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圣人的句子
圣人若天然,無私覆,若地然,無私載也〈管子〉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唐·孟郊)
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
圣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宋·朱熹)
圣人之于善也,無小而不舉;其于過也,無微而不改----〈淮南子〉
圣人為天下興利也。 西漢哲學家 董仲舒
圣人之言,因時而變。明末清初思想家,政論家 唐甄
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 春秋時期政治家,史稱管子 管仲
2. 惠字開頭的優美詩句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詩經
終風且霾,惠然肯來,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詩經
況值禁垣師帥,惠政流入歡謠。張先陰成外江畔,老向惠陵東。 李商隱
寄君青蘭花,惠好庶不絕。李白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王安石
似得廬山路,真隨惠遠游。 杜甫
惠深范叔綈袍贈,榮過蘇秦佩印歸。 白居易雖無惠養德,亦免彈射虐。 陸游
初冠惠文讀城旦,晚入奉常陪劍履。 蘇軾
松荒三徑思元亮,草合平池憶惠連。 蘇軾
3. 摘抄《中庸》優美句子(不少于100句)
1.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白話解:上天所賦予人的本質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著本性以做人處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來修正過與不及的差別現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這稱之為教化。這個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夠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就不是正道了。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現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白話解:君子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謹慎。在沒有人聽到的地方,更是恐懼害怕。最隱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發現的處所,最微細的事物,也是最容易顯露的,因此君子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要特別謹慎。
3.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白話解:喜怒哀樂的情感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心是平靜無所偏倚的,稱之為『中』;如果感情之發生都能合乎節度,沒有過與不及則稱之為和。『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夠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達到圓滿的境界,那麼天地萬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白話解:孔子說:「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為都違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為君子能隨時守住中道,無過與不及;小人之所以違反中道,是因為小人不明此理,無所顧忌無所不為。」
5.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白話解:孔子說;「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歡征詢別人的意見,就算是淺近的話,也歡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別人的錯誤和不好的意見隱藏起來,同時又表揚別人正確的好意見,最后再將眾人的意見,所有過與不及之處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這就是舜之所以為天下百姓擁戴,與津津樂道的緣故吧!」
6.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
◎白話解:子路問孔子怎樣叫做『強』?孔子說:「你所問的是南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