的詩里,它所表現的境界卻有區別。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山居秋暝》),側重于表現雨后秋山的空明潔凈:“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鳥鳴澗》),側重于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而“空山不見人”,則側重于表現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無人跡,這并不真空的山在詩人的感覺中。
5. 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的詩句
1.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宋.張道洽《嶺梅》
2.春城無處不飛花--唐朝.韓鴻《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5.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8.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9.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2.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細雨中--宋.釋仲殊《絕句》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1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民歌《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