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贊蘭書法的優美語句
★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
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
★入木三分★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
★唐·李白《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揮毫落紙如云煙 (杜甫寫張旭)曼卿之筆,顏筋柳骨 (宋·范仲淹《祭石學士文》) 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
(宋朱長文《續書斷》對懷素評論) 懷素如壯士撥劍,神采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米芾《海岳書評》)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鐵書銀鉤,冠絕古今。(后人評價王羲之書法)群鴻戲海,舞鶴游天(梁武帝蕭衍評王羲之《賀捷表》) 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畫微瘦,若霜林無葉,瀑水進飛。
(三國時魏人韋誕評杜度)看似點橫撇捺,實則精深廣大,它包容著萬物,它包容著百家,它像大海無邊,它似宇宙無際,世界上有哪國文字,能像漢字這博大精深?看似筆情墨趣,實則馳騁撕殺,譬如那粗獷狂草,豈不是千軍萬馬?正如狂風勁吹,正似暴雨猛下,世界上有哪家之書,能似中國書法威力強大?據傳是倉頡造字,最初是象形文字;日像日 月像月,人似人 家似家那活龍活現的甲骨文,正是漢字最早的精華,由此,才演繹了中華文字,由此,才演繹了中國書法。須知,正是中華文字,記載著華夏的歷史;須知,正是中國書法,傳承著民族的文化。
啊,從盤古開天地古老傳說,到新中國成立這文明的國家,那一頁頁來書寫歷史的,都是我們中國的書法。也曾有太史公含辱,《史記》才萬載留名,也曾有班固著述,《漢書》同樣偉大,那不屈的是中國文土,那不朽的是中國文字,華夏民族能讓世人矚目,就因為它有無比濃厚的文化。
也曾有王羲之《蘭亭序》,它如同白玉無痕無瑕,也曾有顏真卿《多寶塔碑》,它被傳之為萬古佳話……那瀟灑的是中國的文杰,那不朽的是中國的書法,中國文化之所以輝煌,因為它包容中國書法。我雖只是書界小小卒子,但我所寫是中國的書法,我雖只是大樹上的一片嫩葉,但也襯托中國書法的紅花,晚來者并不必羞愧,因為文化傳承全靠你我他,個人作用小沒有什麼,萬眾一心事業才能發揚光大。
啊,我們都是后輩,但接過了巨人的接力棒,啊,我們都是綠葉,但襯育著碩大的紅花,其實,我們的職責最重要,其實,我們的作用最巨大,只有把中國書法代代傳承,我們的民族才能更加偉大。 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
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
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初寫黃庭:黃庭:道家經典《黃庭經》,晉人有《黃庭經》小楷書帖。舊時評論書法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的成語。
后用來比喻作事恰到好處。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跡那樣彎曲。
劍拔弩張:劍從鞘里拔出來了,弓也張開了。形容形勢緊張,一觸即發。
后也比喻書法雄健,有氣勢。舉例發凡:左丘明為《春秋》作傳,把《春秋》書法歸納為若干類例,加以概括的說明。
后因稱分類舉例以說明一書的體例為“舉例發凡”。參“發凡起例”。
力透紙背:原指書法遒勁有力,現也用來形容詩文生動,深刻有力。龍飛鳳舞:如龍飛騰,似鳳飛舞。
原形容氣勢奔放雄壯。現多形容書法筆勢活潑,形容靈活熟練地書寫,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龍鳳造型藝術。
龍蛇飛動:形容書法筆勢的勁健生動。蘇軾《西江月·平山堂》詞:“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鸞飄鳳泊: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原來形容書法瀟灑,毫無拘束。
也比喻進修生夫妻離散。鸞翔鳳翥:翥:高高地飛起。
比喻書法筆勢飛動的姿態。美女簪花:形容書法或詩文風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書法筆力強勁(相傳晉·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墨汁滲入木板有三分深),現多形容分析、描寫、議論的深刻有力。近似的詞力透紙背,形容書法根偉貼切。
鐵畫銀鉤:畫:筆畫;鉤:鉤勒。形容書法又剛勁又漂亮。
信筆涂鴉: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畫。
后用“信筆涂鴉”、“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信手涂鴉:信:聽憑,隨意;信筆:隨便書寫;涂鴉:比喻字寫得很拙劣,隨便亂涂亂畫。
后來用“涂鴉”或“信筆涂鴉”形容書法拙劣或胡亂寫作。也有人自稱信手涂鴉,以示謙虛的。
龍飛鳳舞、蒼勁有力、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樓主的書法定能讓我得最佳!!!!!。
2. 形容毛筆字的優美句子
1. 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筆走龍蛇:筆下龍蛇騰躍。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2. 行云流水,落筆如云煙。
3. 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4. 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5. 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筆跡流水行云。
3. 關于書法寫的很好的名言句子
1、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
——劉熙栽《藝概》 2、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西漢學者揚雄 3、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劉熙載《藝概》 4、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
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
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唐代詩人韓偓《草書屏風》 5、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孫過庭《書譜》 6、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7、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袁昂 8、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唐代詩人杜甫《醉歌行》 9、老夫之書,本無法也。
——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黃庭堅《山谷文集》 10、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11、心正則筆正。
——北宋文學家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后》 12、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13、體象卓然,殊今異古。
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
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跡石鼓。
——唐代書法家張懷瓘《書斷》 14、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 15、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郁結之懷。
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張懷謹 關于書法的優美句子(熱門篇) 1、字之縱橫,猶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傾欹。
2、筆須凌空,固也。然學者誤會斯語,每走入空滑一路去。
必曰氣空筆實,方能無弊。 3、唐代書法家張懷瓘。
4、離形得似,書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5、點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 6、逆筆起,最得勢。
褚河南書,都逆起,隸法也。 7、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
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 8、手與神運,藝從心得。
其志一于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 9、云鶴游天,群鴻戲海。
10、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 11、體象卓然,殊今異古。
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
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跡石鼓。
12、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
4. 幫我想一些書法題字的句子,經典的,越多越好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黍離) 2、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風相鼠) 3、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5、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6、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7、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8、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9、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10、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11、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2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2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2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2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30、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3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3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3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3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3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4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4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4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4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淮南子說林訓) 4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4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49、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史記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史記報任少卿書) 5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 列傳) 5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漢書枚乘傳)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5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5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 (后漢書王霸傳) 5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后漢書馮異傳) 5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59、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漢書宋弘傳) 60、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后漢書) 6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曹操龜雖壽) 6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6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6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6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劉備) 66、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西晉陳壽三國志) 6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東晉陶淵明雜詩) 68、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69、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南朝蕭鐸) 70、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傳) 71、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新唐書元行沖傳) 72、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唐太宗贈蕭禹) 7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4、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75、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唐李白論詩) 77、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唐李白上李邕) 78、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餞別校書叔云) 79、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唐李白將進酒) 8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唐李白行路難) 82、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 (唐李白江上吟)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84、讀書破萬。
5. 贊頌書法之美的排比句
1、如果是顏真卿式的如筋一般渾厚圓潤——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字里行間厚重雄渾,大氣脫俗。
2、點畫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橫畫如千里陣云,隱隱然其實有形;豎畫如萬歲枯藤;撇畫如陸斷犀象;捺畫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鈞弩 發;橫折如勁弩筋節;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 3、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 2. 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筆跡流水行云。
4、展紙揮毫,筆走蛟龍。直畫如劍,曲筆似藤,點若危峰墜石,撇如蘭葉拂風。
縱橫捭闔辟新徑,酣暢淋漓寫人生,是點線的巧妙組合,是生命的悲喜交融。 5、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于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6. 要寫書法作品,想要一些經典,有哲理,或者是美麗噠句子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kuài jī)山陰之蘭亭,修禊(xì)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shāng)曲( qū)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shang)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chěng)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雖趣(qǔ)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jiē)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shāng)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