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看燈的心情句子

解夢佬 0

1. 關于元宵節看燈的詩句.諺語

元宵節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進天上著詞聲。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 羞逐鄉人賽紫姑。

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詩曰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生查子 元夕 》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下面對聯

參考資料:

2. 元宵節燈會的好詞好句好段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作者:辛棄疾 作者介紹:辛 棄 疾 (1140 — 1207), 字 幼 安, 號 稼 軒, 歷 城 (今 山 東 濟 南) 人。 生 于 金 人 占 領 下 的 原 北 宋 地 區, 21 歲 時 在 家 鄉 發 動 起 義, 抗 擊 金 軍, 后 投 奔 南 宋。

由 于 南 宋 統 治者 偏 安 一 隅, 他 的 抗 金 大 志 難 以 實 現, 他 只 被 安 排 做 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輔使等職。, 晚 年 閑 居 在 江 西 長 達 二 十 余 年。

壯 志 難 酬 的 辛 棄 疾 將 滿 腹 悲 憤、一 腔 忠 勇 都 寄 托 在 詞 中, 雄 渾 奔 放, 氣 勢 磅 薄, 繼 蘇 軾 之 后, 把 豪 放 詞 推 向 發 展 高 峰,與蘇軾并稱”蘇辛”。 他 的 一 些 抒 情 寓 意 的 詞 作 有 時 也 寫 得 委 婉 曲 折, 輕 松 流 利。

翻譯:元宵佳節的晚上,仿佛一陣東風吹來,催開了樹茂花繁,原來是焰火流光,在夜空中綻放千重繁華,又紛紛被風吹落,象一場不期而來的流星雨。寶貴的名馬,華麗的雕車,載著美麗的人兒駛過,香氣彌漫了整條街。

蕭聲如歌,明月皎潔,時光悄悄流轉,整晚上花燈(魚燈、龍燈)都在綻放光華,美不勝收。美人如花,仕女如云,她們一路上嬌笑俏語,帶著若有若無的幽香漸漸遠去。

可是,她們都不是我心底的那人。夜深了,我千百次尋找、等待的那一個人還沒有出現。

我的心充滿疲憊和失落,不經意一回首,卻發現她在那燈火寥落的地方靜靜地站著。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鑒賞: 第一層意思:表明了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轉,是愛情的一種存在方式。

第二層意思:作者借此自喻明志。表達自己和詞中的女子一樣高潔自持、孤芳自賞、嫻靜高雅。

不肯與當時的世風和黑暗現實同流合污,寧可一個人寂寞站于燈火闌珊處,也不肯屈身降志,去和志向不同的當權者湊熱鬧。 第三層意思:它表達了人生的一種境界,或者是一種哲理,這種哲理或境界是人生中超越時間、空間的理解,具有永恒性和宇宙性。

不會因歲月、際遇、環境的不同而磨滅或忘卻。 王國維《人間詞話》云: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 這是王國維對歷史上無數大事業家、大學問家成功的深刻反思,并作出了核心的概括,又巧妙而形象地結晶在文學意象中。

他發現,偉人的成功有共同的內在邏輯,而那種邏輯正在這晏殊的、歐陽修的、辛稼軒的三首詞三句話中。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是一種什麼樣子的情景啊?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風刮來,碧綠的大樹上,一片一片樹葉凋落。有一點迷茫,有一點凄涼。

這是一種變化的意象,時序在變,物象在變,世事在變,心態也在變。遙遠的天涯路在眼中,無盡的迷惘在心底。

第二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他在執著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追求目標,而為之“不悔”,而為之“憔悴”。

這里不僅有軀體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錘煉,甚至如王國維所說的可以“不悔”到這樣的地步,即是可以為追求和理想而“犧牲其一生之福祉”,寧愿下“煉獄”的功夫。 第三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說,尋找到方向對頭的道路,又執著地追求,經過千百勞作,必有所成,最終豁然開朗,求得“真”與“是”,從而將自己的發現匯流入真理之長河中去,這是何等的欣慰! 王國維在這里機智地活用了這一十分詩意的境界。本是元宵佳節,游人如織,燈火如海,就在這樣的情景尋覓心里的理想佳人,當然難找,因此雖然千百度地尋尋覓覓,可怎麼也找不到,然而最后在驀然的一次回首時候,卻發現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佳人在冷落的燈火處。

這是何等的歡欣鼓舞!何等的喜出望外!何等的出乎意料之外又正在情理之中! 這種喜悅是一般人不容易體會到的,正如王國維曾經說過的:“夫人積年月之研究,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一旦表諸文字、繪畫、雕刻之上,此固彼天賦之能力之發展,而此時之快樂,決非南面王之所能易者也。”這是連南面稱王者也享受不到的,也是無法交換的。

3. 正月十五看花燈的一段話

正月十五看花燈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和媽媽早早地來到了燈會上。“哇!這里是光的世界,燈的海洋,美極了!”媽媽沒有注意我說話,因為她已經被那些五顏六色、光彩奪目的花燈迷住了。

我的眼睛一下子就瞄上了“十二生肖”這組燈。“子鼠、丑牛、寅虎……”我脫口而出。只見那老黃牛“咚,咚,咚”敲著大鼓,蛇“咣,咣,咣!”的敲起了小鑼,動物們手中各執一種樂器,它們真實多才多藝呀!我和媽媽贊不絕口。

令我最投入的還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一組燈,這組燈真是一絕呀!劉姥姥身穿鄉下手工織的粗布衣,帶著她那小孫子,正在觀看大觀園里的美景。那種目不暇接的樣子實在可笑!旁邊的小亭子里坐著三位如花似玉的美女,頭戴鳳冠,身穿錦裙,懷抱琵琶,彈奏著優美的樂曲。旁邊的樹上開著嬌艷無比的花朵。

還有那“八仙過海燈”鐵拐李、何仙姑、呂洞賓……“啊!媽媽,快看那邊!”我一把抓起了媽媽的手,擠進了人群簇擁的一組花燈前面,只見一位高貴、美麗的公主坐在寶座上,下面是一只大白象,馱著這位公主。兩邊各有一只開屏的孔雀,它那大尾巴上的花紋形象逼真,惟妙惟肖。那美麗的公主還不時地看看這邊,瞧瞧那邊。像自我陶醉似的。

我覺得接下來的這組燈是我們的驕傲,“神州七號燈”。飛船上的三位宇航員:翟志剛、景海鵬、劉伯明,他們身穿宇航服,威風凜凜。媽媽對我說:“他們真是當今科技的先行者呀!”

還有一組燈是“牛郎織女燈”,牛郎挑著他們的一對兒女,他倆在喜鵲搭成的橋上,互相傾訴著惜別之情。多麼逼真,多麼感人的畫面啊!

4. 元宵節賞燈詩句

1、“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2、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云“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游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

3、唐代詩人張悅也曾用詩贊道牶“花萼樓門雨露新,長安城市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把元宵節賞燈的情景描述得淋漓盡致。

4、李商隱則用“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的詩句,描繪了當時觀燈規模之宏大。

5、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這里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著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

6、宋代蘇東坡有詩云牶“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

7、范成大也有詩寫道“吳臺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

8、大詞人辛棄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花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9、清代阮元有羊城燈市詩云:“海螯云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余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

10、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致。

11、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12、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