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離婚傷感的句子說說心情短語
離婚傷感的句子說說:
1.在我以為我擁有幸福的時候,你的謊言將我推入谷底。
2.愛情太貴,我又怎麼會玩得起。
3.笑容背后總有與之相反的傷。
4.妒忌最終撕碎你最后一層防線。
5.幸福的時刻,一半是同你在一起,一半是在夢里; 痛苦的時刻,一半是分離,一半是默默地想著你。
6.心悄然藏起,愛肆意播撒,情各種玩弄。
7.回憶還是溫熱的,但承諾已經冷卻了。
8.終于走出了愛情的墳墓。
9.我討厭這個社會,但我沒能力毀滅。
10.再怎麼堅固的愛情,也無法承受寂寞的侵蝕,愛情不是等有空了才去珍惜,而是要時時刻刻放在心上。
11.很多時候,沉默并非是無話可說,而是一言難盡。
12.幸好你給的失望夠多,我的離開也算值得。
13.該失望的事從來沒有辜負我。
14.你只是看起來很快樂,那些漆黑的夜晚。那些不敢哭出聲音的日子,眼淚在眼眶里打轉的感覺。只有你自己知道!
15.曾經的太多期待,現在也已經不復存在。
2. 安慰侄媳婦離婚的話語
1.安慰女孩 一個女人在流淚的時候是最脆弱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她需要安慰。
安慰是一種藝術,有時候一句話,一個動作,就夠了。 安慰人的動作要讓她感到你對她的關心,支持,要讓她有歸宿感,安全感。
例如給對方一個深情的擁抱,撫摸一下對方的頭(后腦勺)。 安慰人的話要講的精辟,簡潔。
尤其是要投其所好,根據所發生的事情而說話,對癥下藥。不要太羅嗦。
當然,有些時候是需要雙管齊下的。 有些時候,你甚至只需要做她的聽眾,這也是一種安慰。
根據不同的事情,給予他人不同的安慰方式。安慰的方式是因人而議的,還要看是什麼事情。
2.安慰方式 當別人需要支持,或是自己需要求援時,卻往往言不由衷,或不著邊際、拐彎抹角,繞一大圈而終究無法切入重點。該如何開啟「發自內心」的深層對話?而不是僅止于「絞盡腦汁」的表面對話?該如何整合身、心、靈,以自然之姿來做最有效的對談? 指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對談,讓求援者獲得適度紓解,進而自然地達到「治療的效果」。
如何安慰別人隨著年紀的增長、人世的變遷,我們經常會碰到欲言又止、不知道該說什麼的窘境。朋友打電話告訴你,他失業了;同事的檢查報告出爐,確定他罹患癌癥;大學同學正經歷婚變,準備離婚;好朋友的媽媽得了老年失智癥;岳父突然死亡,而老婆為來不及見最后一面而抱憾。
面對這些傷痛或難堪,能幫什麼忙?應該幫忙嗎?怎樣幫忙才有效?要幫到什麼樣的程度?而當朋友痛哭無語時,該如何按捺內心的不安與疑問,傾心聆聽并安撫他的苦痛與焦慮?而當自己遭遇困難、瀕臨絕境時,該如何適時求援?我們具備坦然接受別人幫忙的能力嗎?。
. 我發現這10大原則也同樣適用于其它場合,尤其是作為咨詢人員。
對許多人而言,目擊別人的傷痛與不安,是件很痛苦的事,我們經常會想快速解決它、采取某些行動,或設法提供立即的解脫。有些人則為了避免說錯話,寧愿選擇什麼都不說,而錯失表達關心的時機。
我們每天都與不同的人,進行許多不同的「對話」。我們可能事先在腦海中做練習,或只是順口說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當別人需要支持,或是自己需要求援時,卻往往言不由衷,或不著邊際、拐彎抹角,繞一大圈而終究無法切入重點。該如何開啟「發自內心」的深層對話?而不是僅止于「絞盡腦汁」的表面對話?該如何整合身、心、靈,以自然之姿來做最有效的對談? 《Healing Conversation》作者南絲.格爾馬丁,針對如何彌補人際溝通的鴻溝、適時適度表達關心,提供了「療效對話」的10項原則。
所謂「療效對話」,是指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對談,讓求援者獲得適度紓解,進而自然地達到「治療的效果」。當你不確定「說什麼?」和「如何說?」的時候,本書可以提供許多實用的參考。
療效對話的10大原則: 1. 聆聽聆聽不是保持沉默,而是仔細聽聽對方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以及真正的涵意。聆聽也不是指說話或發問;通常我們會急于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詢問對方問題,以為這樣就是聆聽該有的姿態。
然而,所謂的聆聽,應該是用我們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們必須愿意把自己的「內在對話」暫拋一邊。
所謂的「內在對話」,是指聆聽的同時,在腦海中不自覺進行的對話,包括動腦筋想著該說什麼、如何響應對方的話,或盤算著接下來的話題。 2. 停頓 在對話之間,有時說,有時聽;當聽到自己心里響起「我不懂。
」的聲音時,就是該暫時停頓一下問對方:「我是否錯過了什麼情節?」我們還必須提醒自己,放慢不自覺產生的機械式反應,例如,想快速解決對方的不安,因而沒有正面思考問題,便直接跳到采取行動的階段——說些或做些我們認為對對方有益的事。
從容不迫地停頓與思考,可讓我們停止下判斷、停止反應,并且產生好奇心。如此,有助于在重要的剎那間,發揮同理心,如果沒有做這樣的停頓,我們可能會在剎那間,說出稍后會反悔的話。
停頓就像開車時,變換排擋時所需使用的離合器:先減速到某種程度,扣上齒輪之后,才能進行加速。 安慰的藝術,在于「在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以及「不在一時沖動下,說出不該說的話」。
3. 當朋友不當英雄 幫助別人度過艱難歲月,不等同于將他們從痛苦的處境中「拯救」出來。人們有權利和責任,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后果,和其所帶來的困境。
我們應該認同他們的痛苦,讓他們去感覺痛苦,并且不試著快速驅散痛苦。我們僅試著提供讓他們越過「恐懼之河」的橋梁。
當朋友、家人陷于情緒或身體的痛苦之中時,支持他們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許對方哭泣。面對哭泣的人,人們最自然的反應,即是希望對方停止哭泣,并跟他說:「別哭了,事情一定可以安然解決的!」其實這并不是最適當的反應。
當對方啜泣或掉淚時,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的無助而感到坐立難安。然而,哭泣是人體嘗試將情緒毒素排出體外的一種方式,而掉淚則是療傷的一種過程。
所以,請別急著拿面紙給對方,只要讓他知道你支持他的心意。 4. 給予安慰 給予安慰并不是告訴別人:「你應該覺得。
」或是「你不應該覺得。
」。
人們有權利保有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