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篇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章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為我們進一步破解“三農”問題指明了方向、規劃了途徑。
近年來,我們xx區充分發揮踞城圍城的區位優勢,突出郊區地域特色,統籌城鄉發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協調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為扎實推進全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借鑒。我們的作法和體會是: 一、提高認識,準確定位,確立建設郊區新農村的總體思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黨適應時代發展和現實要求,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就其本質意義來講,不失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舉措、深化農村改革的新探索、破解“三農”問題的新途徑。
就xx區來講,近年來,我們根據“優勢在城、潛力在農,出路在工、關鍵在人”的基本區情判斷,提出并實施了“抓三促二帶一”戰略,著力建設“三產大區、工業強區、城郊型特色農業區”。尤其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基礎設施和農田水利建設,調整農村經濟和農業結構,發展教育科技衛生等社會事業,取得不少成績。
但是,從整體上看,全區城鄉差別、工農業差別、農民與市民差別仍然較大,主要表現在,農民增收趨緩,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整體落后,農民整體素質偏低,一些村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改革相對滯后,特別是免除農業稅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對進一步推進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綜合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所有“三農”問題,在我區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這些情況表明,鞏固農村本文來自 改革、發展、穩定成果,進一步推進農村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政權建設,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行五個統籌,推進農村全面協調持續發展;進一步深化改革,破除障礙,調整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解放、保護和發展農村生產力,調動農民積極性;進一步跳出“三農”抓“三農”,以“非農”的辦法解決農的問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實現農業現代化。總之,需要我們大力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用大戰略指導農村大建設,破解“三農”大難題,贏得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和諧。
為此,區委、區政府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定位到建設郊區新農村上。總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是:以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以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為主要目標,結合區情實際,堅持完善既定戰略,堅持規劃先行、逐步實施,以城帶鄉、以工促農,著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進而實現現代化;著力推進農村 二、三產業建設,優化經濟結構;著力推進村鎮建設,加速融入中心城市;著力推進社會文化事業,實現協調發展;著力以人為本,提高農民素質。
通過不懈努力,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加速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郊區新農村.抓住關鍵,突出特色,落實建設郊區新農村的各項任務 三、加強領導,采取措施,確保郊區新農村建設取得實效 1、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 郊區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系統的工作,必須健全組織領導體系,建立持久高效的工作機制。
為此,xx專門成立了負責新農村建設的組織機構,統一指導協調全區新農村建設工作,在基層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工作規劃和實施細則,具體組織實施新農村建設工作,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有效機制。加強中心鎮、重點鎮的領導力量,優先滿足其人才需要,配齊配強領導班子,定期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村任職或掛職鍛煉,倡導鄉鎮干部到村擔任領導職務,加強對農村建設的指導幫助。
2、積極招商引資,加強項目建設。 堅持以項目建設統攬經濟工作全局。
依靠項目撐起郊區新農村。堅持創優環境,教育引導農民群眾,樹立“你投資、我支持”的市場意識和誠信守法的公民意識,自覺創造、維護和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堅持開放搞活,主動走出去,加大外引內聯力度,爭取各類項目,特別要注重爭取農村基礎設施、社會公益文化事業、“六小”工程類的各級政策性項目,巧借外力,加速發展。 3、堅持典型引路,積極探索實踐。
建設郊區新農村是一個新的重大課題,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鑒,必須結合實際,勇于探索和實踐,實施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典型培育上,重點培育一批具有較高標準和較強示范作用的農業、農村、農戶典型,要按照既定安排,繼續培育十大農業法人、十大文明新村、十大產業大戶,整合項目、集中扶持,搞好服務、提升檔次,增強其示范帶動能力。
在典型推廣上,建立激勵機制,對先進典型進行大張旗鼓地表彰宣傳,使先進典型真正起到示范帶動和鼓舞士氣的作用,帶動郊區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全面開展。 4、營造濃厚氛圍,形成強大合力。
建設郊區新農村,必須發揮城區優勢,實行城鄉聯姻、城鄉共建,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和干部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發揮各級黨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的作用,調動人民團體、社會團體、行業組織的力量,組織區直部。
2. 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分類:流光溢彩一談起農村,讓人自然想起碧綠的田野、清新的空氣、清澈的河流,那美妙動聽的鳥語,那炊煙裊裊的暮靄,有如一幅幅美麗的丹青。我對農村充滿了憧憬。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多姿多彩的。她有著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田野,一條條清澈見底的小河,一條條筆直的水泥大路,一排排整齊的別墅……
春天到了,田野里最迷人的油菜花,狹長的油菜田宛如一條條金色的腰帶,把一塊塊田野分成了幾分,油菜的金黃與麥苗的翠綠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案,而田垅邊間隙長滿的不知名的五顏六色的小花,加上農民在房前屋后長的一小塊一小塊的菜地,有如絕妙的畫家隨手在油畫上添上的得意的點綴。這時冬眠的小動物們也都蘇醒了,蜜蜂、蝴蝶不斷地飛來飛去,到處可以看見她們忙碌的身影,聽到她們美妙的歌聲,到處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秋天來了,田野里到處是豐收的景象。一片片稻谷金燦燦的,微風一吹過,她們就向行人點頭問好。果園里的水果都爭先恐后地長熟了,這邊樹上結滿了火紅火紅的柿子,那邊樹上掛滿了黃燦燦的梨;這邊是石榴張開了晶瑩的牙齒笑了,那邊是蘋果彎下了豐滿的身軀。遠處,葡萄架上垂下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一走進農村,一幢幢統一規劃的紅色別墅立即映入眼簾。別墅的旁邊有一條條小河,河水清澈見底,河底鋪滿了紅的、白的、褐色的等五顏六色的鵝卵石,隱約可見一條條小魚兒在水里歡暢地游著,水面上有兩只白鵝在歡快地嬉戲……偶爾可見農民伯伯和小朋友們在河邊垂釣。走進農民家里,那是一個個現代化的家庭,手機、空調、電視、電腦、電話、冰箱、摩托車,城里人有的應有盡有,農民伯伯們不僅可以從廣播里收聽科普知識講座,還能從互聯網上查找最新農業科普資料和農產品銷售信息,根據外面的需求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農產品生產品種和數量。村里新建了不少的娛樂場所,每當農民們清閑時,便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地到那里尋找自己喜愛的娛樂活動,年輕的跳舞、溜冰、打球,年長的看電影、聽戲、喝茶聊天,每個人走起路來都精神抖擻的,大家開心極了。
這就是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3. 家鄉的描寫家鄉的優美句子
1、啊!家鄉呀,你是多麼美麗呀!你這汩汩的河流,丁冬丁冬的多好聽呀!你這飛流的瀑布,打在巖石上,飛出的浪花多美麗呀!你這清涼的山泉,像捧出一面鏡子似的,好像在給我梳妝呢!你這圓圓的白云,把原來藍藍的天空,變得更加的湛藍了! 2、啊,故鄉!讀萬卷書怎麼也讀不完你的美麗,行萬里路怎麼也走不完對你的暢想。你的美麗和善良早已打入我的行囊,相伴我四海為家。 3、出門在外,免不了有一種淡淡的思鄉這情,這情到底是什麼樣的,我也說不清。說到女孩子戀家吧,這我并不反對;那男孩呢,看來不應該有思鄉之情吧,這也許是對的,就像我一樣,常年在外,一年只回家一次,而且只在中國人傳統的節日'''春節才回家一次。大學畢業以后,為了工作我東奔西走,早就習慣了那種漂泊的日子,也許是那種四海為家,浪跡江湖的感覺了。 4、初夏的夕陽灑在河面上,那夕陽的余輝隨著微波來回蕩漾。幾艘漁船在河上游蕩,另有幾艘在岸邊休息,就這樣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 5、家鄉的一切,都倒映在我的腦海中,它包含我童年的美好回憶,它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家鄉,你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讓我不能將視線收回。你讓我把所有的童年趣事都保存的完好無損,你是愛我、愛家鄉的一切人們,我們會用自己的能力,回報給你的。 6、堅強的鄉村經得起隆冬的考驗。美麗的雪花飄然而下,為幽深的山村披上一件圣潔的外衣。幾場雪之后,溫暖的春天已不遙遠…… 7、景隨路轉,我們走到了一條小溪旁,溪水打在石頭上,奏出了一首動聽的樂曲。最讓人吃驚的是溪邊路旁的那一望無際的野菊花,一叢叢,一簇簇,挨挨擠擠,仰著黃色的小臉,向著春風點頭,向著天空微笑。一群群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分享著這場花的盛宴。我和表弟表妹情不自禁地停下來撲蝴蝶,蝴蝶沒捉到,卻隨著蝴蝶的舞姿追了很遠。 8、每年回到家鄉,我都喜歡到野外也看看。走在熟悉的田間小路上,看到那綠綠的紅花草,黃黃的油菜花,聞到那久違的泥土的芬芳,感到又回到了兒時的我。地還是那塊地,人還是那個人,也許多年的不在一起,各自的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感到說的話好像不在一個層次里。雖然如此,但每次回到家鄉,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總能看到一些不同的變化,或許就是喊了好久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帶來的點綴吧。其實,我所看的的,還是太慢了,這也許是我不愿呆在家里太久的原因吧,我回家一般不超過一個星期。
4. 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變化的文章,急
我家在周至縣,近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拿我家來說吧。
以前,我們家沒有電腦。爸爸是個工程師。以前,爸爸畫圖都要用手畫,畫的時候要用尺子,畫錯了不得用橡皮擦,不小心會把繪圖紙擦爛,畫圖慢,還得不停地削鉛筆。畫出的線條不優美。畫一張圖紙要用一兩天時間。還要描圖、曬圖最后才能形成工程圖紙。總共需要三天。現在,我家買了電腦。他可以用電腦畫圖了,不用描圖;只要用一小小的鼠標點來點去,就可以代替人工所做的一切。一張工程圖畫好只要一下的時間。畫完了直接一打印,又清晰又美觀。
有了電腦。我總在電腦上幫媽媽打文章。我自己還用文件夾,存了動畫片、日記、作文等。我還用它看文學名著。我還用它學英語、裝軟件,打游戲……媽媽就用它制卷子、打詞語。電腦給我家帶來了許多方便。
今年夏天,我們家還添了電冰箱。以前,夏天的東西經常會壞,壞了就扔了,多可惜。現在電冰箱可以冷藏食品,食品放在冰箱里不會壞。它可以給我制作冰塊。我補課回來,我就冷凍一個冰塊讓我解渴。冰箱給我家帶來了方便。
去年,我們家還買了空調。以前,在冬天沒有空調,起床穿衣服,我總藏在被窩里。現在有了空調,起來穿衣服就不會感冒了。在夏天沒有空調時,能把人熱得發悶,不想活動。現在,在夏天有了空調,無論在什麼時候,只要一開空調,調成冷風,會覺的非常涼爽,像置身于涼爽的森林一樣。
最近,我們縣上出現了互聯網,大部分家里人的電腦都上了Inter網。以前,沒有互聯網,想投稿或有事只要發一個E-mail,就可以把作文投上去,把信寄了出去。互聯網也給我們帶來了方便。
啊!我們家鄉變化真大呀!
5. 幫忙找找關于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文章
當年,我們以無比熱切的心情選擇了人民公社。
今天,我們又勇敢地把那超越真理的一步退了回來。因為除了真理,我們別無選擇。
樸素的語言,述說的是一個歷史的結論:只要我們選擇真理,真理的陽光就一定會無私地照亮我們生活的田園。 1981年,全國有800萬農戶蓋起新房,建筑面積達6億平方米。
1984年,我國糧食總產量超過4億噸,人均占有糧食400公斤。長生茅屋的田野,長出了林立的樓群;靠母雞下蛋換回油鹽的雙手,也扛回了一件件洋里洋氣的東西。
變化,仿佛在一夜之間!面對這瞬間的變化,昔日那布滿菜色的臉,而今怎能不容光煥發?昔日那干涸的心,而今又怎能不春潮激蕩,涌起對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 改革5年,實現溫飽。這在今天聽起來是如此尋常。
但只要我們把它放在人類命運的歷史天平上,我們就會感到它那海一樣的豐富和山一樣的重量! ——讓我們的思緒上溯歲月之河。周口店的石斧告訴你:自從土地上生存著人類,饑餓就幾乎像影子一樣伴隨著歲月跋涉的腳步。
——讓我們用雙手去翻開尚未塵封的歷史冊頁。飽經滄桑的長者會告訴你:當年,司徒雷登斷定,沒有哪一個中國政府能夠填飽這個饑餓民族的肚子,這個預言曾經用濃墨記載在美國政府的白皮書上。
——讓我們再把目光投向此時此刻的另一世界。聯合國的報告還會告訴你:糧食短缺的陰影籠罩著全球5億人口,每天有55000多人因營養不良而死亡…… “但求溫飽,這是幾千年來人類用血與淚寫下的夙愿”。
“但求溫飽”,這也是幾千年來農民用火與劍追求的目標。但幾千年的追求,卻仿佛是一個破碎的夢。
而今天,經過一場大改革的風雨,這場夢終于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實現了! 這是一次神話般的跨越!這是一次歷史性的突破!世界為之驚嘆!共和國為之激動!多少農民又為之流下了歡喜欲狂的熱淚!中國有用節日表達心愿的傳統。而這一年的春節,又似乎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
——河南宜陽一位中年婦女,拿著一個紅紙包,步行50多里,找到縣委,說要給黨拜個豐收年。 ——預東黃泛區的一位老農,用老繭重疊的手點上香案,眼噙熱淚,遙望北京,真誠地祝愿:“共產黨,萬年長。”
——川西高原的農家擺上豐收喜酒。托人捎信,要和小平好好喝上一壺。
8億農民最虔誠的祝愿,最憨厚的情意,最淳樸的希望,都一起凝聚在這古老的禮儀上。 馬克思曾經指出,商品經濟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動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必然結果,是在一個廣闊的社會舞臺上,把發展農村商品經濟的帷幕拉開了。一幕又一幕充滿勃勃生機的商品生產的活劇,就從這里導演出來。
商品經濟把農民推向市場,市場又不斷刺激著農民增加商品數量的欲望和投入商品生產的熱情。一大批散發著泥土氣息的“專業戶”,如雨后春筍,頂開板結的土地“咔咔”拔節。
商品經濟促進農業內部的結構調整,要求生產的專業化,也要求生產的社會化。而它們一旦被改革催生出來,就隨即踩著改革的腳印,步入每一處山寨,跨進每一家門檻,改變著人,改變著村莊,也改革著那個延續得很久很久的“男耕女織”的時代。
綻開花蕾的農村商品經濟之樹,呼喚著科學技術——那個催動春華向秋實轉化的使者!一項改革政策,就像一陣春風,催的是一朵又一朵時代的花蕾。耕耘在五色土上的數百萬科技人員,也就像蜜蜂傳授花粉那樣,把致富的希望播撒在時代的沃土上。
綠色田野的希望,在科學技術的投入上。這是一個事實,農民承認了;這也是一個真理,農民接受了。
農民耕作觀念的變化,預示著小農經濟在中國的消失,現代農業在中國的崛起。 6年來,國家已組織20萬科技大軍對664個縣進行科技扶貧。
90%以上的貧困農民已經解決溫飽問題。農業經濟的商品化趨勢,孕育著農業發展的科技化趨勢。
雖然,科技的投入起步較晚,但只要把潛力挖掘出來,在本世紀末農業產量再實現一個翻番是大有希望的。 毫無疑問,科技的投入越多,勞力的投入必然越少。
這一“多”一“少”,將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迫使農民同土地的關系發生歷史性的深刻變化。土地是農民的生存空間。
改革把農民與土地緊緊扭在一起,似乎相對縮小了他們的生存空間。但改革的不斷深化,又使更多的農民走出土地,無限擴大了他們的生存空間。
這就是歷史前進的辯證法。更多的農民走出土地,無疑是社會的一大進步,因為國家的工業化需要農村提供剩余勞動力。
但對一個農業人口占絕對多數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工業化的道路,決不能以犧牲農村去換取城市繁榮,重走資本主義國家已經走過的那條帶來社會振蕩的歷史老路。怎麼辦?農村的改革又面臨一次新的抉擇。
1984年,黨中央作出了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依托農村發展鄉鎮企業的戰略性決策。離土不離鄉——中央的決策是深諳中國國情的。
結果,猶如春筍拔節,仿佛在一夜之間,鄉鎮企業的幼芽拱出溫潤的五色土地。毫無疑問,農村的改革和建設還有許多事情要做。
要遵循黨的十四大精神,努力開發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堅持依靠科技和教育興農;逐步壯大集體經濟實力。而要這樣,關鍵的一環是要深化農村改革。
把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
6. 作文《我們的社會新農村》
喜看農村新變化
響水縣實驗小學四(2)班李雪
我的老家在農村,因而對農村的關注自然比別人多一點嘍!隨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農村的面貌與以前也大不相同啦!以前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土路也換上了美麗典雅的新衣服—水泥。雖然,工廠排放的廢煙、廢水還是經常見到,但是還好,土地已經找回了它的好伙伴—樹木、小草,滿眼的綠色讓我嘆位觀止。可奶奶說:“這只是農村新面貌的一部分,還要帶我深入參觀呢!”是啊,美麗風光還在前邊。
奶奶把我帶到家里,我驚喜不已,原來的一排排小瓦房搖身一變,一幢幢二層小樓整齊排列,還統一涂成金色,好看極了!呵,能和城市的樓房相媲美了,我興奮地走進去,哇!冰箱、彩電、吊扇、席夢思,應有盡有,我不禁問道:這些樓房什麼時候蓋的,要多少錢呀?“今年統一蓋的,錢也不多,才五萬多,政府扶持一部分。”奶奶樂呵呵的說。“五萬,天啦!真便宜!”
我環顧四周,來到自家的書房,一臺電腦赫然在目。我心里想:農村比城市還好哩!我又打聽了這兒的學校,一點兒不必實效遜色多少!
這趟農村之游讓我對農村刮目相看了,啊,社會主義新農村,我那可愛的故鄉,我越來越喜歡你了,我會邀請我的同學一起來看你的!
7. 社會主義新農村新面貌400字的作文
峰回路轉,斗轉星移,現如今呀!咱新農村的吸引力可大了,這不就連一心做著打工夢的大姐也甘愿拋棄那繁華的大都市,回到了那“沒有發展前途”的老家。
以前的房子都是用一些黃泥做的,一到下大雨,舊房子這兒漏雨,哪兒漏雨,叫人住的提心吊膽。現在的房子用的基本上都是上等的材料,即使下著大雨,它怎麼也不會漏雨,這一點人們可以徹徹底底的放心。以前的彎彎曲曲的水溝土坡,兩只大黃牛走在一起都覺得擠的小路,現在變得可平整、可寬闊了,四輛小轎車并排都不會覺得擠。
這次我和大姐一起回到了家鄉。來到家鄉,“啊!真美!難道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疑惑不解的地問大姐。我揉了揉眼睛,沒有呀?本來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嶇不平的小路,現在已變成一條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兩旁種滿了花草樹木。蜜蜂在跳舞,知了當伴奏,蝴蝶在跳舞,花兒當伴舞,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我和大姐來到二嬸家,二嬸家完全變了,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墻壁粉刷得雪亮雪亮的,家具也是嶄新的,刻著龍鳳圖案。吃過午飯,我悠閑地散步,看見遠處那些農民不再用老黃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樣的拖拉機犁地,犁地時發出的聲音如同贊揚家鄉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