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類樂器。葫蘆絲發源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臨滄地區,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常用于吹奏山歌、農曲等民間曲調。
葫蘆絲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它由一個完整的天然葫蘆、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整個葫蘆做氣室,葫蘆底部插進三根粗細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蘆中的竹管部分,鑲有一枚銅質或銀質簧片。
葫蘆絲中間的竹管最粗,上面開著幾個音孔,稱為主管,兩旁是附管,上面只設簧片,不開音孔(指傳統葫蘆絲),只能發出與主管的共鳴的和音。
葫蘆絲是由中原的笙逐漸演進、改造而來的。笙,歷史久遠,發源于中原,后傳入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在構造上仍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制。其兩支副管不開音孔與古簫一樣,可用于發出持續的五度音程。但它的主管已開有7個音孔,與后來的簫、笛非常相似,又顯示出它在歷史上的激進。
葫蘆絲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調等民間曲調,最適于演奏旋律流暢抒情的樂,葫蘆絲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為普及,是娛樂時助興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