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林黛玉心情的句子

解夢佬 0

1. 求紅樓夢中關于林黛玉傷感的句子

林黛玉詩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抉,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黛玉(瀟湘妃子) 詠菊 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 黛玉(瀟湘妃子) 問菊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俗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黛玉(瀟湘妃子) 菊夢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林黛玉 世外仙源匾額 名園筑何處,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黛玉代題 杏簾在望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黛玉 題寶玉續莊子文后 無端弄筆是何人? 作踐南華<<莊子因>>. 不悔自己無見識, 卻將丑語怪他人! 黛玉哭花陰 花魂默默無情緒, 鳥夢癡癡何處驚. 哭花陰詩 顰兒才貌世應希, 獨抱幽芳出繡閨, 嗚咽一聲猶未了, 落花滿地鳥驚飛. 林黛玉 題帕三絕 其一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 尺幅鮫あ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其二 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其三 彩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琴曲四章-------------林黛玉 風蕭蕭兮秋氣深, 美人千里兮獨沉吟. 望故鄉兮何處, 倚欄桿兮涕沾襟. 山迢迢兮水長, 照軒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銀河渺茫, 羅衫怯怯兮風露涼. 子之遭兮不自由, 予之遇兮多煩憂. 之子與我兮心焉相投, 思古人兮俾無尤. 人生斯世兮如輕塵, 天上人間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輟, 素心如何天上月. 林黛玉葬花辭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樹,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研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依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依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依收葬,未卜依身何日喪? 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依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 林黛玉詩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抉,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2. 黛玉葬花詞能體現黛玉處境和心情的詩句

葬花吟

《葬花吟》

花榭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桃李明年能再發,明歲閨中知是誰?

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殺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語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奏,知是花魂與鳥魂?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語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表現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這首詩并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實的控訴?“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值之所在。

此詩“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等末了數句,書中幾次重復,特意強調,甚至通過寫鸚鵡學吟詩也提到。可知紅顏老死之日,確在春殘花落之時,并非虛詞作比。同時,這里說“他年葬儂知是誰”,前面又說“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飄泊難尋覓”等等,則黛玉亦如晴雯那樣死于十分凄慘寂寞的境況之中可以無疑。那時,并非大家都忙著為寶玉辦喜事,因而無暇顧及,恰恰相反,寶玉、鳳姐都因避禍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論親”、“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日子,詩中“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或含此意。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幾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憐落花而怨及燕子歸去,用意甚難把握貫通。現在,倘作讖語看,就比較明確了。大概春天里寶黛的婚事已基本說定了,即所謂“香巢已壘成”,可是,到了秋天,發生了變故,就象梁間燕子無情地飛去那樣,寶玉被迫離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嘆“花魂鳥魂總難留”,幻想著自己能“脅下生雙翼”也隨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終至于“淚盡證前緣”了。

這樣,“花落人亡兩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說寶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寶玉凡遭所謂“丑禍”,總有別人要隨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釧兒,后有晴雯,終于輪封了黛玉,所以詩中又有“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的雙關語可用來剖白和顯示氣節。“一別秋風又一年”,寶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賈府,但所見怡紅院已“紅瘦綠稀”,瀟湘館更是一片“落葉蕭蕭,寒姻漠漠”的凄涼景象,黛玉的閨房和寶玉的絳蕓軒一樣,只見“蛛絲兒結滿雕梁”,雖然還有寶釵在,而且以后還成其“金玉姻緣”,但這又怎能彌補他“對境悼顰兒”時所產生的巨大精神創痛呢?“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難道不就是這個意思嗎?這些只是從脂評所提及的線索中可以得到印證的一些細節,所述未必都那麼妥當。但此詩與寶黛悲劇情節必定有照應這一點,大概不是主觀臆斷吧;其實,“似讖成真”的詩還不止于此,黛玉的《代別離•秋窗風雨夕》和《桃花行》也有這種性質。前者仿佛不幸地言中了她后來離別寶玉的情景,后者則又象是她對自己“淚盡夭亡”結局的預先寫照。

3. 紅樓夢中描寫林黛玉性格.外形.思想感情.的語句

在通篇《紅樓夢》中,作者對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寫并未花費太多筆墨。然而就是那著墨不多的描寫卻給人留下了極其美麗形象。我們可從開篇的“降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華,復得甘露滋養,遂脫了草木之胎,換得人形”,這些句中體會到“仙草化身”一種超凡脫俗,得天地精華的清秀非凡之美。一切自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俱是,更何況是一株得受天地精華,甘露滋養的“仙草”了!此時作者雖然尚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在讀者心里,早已對這株“仙草修成的女體”心儀已久了。到此作者已經成功塑造了黛玉一種“清秀靈幻”的美麗形象。

黛玉初進賈府,作者也未直接著墨來描寫她的外在美,而是巧借鳳姐的嘴及寶玉的眼來看出林黛玉的美。心直口快的鳳姐一見黛玉即驚嘆:“天下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見了!”這話雖未直接寫出黛玉的美麗,卻給讀者在心里留下了一個“絕美”的形象。我們再從寶玉的眼來看看黛玉的形象:“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寶玉竟稱她為“神仙似的妹妹”。筆至此處,一個活生生的“絕美”黛玉已躍然紙上。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嬌襲一身之病” “病如西子勝三分”的病態的美,就象是個“捧心西子”。

4. 【對《葬花吟》的理解對林黛玉在葬花時的心情理解,以及對其中一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表現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它和《芙蓉女兒誄》一樣,是作者出力摹寫的文字.這首風格上仿效初唐體的歌行,在抒情上淋漓盡致,藝術上是很成功的. 這首詩并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塞不平之氣.“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就寄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豈不是對長期迫害著她的冷酷無情的現實的控訴?“愿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杯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則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這些,才是它的思想價值之所在. 這曾詩的另一價值在于它為我們提供了探索曹雪芹筆下的寶黛悲劇的重要線索.甲戌本有批語說:“余讀《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憾慨,令人身世兩忘,舉筆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日:‘先生身非寶主,何能下筆?”即字字雙圈,批詞通仙,料難遂顰兒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噫唏!阻余者想亦《石頭記》來的,散停筆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批語指出:沒有看過“玉兄之后文”是無從對此詩加批的;批書人“停筆以待”的也正是與此詩有關的“后文”.所謂“后文”毫無疑問的當然是指后半部佚稿沖寫黛玉之死的文字.如果這首詩中僅僅一般地以落花象征紅顏薄命,那也用不著非待后文不可;只有詩中所寫非泛泛之言,而大都與后來黛玉之死情節聲切相關時,才有必要強調指出,在看過后面文字以后,應回頭來再重新加深對此詩的理解.由此可見,《葬花吟》實際上就是林黛玉自作的詩讖.這一點,我們從作者的同時人、極可能是其友人的明義《題紅樓夢》絕句中得到了證明.詩曰: 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如. 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紅絲? “似讖成真”,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寫黛玉之死的情節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 以前,我們還以為明義未必能如脂硯那樣看到小說全書,現在看來,他讀到過后半部部分稿子的可能性極大,或者至少也聽作者交往的圈子里的人比較詳盡地說起過后半部的主要情節.如果我們說,明義絕句中提到后來的事象“聚如春夢散如煙”、“石歸山下無靈氣”之類,還可由推測而知的話;那麼,寫寶王貧窮的“王孫瘦損骨嶙峋”,和寫他因獲罪致使他心中的人為他的不幸憂忿而死的“慚愧當年石季倫”等詩句,是再也無從憑想象而得的. 上面所引之詩中的后兩句也是如此:明義說,他真希望有起死回生的返魂香,能救活黛玉,讓寶、黛兩個有情人成為眷屬,把已斷絕的月下老人所牽的紅絲繩再接續起來.試想,只要“沉痼”能起,“紅絲”也就能續,這與后來續書者想象寶、黛悲劇的原因在于婚姻不自主是多麼的不同!倘若一切都如程偉元、高鶚整理的續書中所寫的那樣,則寶玉已有他屬,試問,起黛玉“沉痼”又有何用?難道“續紅絲”是為了要她做寶二姨娘不成? 此詩“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等末了數句,書中幾次重復,特意強調,甚至通過寫鸚鵡學吟詩也提到.可知紅顏老死之日,確在春殘花落之時,并非虛詞作比.同時,這里說“他年葬儂知是誰”,前面又說“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飄泊難尋覓”等等,則黛玉亦如晴雯那樣死于十分凄慘寂寞的境況之中可以無疑.那時,并非大家都忙著為寶玉辦喜事,因而無暇顧及,恰恰相反,寶玉、鳳姐都因避禍流落在外,那正是“家亡莫論親”、“各自須尋各自門”的日子,詩中“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或含此意.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幾句,原在可解不可解之間,憐落花而怨及燕子歸去,用意甚難把握貫通.現在,倘作讖語看,就比較明確了.大概春天里寶黛的婚事已基本說定了,即所謂“香巢已壘成”,可是,到了秋天,發生了變故,就象梁間燕子無情地飛去那樣,寶玉被迫離家出走了.因而,她悲嘆“花魂鳥魂總難留”,幻想著自己能“脅下生雙翼”也隨之而去.她日夜悲啼,終至于“淚盡證前緣”了. 這樣,“花落人亡兩不知”,若以“花落”比黛玉,“人亡”(流亡也)說寶玉,正是完全切合的.寶玉凡遭所謂“丑禍”,總有別人要隨之而倒霉的.先有金釧兒,后有晴雯,終于輪封了黛玉,所以詩中又有“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的雙關語可用來剖白和顯示氣節.“一別秋風又一年”,寶玉在次年秋天回到賈府,但所見怡紅院已“紅瘦綠稀”(脂評),瀟湘館更是一片“落葉蕭蕭,寒姻漠漠”(脂評)的凄涼景象,黛玉的閨房和寶玉的絳蕓軒一樣,只見“蛛絲兒結滿雕梁”(脂評謂指寶黛住處),雖然還有寶釵在,而且以后還成其“金玉姻緣”,但這又怎能彌補他“對境悼顰兒”時所產生的巨大精神創痛呢?“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難道不就是這個意思嗎?這些只是從脂評所提及的線索中可以得到印證的一些細節,所述未必都那麼妥當.但此詩與寶黛悲劇情節必定有照應這一點,大概不是主觀臆斷吧;其實,“似讖成真”的詩還不止。

5. 關于對林黛玉描述的優美的語句,高考作文用啊

林黛玉是中國文學上最深印人心、最富有藝術力量的女性形象。

人們熟悉她, 甚于熟悉自己的親人。只要一提起她的名字,就仿佛嗅到一股芳香,并立刻在心里 引起琴弦一般地回響。

林黛玉像高懸在藝術天空里的一輪明月,跟隨著每一個《紅 樓夢》的讀者,走過了他們的一生。人們永遠在它的清輝里低徊沉思,升起感情的 旋律。

的確,在我們文學史上(至少在魯迅以前),還沒有一個作家,能夠像曹雪芹 這樣地懂得中國女性的靈魂,并且能夠這樣深刻地發掘她們的美麗、詩情、希望和 痛苦。是的,那一時代,歌唱得最深沉的反抗聲音,曹雪芹是用女性的典型來體現 的。

我們覺得這樣的藝術創造,不僅有著廣闊的現實基礎,同時還有著這樣深長的 意義:從那一時代最柔和、最忍耐、最受歷史限制的人們心中所發出來的抗議之聲 ,是最感人、最耐人尋思的聲音。 在我國文學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少的閃爍著愛情光彩的女性形象。

但無論是待 月西廂的崔鶯鶯,無論是泣血還魂的杜麗娘,無論是焚香拜月的王惠蘭,或者是撲 墳化蝶的祝英臺以及仙山盜草的白素貞等等,一與林黛玉比較起來,就不禁在藝術 上黯然失色而顯得缺乏飽滿的血肉。它們不僅沒有能夠像林黛玉這樣地向我們展示 出一個輪廓分明、概括深廣、有著豐富內在精神面貌的性格;同時,這些形象在思 想內容上顯然也沒有達到林黛玉這樣的高度。

《西廂記》、《牡丹亭》所表現的愛 情,基本上還不是與封建制度、精神道德發生根本沖突的愛情。所謂“她有德言工 貌,小生有溫良恭儉”,“六宮宣有你朝拜,五花誥封你非分外”等等,都是把愛 情建筑在“夫貴妻榮”的思想基礎和生活追求上。

《梁祝》與《白蛇傳》所表現的 愛情,基本上也還是沒有擺脫這樣的規格。如果單純從祝英臺、白素貞在行動上所 表現的來看,她們要比林黛玉顯得更開朗些、猛烈些,但是人物的行動與人物的典 型意義尤其是與作品的思想性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作為一個藝術形象來說,我們還 要看作家通過這個形象概括了多深多廣的歷史社會內容,以及體現了怎樣的思想意 義。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我們覺得祝英臺、白素貞的形象就要比林黛玉單薄得多, 而形象的思想意義也不能不顯得貧乏。

是的,單薄的、缺乏飽滿血肉的形象永遠不能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 即使單純從作品所表現的思想內容來看,以開藥鋪為生、把愛情寄托在小夫小 妻生活方式中的《白蛇傳》,也還是把南極仙翁這樣的正牌神仙,當成了愛情的救 命符,并且最后又以狀元及第的封建陳套來沖淡了愛情的遺恨。

…… 《紅樓夢》所表現的愛情,顯然有著更進一步的社會思想意義了。薛寶釵正是 “德言工貌”式的佳人、“五花誥”的追求者,但賈寶玉正是為此而寧愿去過著冰 冷的寺院生活,永遠懷念著那個“自幼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的林黛玉,對他的人 生主張采取同情或支持態度的林黛玉。

而林黛玉,也正是以這個從封建階級核心里背叛出來的“混世魔王”為她的終 身知己,以這個不以現存的道德為道德、現存的榮譽為榮譽的“禍胎”為自己靈魂 的寄托。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在這個愛情上的生活理想、生活追求,是既不能從曾經引 導他們走向叛逆的《西廂記》、《牡丹亭》里面,也不能從現實生活里面找到現成 的根據,是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明白,叫不出名字來的東西。

這是屬于前進中的歷史上的東西——一種剛剛覺醒的、但還顯得睡意朦朧的社 會意識!這就是為甚麼我們總是在林黛這一典型性格中,感到有一種區別于崔鶯鶯 、杜麗娘等人物形象的地方。或者說,有一種以前的作家所沒有達到的地方。

這不 僅是因為曹雪芹在塑造林黛玉這一典型形象時,更是遵循和發揮了現實主義的創作 傳統,因而在人物性格中有著更深、更廣的藝術概括,有著更多的超過作家自己所 能認識到的形象意義;而且,又是因為:曹雪芹生活在一個畢竟要比王實甫、湯顯 祖等所生活的社會向前發展了的歷史時代里。在這個時代里,正醞釀著新的、具有 空前歷史意義、且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開辟道路的農民大起義。

是的,“時代需要自己的奴仆”。處于封建社會總崩潰前夕的曹雪芹,以一個 天才藝術家的敏感,充當了這一時代的最好見證。

的確,也只有像曹雪芹這樣的天 才、這樣“癡”的天才,才擔負得起那個時代所賦予的藝術使命。他十分精密地反 映了那一階段的歷史面貌、歷史情緒、歷史心理,以及那種幾乎無法看到、抓住, 只能用感覺來認識的時代氣壓。

——令人呼吸窘迫的時代氣壓! 通過林黛玉,曹雪芹對既存制度、道德觀念等等挑起了廣大的懷疑。他帶著一 個沒落貴族的傷感,非常人道地指出:那一社會是如何以它的整個結構,來隱秘地 、巧妙地、“仁慈”地毀滅著人;毀滅著人的智慧、感情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高尚關 系。

一切,都是這樣的昏沉和愚昧,沒有一點人的氣味。幾乎沒有甚麼東西,即使 是活生生的死亡,也不能驚動那樣死尸一樣的僵冷和麻木。

在這里,我們不禁想起:朱麗葉與羅密歐的死亡,曾經使存在于那兩個家族之 間的愚昧仇恨,得到了“凄涼的和解”。當凱普萊脫向蒙太玖說:“啊!蒙太玖大 哥!把你的手給我。

這就是你給我女兒的。

6. 《紅樓夢》中描寫林黛玉的句子,或者她說的話

1.葬花吟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獨把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 鳥自無言花自羞。愿儂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2.秋窗風雨夕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耐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3.桃花行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憐人花也愁,隔簾消息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

霧裹煙封一萬株,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

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 淚眼觀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4.五美吟 西施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西邊上浣紗。虞姬 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明妃 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綠珠 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嬌嬈?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

紅拂 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尸居余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5.題帕三絕眼空蓄淚淚空垂 暗灑閑拋更向誰 尺幅鮫綃勞惠贈 為君那得不傷悲拋珠滾玉只偷潸 鎮日無心鎮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 任他點點與斑斑彩線難收面上珠 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識香痕漬也無 6.詠白海棠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抉,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7.菊花詩詠菊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問菊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菊夢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8.唐多令 柳絮詞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

一團團逐對成球。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9.杏簾在望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魚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翡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

10.世外仙源 匾額名園筑何處,仙境別紅塵。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11.凹晶館聯詩 (黛玉與湘云聯詩) 三五中秋夕,清游擬上元。撒天箕斗燦,匝地管弦繁。

幾處狂飛盞,誰家不啟軒。輕寒風剪剪,良夜景暄暄。

爭餅嘲黃發,分瓜笑綠嬡。香新榮玉桂,色健茂金萱。

蠟燭輝瓊宴,觥籌亂綺園。分曹尊一令,射覆聽三宣。

骰彩紅成點,傳花鼓濫喧。晴光搖院宇,素彩接乾坤。

賞罰無賓主,吟詩序仲昆。構思時倚檻,擬景或依門。

酒盡情猶在,更殘樂已諼。漸聞語笑寂,空剩雪霜痕。

階露團朝菌,庭煙斂夕棔。秋湍瀉石髓,風葉聚云根。

寶婺情孤潔,銀蟾氣吐吞。藥經靈兔搗,人向廣寒奔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孫。

虛盈輪莫定,晦朔魄空存。壺漏聲將涸,窗燈焰已昏。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妙玉續) 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

簫增嫠婦泣,衾倩侍兒溫。空帳懸文鳳,閑屏掩彩鴛。

露濃苔更滑,霜重竹難捫。猶步縈紆沼,還登寂歷原。

石奇神鬼縛,木怪虎狼蹲。赑屃朝光透,罘罳曉露屯。

振林千樹鳥,啼谷一聲猿。歧熟焉忘徑,泉知不問源。

鐘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有興悲何繼,無愁意豈煩。

芳情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