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榮國府、廣惠寺華塔、隆興寺景區、臨濟寺、開元寺鐘樓、正定府文廟、凌霄塔等。正定縣的文物古跡眾多,2010年現存隋唐以來建筑38處,其中國保10處、省保5處、縣保24處,館藏文物7672件,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264件,國保級文物在全國縣級行政區中位居第二。
正定縣位于河北省西南部,華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并稱“北方三雄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也是百歲帝王趙佗、常勝將軍趙云故里,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定片區所在地。
正定縣地處太行山東麓,山前沖洪積扇的中上部,為山前傾斜平原。總的趨勢是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高度在105米(陳家疃一帶)至65米(蟠桃一帶)之間,自然坡度千分之1.3。正定縣城海拔高度為70.0米。
正定位于北溫帶半干旱,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大陸季風氣候明顯,春秋短,冬夏長,四季分明。
滹沱河是流經正定縣的最大河流,位于縣城南部,距南城門不足1千米,入西北--出東南流向,境內長34.6千米,河床寬3-5千米,安全泄洪流量3600立方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