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子、麻繩、頂針。納鞋底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鞋底制作工藝。像傳統的千層底就是手工納鞋底中一個典型代表。因鞋底用白布裱成袼褙,多層疊起納制而成,取其形象得名。成品穿著舒適,輕便防滑,冬季保暖,夏季透氣吸汗。
做鞋先要打袼褙,把破布糊在一塊木板上,一層疊加一層,直至有一毫米厚時才罷手,等完全干燥后揭下,按鞋樣大小依次畫好,剪裁成型,疊壓在一起,開始納底。
納鞋底一般為婦女,一手執錐子,一手操針,一扎一縫,拉得麻線錚錚作響。每一針過后。必須將麻線在錐把上繞幾圈用力勒緊,然后再納下一針。技術高者,其鞋底針腳密布,十分富于節奏感,美不勝收。
納制鞋底時要保持鞋底的清潔,走線必須交叉方式、納邊時,不可走樣,線跡排列整齊,不應有扭曲現象,橫豎間隔均勻納底時用力要適當,鞋底表面不能出現凹凸不平,否則視為不合格。
最后納好鞋底還要記得切底邊。一是要將納好的鞋底用錘平整,這樣做是為了軟化鞋底,成鞋后穿著更隨腳、舒適。二是切邊,納制好了的鞋底剩余的邊沿,將其用專用的工具切除,切割時需要平順,不可留下明顯的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