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優美句子以及頁碼

解夢佬 0

1. 儒林外史中的優美句子和對句子的體會

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后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里面優美的句子著實不多,不過在第一回描寫王冕的內容中有這樣一段:

一陣大雨過了,那黑云邊上鑲著白云,漸漸散去,透出一派日光來,照耀得滿湖通紅。湖邊上山,青一塊,紫一塊,綠一塊。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番的,尤其綠得可愛。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這是王冕學畫前看到的美景,這樣的美景一般人看了都會覺得很迷人,忍不住要把美景畫下來,更何況是王冕這樣的愛花之人呢?充分體現了王冕對作畫的喜愛。

2. 10句儒林外史精彩句子

【儒林外史】第三回 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捷報

話說周進在省城要看貢院,金有余見他真切,只得用幾個小錢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號,就撞死在地下。眾人都慌了,只道一時中了邪。行主人道:"想是這貢院里久沒有人到,陰氣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金有余道:"賢東!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開水灌他一灌。"行主人應諾,取了水來,三四個客人一齊扶著,灌了下去。喉嚨里咯咯的響了一聲,吐出一口稠涎來。眾人道:"好了。"扶著立了起來。周進看看號板,又是一頭撞了去;這回不死了,放聲大哭起來。眾人勸也勸不住。金有余道:"你看,這不是瘋了麼?好好到貢院來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為甚麼號淘痛哭?"周進也不聽見,只管伏著號板,哭個不住;一號哭過,又哭到二號、三號,滿地打滾,哭了又哭,滾的眾人心里都凄慘起來。金有余見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來,哭了一陣,又是一陣,直哭到口里吐出鮮血來。眾人七手八腳,將他扛抬了出來,在貢院前一個茶棚子里坐下,勸他吃了一碗茶;猶自索鼻涕,彈眼淚,傷心不止。

內中一個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為甚到了這里這等大哭起來?"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這舍舅,本來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讀了幾十年的書,秀才也不曾做得一個,今日看見貢院,就不覺傷心起來。"只因這一句話道著周進的真心事,于是不顧眾人,又放聲大哭起來。又一個客人道:"論這事,只該怪我們金老客;周相父既是斯文人,為甚麼帶他出來做這樣的事?"金有余道:"也只為赤貧之士,又無館做,沒奈何上了這一條路。"又一個客人道:"看令舅這個光景,畢竟胸中才學是好的;因沒有人識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余道:"他才學是有的,怎奈時運不濟!"

3. 《儒林外史》精彩句子

1、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

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吳敬梓《儒林外史》 譯文:有些人做了官之后不想做了,辭官回家了,而有些沒有當官想當官的人日夜兼程的去考試,為了就是做個官。

2、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吳敬梓《儒林外史》 譯文:痛飲三杯濁酒沉沉醉去,管它落花無蹤,流水無邊去。 3、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吳敬梓《儒林外史》 譯文:無數朝代的興亡有如朝暮更迭,江風吹到了前朝的樹(寓指前朝繁華散盡)。 4、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莫欺少年窮!——吳敬梓《儒林外史》 譯文:少年窮一時,且不要瞧不起年輕人。 5、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吳敬梓《儒林外史》 譯文:人生處處都有許多不同的境遇,將相神仙也是由凡人來做的。

4. 儒林外史的好句子100個

一莖燈草

吳敬梓

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諸親六戚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似的過來陪郎中弄藥。到中秋以后,醫生都不下藥了。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里叫了上來。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似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睛睜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奶奶抱著孫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眼前,故此記念。"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上前道:"爺,別人都說的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合家大口號哭起來,準備下殮,將靈柩停在第三層中堂內。

5. 儒林外史的好句子100個

一莖燈草吳敬梓 自此,嚴監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頭。

諸bai親六戚都來問候。五個侄子穿梭似的過來陪郎中弄藥。

到中秋以后,醫生都不下藥了。把管莊的家人都從鄉里叫了上來。

病重得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了一屋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

嚴監生喉嚨里痰du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似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zhi來,伸出兩個指頭。大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

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睛睜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dao奶奶抱著孫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眼前,故此記念。

"他聽了這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專指著不動。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走上前道:"爺,別人都說的不相干,只有我曉得你的意思!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

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屬,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合家大口號哭起來,準備下殮,將靈柩停在第三層中堂內。

6. 儒林外史里的小故事有哪些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

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馮沅君、陸侃如合著的《中國文學史簡編》認為“大醇小疵”。

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干,可是有一個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樣的思想內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

加上它那準確、生動、洗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時,由于時代的局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實,卻把理想寄托在“品學兼優”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儒林和社會的真正出路,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

內容介紹 元朝末年,諸暨縣的一個村子里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祿。

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咨議參軍”的職務,他也不接受,心甘情愿的逃往會稽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明朝立國,推行八股取士制度,王冕不禁感嘆:這種以八股文形式取士的制度不僅不會為國家選到真正的人才而且將來的讀書人恐怕也只有這一條榮身之路了,他們因此會把學問、道德、做官、退隱的準則都看得輕了。

這是一代文人碰上了厄運!王冕是反對八股取士、自甘清貧的隱士,然而在當時的社會里,像王冕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在王冕死后百年的明朝成化年間,文人們所走的是一條醉心于科舉功名的歧路。

明憲宗成化末年,山東兗州府汶上縣有一位教書先生,名叫周進,他為了能夠出人頭地,榮耀鄉里,屢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60多歲了,卻連秀才也未考上。 一天,他與姐夫來到省城,走進了貢院。

他觸景生情,悲痛不已,一頭撞在了號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滿地打滾,哭得口中鮮血直流。幾個商人見他很是堪憐,于是湊了二百兩銀子替他捐了個監生。

他馬上就向眾人磕頭,說:“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 不久,周進憑著監生的資格竟考中了舉人。頃刻之間,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做朋友,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爺”的“長生牌”。

過了幾年,他又中了進士,升為御史,被指派為廣東學道。在廣州,周進發現了范進。

為了照顧這個54歲的老童生,他把范進的卷子反復看了三遍,終于發現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間最好的文章,于是將范進取為秀才。過后不久,范進又去應考,中了舉人。

當時,范進因為和周進當初相似的境遇,在家里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西喚東,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當范進一家正在為揭不開鍋,等著賣雞換米而發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知道喜訊后,他高興得發了瘋。

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戶給了他一耳光,才打醒了他,治好了這場瘋病。轉眼功夫,范進時來運轉,不僅有了錢、米、房子,而且奴仆、丫環也有了。

范進母親見此歡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氣,竟一命歸了西天。胡屠戶也一反常態,到處說他早就知道他的女婿是文曲星下凡,不會與常人一樣的,對范進更是畢恭畢敬。

后來,范進入京拜見周進,由周進薦引而中了進士,被任為山東學道。范進雖然憑著八股文發達了,但他所熟知的不過是四書五經。

當別人提起北宋文豪蘇軾的時候,他卻以為是明朝的秀才,鬧出了天大的笑話。 科舉制度不僅培養了一批庸才,同時也豢養了一批含官污吏。

進士王惠被任命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詢問當地的治安,不是詢問黎民生計,不是詢問案件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了解當地有什麼特產,各種案件中有什麼地方可以通融;接著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統傳齊,問明了各項差事的余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

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戰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員”。 高要縣知縣湯奉,為了表示自己為政清廉,對朝廷各項法令嚴加執行。

朝廷有禁殺耕牛的禁令,湯奉不問因由,竟然將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師父活活枷死,鬧得群眾義憤填膺,鳴鑼罷市。事發后。

按察司不僅沒有處罰湯奉,反而將受害的回民問成“奸發挾制官府,依律枷責”之罪。如此“清廉”的知縣,一年下來居然也搜刮了八千兩銀子。

官吏們貪贓枉法,而在八股科舉之下,土豪劣紳也恣意橫行。舉人出身的張靜齋,是南海一霸。

他勾通官府,巧取豪奪。為了霸占寺廟的田產,他唆使七八個流氓,誣陷和尚與婦女通奸,讓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

高要縣的監生嚴致和是一個把錢財看作是一切的財主,家財萬貫。他病得飲食不進,臥床不起,奄奄一息,還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發管莊的仆人下鄉,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他吝嗇成性,家中米爛糧倉,牛馬成行,可在平時豬肉也舍不得買一斤,臨死時還因為燈盞。

7. 儒林外史摘抄好段落

1、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

濁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長談。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

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蠟。自古及今,那一個是看得破的?(這是第一回中的)2、那日,正是黃梅時候,天氣煩躁。

王冕放牛倦了,在綠草地上坐著。須臾,濃云密布,一陣大雨過了。

那黑云邊上,鑲著白云,漸漸散去,透出一派日光來,照耀得滿湖通紅。湖邊山上,青一塊,紫一塊。

樹枝上都像水洗過一番的,尤其綠得可愛。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我喜歡這里面寫景的句子,很質樸,卻具有十分強的意象!讓人讀起來就感覺身臨其境,句子簡潔卻生動形象!這也是第一回中的!)3、馬二先生上船一直來到斷河頭,問文瀚樓的書坊,乃是文海樓一家,到那里去住。住了幾日,沒有甚麼文章選,腰里帶了幾個錢,要到西湖上走走。

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個真山真水的景致。且不說那靈隱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這出了錢塘門,過圣因寺,上了蘇堤,中間是金沙港,轉過去就望見雷峰塔,到了凈慈寺,有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一處是金粉樓臺,一處是竹籬茅舍,一處是桃柳爭妍,一處是桑麻遍野。

那些賣酒的青簾高揚,賣茶的紅炭滿爐,士女游人,絡繹不絕,真不數“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營弦樓”。

(這是第十四回中的內容,因為句子太多不方便摘抄所以主要寫寫自己的體會,這一回中馬二上游西湖這段的描寫甚為有趣,這也是在整本書中極少的游記,其細膩別致,與別的游記又有所不同,看的興趣盎然,仿佛在與馬二同游一般,置身其中。)

4、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出處: 《儒林外史》5、話說周進在省城要看貢院,金有余見他真切,只得用幾個小錢同他去看。

不想才到'天'字號,就撞死在地下。眾人都慌了,只道一時中了邪。

行主人道:"想是這貢院里久沒有人到,陰氣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邪。

"金有余道:"賢東!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開水灌他一灌。"行主人應諾,取了水來,三四個客人一齊扶著,灌了下去。

喉嚨里咯咯的響了一聲,吐出一口稠涎來。眾人道:"好了。

"扶著立了起來。周進看看號板,又是一頭撞了去;這回不死了,放聲大哭起來。

眾人勸也勸不住。金有余道:"你看,這不是瘋了麼?好好到貢院來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為甚麼號淘痛哭?"周進也不聽見,只管伏著號板,哭個不住;一號哭過,又哭到二號、三號,滿地打滾,哭了又哭,滾的眾人心里都凄慘起來。

金有余見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來,哭了一陣,又是一陣,直哭到口里吐出鮮血來。

眾人七手八腳,將他扛抬了出來,在貢院前一個茶棚子里坐下,勸他吃了一碗茶;猶自索鼻涕,彈眼淚,傷心不止。6、內中一個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為甚到了這里這等大哭起來?"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這舍舅,本來原不是生意人。

因他苦讀了幾十年的書,秀才也不曾做得一個,今日看見貢院,就不覺傷心起來。"只因這一句話道著周進的真心事,于是不顧眾人,又放聲大哭起來。

又一個客人道:"論這事,只該怪我們金老客;周相父既是斯文人,為甚麼帶他出來做這樣的事?"金有余道:"也只為赤貧之士,又無館做,沒奈何上了這一條路。"又一個客人道:"看令舅這個光景,畢竟胸中才學是好的。

8. 儒林外史的片段摘抄

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

創業難, 守成難, 知難不難

似蝴蝶在花叢飛舞,在萬叢中尋找芬芳,美麗的花朵。我在這個假期,尋找著適合的書籍來閱讀,而我閱讀了這本《儒林外史》。作家吳敬梓向我們概述了一篇諷刺意義的小說,諷刺了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當時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刻畫了一個個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不愧被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的開頭,卻是整個文章的中心。當我初讀此書時,第一句看到的便是這句話,當時我卻百思不得其解,并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也不知道《儒林外史》故事與這句話有什麼關系,于是沒有去在意,而看到后面,為了財富,為了金錢,讀書人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發垂髫考到白發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梁灝,花白胡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外史》的這些人為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當時那腐朽的封建科舉的害人的制度,迫使著讀書人們為享有巨大特權而誘使他們一心去追求名利。是啊,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它,等得到之后,又味同嚼蠟。自古及今,哪一個能看破?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為家境貧寒而為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群書,更自學成為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為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為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