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語中教人樂觀面對生活的句子
一天,孔子,韓非子,孫子在食堂吃飯
孫子打了碗湯喝,忽然發現一只蟲子,于是對著湯說:吃呼?不吃呼?
韓非子大怒:我看見你這樣胃口都沒了!
這時孔子說:恭喜你,發現蟲了
韓非子不以為然
孔子說:發現了總比沒發現好
韓說:有的時候自欺欺人也好
孫子及其不悅,端著碗不知去向
孔子曰:好一個“吃呼?不吃呼?”
另外,《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2. 《孟子》《論語》中的關于對待國家的正確態度的語句
一、這兩本儒家的經典著作都指出了很多對人民有利的政治主張,值得后世借鑒。
二、分別詳解:
(一)《孟子》當中的政治主張和對國家的正確態度;
1. 民本說 孟子指出「民為貴, 社稷次之, 君為輕」, 認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 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 苦君主無道, 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 人民便應謹守崗位。
2.法先王 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治政治, 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于天下。
3.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 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就是使家給人民、百姓安樂的王道, 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
(二)《論語》中的相關語句:
第一,人民的基本需求必須得到滿足。《顏淵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這番話,其實體現出理想和現實兩個層面的論點。我常說:“對于一個即將餓死的人,饅頭遠比維他命顯得更重要。”因為從現實的觀點來看,如果人生要體現任何道德精神,其生活的基本需求都必須先受到保證和滿足,否則一切只能淪為空想。足食和足兵,都是為政者建立民信的首要條件。如在二者之間擇一,則必以“足食”為重。孔子十分清楚,“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在基本需求方面得到了滿足,社會才會變得安定及和諧。至于孔子后面的答復,是從現實生活提升到理想層次。從理想方面出發,人生的價值,必須以滿足道德的要求為優先。孔子言談中的“信”,就是屬于道德范疇之一。如在足食和民信之間作一選擇,則應以民信為重。因為孔子更加明白,倘若為政者不信守承諾,其所連帶的影響范圍,將不局限于基本需求一項。如果為政者能信守承諾,盡心履行德政,那麼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要求,自然能得到保證和滿足。在同一篇中,孔子的****有若也對“足食”的主張,做出了補充說明。有若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這種“藏富于民”的政治思想,是建立人道社會的主要方針。
第二,對于財富分配必須均衡。孔子在《季氏篇》開篇即說道:“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對于國家和社會而言,財富的分配不均衡,絕對是一種大患。想要達到絕對的均衡,是不可能實現的,孔子的意思是,只要在盡量平衡的原則下,老百姓即使貧窮,其心情既較能夠忍受,其生活也較能夠相安。為政者不需為了增加人口而征戰不休,而是應該依據現有的國力,盡心去建立一個公正且均衡的理想社會。
第三,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孔子認為,如果人民一旦富足,自會盡力追求安逸的生活。這和禽獸的生活又有什麼不同呢?所以,一旦富足,還必須對老百姓推行教育政策。在《子路篇》中,孔子清晰的說明這一點。“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古時候因為地廣人稀,有的諸侯們曾政策性的鼓勵增加人口。人口多了,那自然是讓其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這里的“富”,是指基本需求和生活需求。孔子所謂的“教之”,是指學習禮儀。而其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每個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進一步達到“天下歸仁、世界大同”的理想社會。
3. 論語十二章中為人態度的格言警句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
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復習對知識的必要性。
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第六則是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思想修養。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
第七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第九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
總共三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人修養. 《<論語>十則》,是從《論語》中節選的有關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條語錄。這十則語錄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則都表達了精深的道理,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文字也頗具特色,句式整齊,音調和諧,讀起來相當流暢,富有感染力。
4. 論語十則中求知態度 學習方法 修身做人的句子
1、關于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孔子贊揚的顏淵就有這種發憤好學的樂觀精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其次,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述而》)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孔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讀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 世俗所累.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于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雍也》)針對冉求在學習問題上認為自己能力不夠的思想,孔子認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在這里孔子勉勵冉求要知難而進,只有這樣才能得道.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孔子提倡和贊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2、關于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而》)“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于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于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贊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