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賞菊心情的句子

解夢佬 0

1. 描寫賞菊心情的句子

一、贊美菊花 《詠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蘭確銘》 晉 王淑之 蘭既春敷,菊又秋榮。

芳熏百草,色艷群英。孰是芳質,在幽愈馨。

《和郭主簿》 晉 陶淵明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賦得殘菊》 唐太宗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云安九日》 (35作文) 唐 杜甫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菊花》 唐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 唐 吳履壘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菊花》 唐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趙昌寒菊》 宋 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重陽后菊花》 宋 范成大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九月十二日折菊》 宋 陸游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殘菊》 宋 梅堯臣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菊花》 宋 朱淑貞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賦十月菊》 金 元好問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菊》 明 沈周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詠菊》 宋 楊萬里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菊花》 明 唐寅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賞菊》 董必武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秋菊》 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二、借菊言志 《感遇》 唐 李白 可嘆東籬菊,莖疏葉且微。

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輝。

當榮君不采,飄落欲何依。 李白生于盛唐,郁郁不得志,傷感之情,躍然于紙。

《飲酒》 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歸田,自耕自食,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詩外。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詠菊》 唐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題菊花》 唐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裁,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是唐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他以"沖天"為主題,借菊詠志,表達了他敢于沖天摧毀封建王朝黑暗統治的豪情壯志。

《詠翻集句》 宋 史鑄 東籬黃菊為誰香,不學群葩附艷陽。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處作孤芳。

《鷓鴣天》 宋 張孝樣 一種濃華別樣妝,留連春色到秋光。能將天上千年艷,翻作人間九月黃。

凝薄霧,傲繁霜,東籬恰似武陵鄉。有時醉眼偷相顧,錯認陶潛作阮郎。

《醉花陰》 宋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她把"瘦"字人詞,把她的離情與菊花體態交融在一起,抒發內心久別的情感。

2. 賞菊心情的語句

一、贊美菊花 《詠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蘭確銘》 晉 王淑之 蘭既春敷,菊又秋榮。

芳熏百草,色艷群英。孰是芳質,在幽愈馨。

《和郭主簿》 晉 陶淵明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賦得殘菊》 唐太宗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云安九日》 (35作文) 唐 杜甫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菊花》 唐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 唐 吳履壘 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 《菊花》 唐 李商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趙昌寒菊》 宋 蘇軾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重陽后菊花》 宋 范成大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九月十二日折菊》 宋 陸游 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殘菊》 宋 梅堯臣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菊花》 宋 朱淑貞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賦十月菊》 金 元好問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菊》 明 沈周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詠菊》 宋 楊萬里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菊花》 明 唐寅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賞菊》 董必武 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秋菊》 陳毅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二、借菊言志 《感遇》 唐 李白 可嘆東籬菊,莖疏葉且微。

雖言異蘭蕙,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輝。

當榮君不采,飄落欲何依。 李白生于盛唐,郁郁不得志,傷感之情,躍然于紙。

《飲酒》 晉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歸田,自耕自食,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詩外。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 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詠菊》 唐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題菊花》 唐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裁,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是唐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他以"沖天"為主題,借菊詠志,表達了他敢于沖天摧毀封建王朝黑暗統治的豪情壯志。

《詠翻集句》 宋 史鑄 東籬黃菊為誰香,不學群葩附艷陽。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處作孤芳。

《鷓鴣天》 宋 張孝樣 一種濃華別樣妝,留連春色到秋光。能將天上千年艷,翻作人間九月黃。

凝薄霧,傲繁霜,東籬恰似武陵鄉。有時醉眼偷相顧,錯認陶潛作阮郎。

《醉花陰》 宋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是宋代女詞人,她把"瘦"字人詞,把她的離情與菊花體態交融在一起,抒發內心久別的情感。

3. 描寫秋天賞菊的句子

《菊花》【唐】元稹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宋·陸游《九月十二日折菊》黃花芬芬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技。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宋·朱淑貞《菊花》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金·元好問《賦十月菊》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明·沈周《菊》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4. 描寫賞菊花的句子

1、一朵朵菊花千奇百怪、千姿百態,有的彎著腰,像一位疲倦的老人;有的筆直筆直的,像一位站崗的士兵;還有的搖搖擺擺,像一位甩著辮子的小泵娘。

2、看它那婀娜多姿的身材,看它那細小的身腰,就像是亭亭玉立的公主一般。菊花的花辨是細長的,宛如仙女的細腰一樣。

它的葉子,像姑娘的裙擺似的,隨風飄蕩。在夜深人靜時,它們不時地說一會兒悄悄話;還有時,它們會搖搖擺擺地做游戲,像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娃娃似的,天真無瑕。

3、那層層疊疊的金繡球,莖粗壯挺直,葉子肥大稠密。花瓣一層包著一層,一瓣貼著一瓣,有秩序地排列著,猶如一個金黃色的線團。

里面嬌小可愛的花蕊緊緊地擁在一起,多麼像是一個害羞的少女,細細端詳,仿佛是在打量著這個似曾相識的世界啊! 4、菊花嫩黃的花蕊象玉盤中的珍珠,隨著花瓣向外延伸。菊花的葉子是翠綠色的,就象用翡翠雕刻成的,恰似鐵扇公主的芭蕉扇。

從遠處看,菊花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花朵中翩翩起舞。 5、瞧!那株白菊。

嫩黃的花蕊像玉盤里的珍珠,隨著花瓣向外伸展。菊花的葉子呈翠綠色,像用翡翠雕刻成的。

葉子的形狀像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從遠處看,這朵菊花猶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6、細看菊花,就會發現它們花瓣的形狀雖然各不相同,有像明月的,有像扇子的,有像卷發的……但不管是什麼姿態的,一律是潤如玉、輕如紗,輕輕摸一下,一股輕柔的感覺直透心脾,整個人頓時輕松了許多! 7、風來了,菊花紛紛翩翩起舞,看它們跳舞的姿勢,多麼優美。看它們的花朵,在風的吹拂下,一左一右地擺動著,仿佛人的腦袋似的,故意左右擺動。

看它們的莖葉,跟著花朵一起擺動,葉子舒展得那麼自然,像在演戲一樣那麼放松…… 8、小亭子邊的菊花五顏六色,那紅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像霞。在陽光照耀下,花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色彩斑斕,隨著陣陣秋風刮過,露珠在枝葉上搖曳著,像少女在舞動著芭蕾。

9、菊花纖細的花瓣向外垂卷,中間是紅通通的花芯,像是一位小女孩羞紅的臉蛋。它們開得是多麼美麗,多麼茂盛,紅色、黃色、白色、紫色,他們都為這個世界帶來光彩。

10、這里的菊花可真多,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競相盛開,有白的,黃的,紅的,綠的…白的如冰霜,黃的如麥穗,紅的如楓葉,綠的如翠玉……菊花不僅色彩各異,而且姿態萬千--有的彬彬有禮,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掛枝頭,有的笑舞東風,有的安詳自若,有的三五結伴,有的一枝獨秀。真是千姿百態,惹人喜愛啊! 11、我家的菊花像個毛絨球,毛茸茸的又像一個貓的耳朵。

有的菊花含苞未放,還有的含苞欲放,當然有的菊花已經盛開了。有的潔白如玉,有的花紅似火,有的昂首怒放,還有的翠如碧玉,婀娜多姿,美麗極了!一縷清風吹來,芳香馥郁,為美麗的菊花有平添了幾分盎然情趣。

盡避它既美麗又多姿,但我更欣賞它那不畏嚴寒的精神。 12、菊花的姿態各式各樣,有的像綻開的煙花,有的像姑娘的卷發,還有的像鮮花的鮮紅的太陽……讓人流連忘返。

我喜歡龍須菊,它的莖筆直筆直的,它的葉子綠油油的,花瓣稍微的往下垂,快要到底的時候,突然往上一卷,就像涌起來的浪花。 13、天氣越來越來涼,百花敗落時,萬紫千紅的美景卻悄悄鉆到了我們小區。

我們小區后院有兩排菊花。每到歲末,它們紅的像火,黃的像金,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爭相開放。

每朵菊花都姿態各異,婀娜多姿,有的像可愛的小絨球,有的像精致的風車,有的像張牙舞爪的章魚,還有的像縮成一團的刺猬…… 14、優美動人的鳳凰振羽,外部呈棕紅色,基部黃色,屬舞環型。微風乍起,好像是為亭亭玉立的姑娘甩動著一頭飄逸的秀發…… 15、我最喜歡的是紅菊花,它們圍成一簇,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

我置身其中,輕輕撫摸,細細觀賞。那些紅菊花的莖,呈墨綠色,彎彎曲曲,似乎很神氣。

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數它的花瓣了。在幾片手掌形綠葉的襯托下,一絲一絲,彎彎曲曲,可美麗啦!那花盤微微低垂著,更一個害羞的小泵娘,低垂著腦袋,泛紅了小臉,默默不語。

白菊花也不甘落后,它雪白雪白的,白的那樣純潔,遠遠看去,好似一團團潔白的棉花。 16、“新生代”的葉子是嫩綠色的,看上去很柔軟。

碧綠的葉均勻地圍在筆直的莖周圍,有點像幾個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圍著一根圓柱說悄悄話。那些葉子有點像金魚的尾巴,邊上都長著一圈小小的鋸齒,這可能是它們的防身武器吧、到了秋天這金黃色的日子里,菊花盡情開放,它們顯得五彩繽紛,白的如雪、紅的似火、黃的賽金。

它們的姿勢也不一樣,有的伸展著很多長長的花瓣,叫“千手觀音”有的花瓣前段直到了后段就彎曲,叫“海底撈月”有的菊花張牙舞爪的,叫“蟹菊”,還有一種叫“羞答答”的菊花,因為它總是低著頭,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女孩。真是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接。

17、菊花很美。它的顏色多種多樣。

有純潔而淡雅的白色,有爛漫迷人的粉色,亮麗的橙色……不僅是顏色美,姿態也是多彩多姿。有的亭亭玉立,像一位高貴典雅的公主;有的菊花低著頭,像一位害羞的姑娘;有的綠葉襯托著紅。

5. 描寫菊花的句子

菊花,別名菊華、秋菊、九華、黃花、帝女花等,是中國傳統名花。

菊花不僅有飄逸的清雅、華潤多姿的外觀,幽幽襲人的清香,而且具有“擢穎凌寒飆”、“秋霜不改條”的內質,其風姿神采,成為溫文爾雅的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菊花也被視為國粹,自古受人愛重。 “春蘭兮秋菊,傳葩兮代苞……”(屈原《九歌.禮魂》)春蘭高潔清雅,秋菊雋美多姿,是上古人民祭祀迎神的圣潔之花。

菊花不以嬌艷的姿色取媚于時,而是以素雅堅貞之品性見美于人。屈原汲汲于修養,“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秋菊之落英”為人格修養之佐餐。

餐菊落英還曾引來詩壇一場有趣的公案。宋代王安石《殘菊》詩有“黃昏風雨瞑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句,歐陽修笑曰:“百花盡落,獨菊枝上枯耳。”

因戲曰:“秋英不比春花落,為報詩人仔細看。”向有“拗相公”之稱的王安石反唇相譏曰:“是豈不知楚辭‘餐秋菊之落英’,歐陽幾不學之過也。”

中國菊花品種之多,難倒了博學的歐陽修。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辭官歸田后的陶淵明,采菊東籬,在閑適與寧靜中偶然抬起頭見到南山,人與自然的和諧交融,達到了王國維所說的“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無我之境。

這種自然、平和和超逸的境界,猶如千年陳酒,能讓人品味出無限韻味,人們從中獲得的文化快感涌動于心底千余年,這是中國文化人生存意義上的美學觀,一種生存哲學。于是,陶淵明被戴上“隱逸之宗”的桂冠,菊花也被稱為“花之隱逸者”。

菊花的品性,已經和陶淵明的人格交融為一,真如明俞大猷《秋日山行》所說:“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因此,菊花有“陶菊”之雅稱,“陶菊”象征著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氣。

東籬,成為菊花圃的代稱。“昔陶淵明種菊于東流縣治,后因而縣亦名菊。”

(《花鏡.菊花》)陶淵明與陶菊成為印在人們心里美的意象。 陶菊在歷代文人詩詞中都被人格化,或贊其品貌,或美其風神,或借以言志:朱淑真“寧可抱香株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黃花》);南宋鄭思肖“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寒菊》)她“不與百卉同其盛衰”(宋史正志《菊譜前序》),“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冷霜留晚節,殿歲奪春華”,一身傲骨,特別是“晚艷出荒籬”、“伴蛩石縫里”(唐王建《野菊》)的野菊花,生命力更為旺盛。 菊花在九九重陽應節而開,所以有“節花”之名。

“九”與“久”、“酒”諧音,所以,重陽除了賞菊、登高外,必飲菊花酒,以求延年益壽。宋李清照在佳節重陽日思念遠在外地做官的丈夫趙明誠,填了一闋《醉花陰》詞函寄明誠,其中有“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因思念而消魂憔悴得比秋風摧殘下的菊花還瘦,清麗高雅,文雅優美,透出脫俗的人格襟懷。 重陽賞菊自唐宋以來成為風俗,蘇州亦很盛。

清顧祿《清嘉錄.菊花山》記載蘇州賞菊之俗:“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千盎百盂擔入城市。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抬……或于廣庭大廈,堆疊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為菊花山,而茶肆尤盛。”

明唐寅《賞菊圖》,畫面上二株長松,前后遙接,間以點點紅楓,寫出一片秋意。長亭坡間石上,二翁并坐,一人揚手欲語,一人穆坐似聆聽然。

右側有石桌,羅列杯盤,一童生火,二童正料理品茗,另一童則捧瓶灌溉。數叢秋菊散植岸邊,以朱黃二色點出滿園金黃。

塘邊巨巖用大斧劈,墨色上重下輕,墨氣蘊藉,以苔點攢簇石罅暗處,更顯蒼勁。遠處化去,僅在松顛微露峰頭,和色點出青峰三四,隱沒云際。

詩云:“滿地風霜菊錠金,醉來還弄不弦琴。南山多少悠然趣,千載無人會此心。”

菊花在園林中不僅地栽、盆植,而且大量出現在建筑小品和雕刻圖案上。菊花與蘭花、梅花和竹通稱為“四君子”。

成為歷代文人畫家不倦的創作母題。宅園大廳里陳設的清式太師椅靠背上,往往是四把椅子一套,其中就有靠背上分別雕刻著“梅、蘭、竹、菊”圖案,象征著四君子,以映襯人物。

古代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吉祥、長壽的含義,常常成為組合圖案中的吉祥符號,如菊花與喜鵲組合表示“舉家歡樂”,菊花與松樹組合就成為“益壽延年”的象征等,園林漏窗也不乏菊花圖案。 菊花華麗、閑寂的風度十分投合日本皇室貴族和文人墨客的情趣,長期成為日本皇室的象征,平安朝的宮廷貴族、文人墨客仿效中國重陽節飲菊花酒的習俗,賦詩探韻,酒為菊酒,杯為菊杯。

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抒發出的歸隱情趣,也引起不少古代日本人的共鳴,他們在園林中廣植菊花,以營造野趣。在江戶初期畫家菱川師宣所畫的《余景作庭圖》中,有一園畫滿菊花,并注明:“此名為菊水之庭……池之周圍結菊籬以植菊,以陶淵明之詩心而作。”

菊花能卻老延齡。據東漢應劭的《風俗通》記載,“南陽酈縣有甘谷,谷水甘美。

其山有大菊,水從山上流下,得其滋液。谷中有三十余家,不復穿井,悉飲此水,上壽百二、三十,中百余,下七八十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