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優美句子

解夢佬 0

1. 描寫蟬的優美語句,急

古詩:

詠蟬

作者: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現代美文:

在大熱的幾天里,一天到晚,總可聽得蟬聲如沸,小園里樹木多,所以蟬也特別多,便織成了一片交響樂,簡直鬧得人心煩意亂。天氣越熱,蟬也越鬧,清早就鬧了起來,直鬧到夕陽西下時,還是無休無歇。聽它們的聲音,似乎在喚“知了!知了!”所以蟬的別名就叫知了。但不知它們成日的喚著知了知了,到底知道了什麼。【周瘦鵑:《蘇州游蹤》】

有人也討厭蟬鳴。這天氣愈熱,太陽愈大,愈是困人的中午,蟬鳴也愈有勁,在客觀上起催眠的作用,因此它被人稱為“懶蟲兒”。……蟬鳴不像蛙叫那樣短促、跳躍,像聲聲鼓點,而是漫長、高亢、執著:“嘶呀……嘶”,好像二胡。因此,在夏季田園交響樂隊中,如果說青蛙是鼓手,那麼蟬便是弦樂師了。試想:炎炎夏日當空,樹枝紋絲不動,連鵝鴨都聚集在樹蔭下的時候,如果沒有這位弦樂師的高亢奏鳴,該會使人感到多麼的寂寞啊!【李伏加:《夏三蟲》】

我在山中,每天聽見的只有蟬聲,鳥聲還比不上。那時天氣是很熱,即在山上也覺得并不涼爽。正午的時候,躺在廊前的藤榻上,要求一些的涼風,卻見滿山的竹樹梢頭,一動也不動,看見足底下的花草也都靜靜地站著,似老僧入了定似的。風扇之類既得不到,只好不斷地用手巾來拭汗,不斷地在搖揮那紙扇子。在這時候,往往有幾縷的蟬聲在檻外鳴奏著。閉了目,靜靜地聽了它們在忽高忽低,忽斷忽續,此唱彼和,仿佛是一大陣絕清的樂陣,在那里奏著絕清幽的曲子,炎熱似乎也減少了,然后,朦朧地睡去了,什麼都覺不得,良久良久,清夢醒來時卻又是滿耳的蟬聲。【鄭振鐸:《蟬與紡織娘》】

2. 描寫知了的句子

描寫知了的句子

1、夏天,在大家眼中并不陌生。烈日像一個大火球一般炙烤著大地。而就在這種世界,知了卻在樹木上歡樂的唱著歌。

2、雄知了的肚皮上的兩個小圓片叫音蓋,音蓋內側有一層透明的薄膜,這層膜叫瓣膜,其實是瓣膜發出的聲音,人們用擴音器來擴大自己的聲音,音蓋就相當于蟬的擴音器一樣來回收縮擴大聲音,就會發出“知--了,知--了”的叫聲,而雌知了的肚皮上沒有音蓋和瓣膜,所以雌知了不會叫,也叫“啞蟬”了。

3、知了,學名“蚱蟬”,幾乎遍布大自然。從百花齊放的春天,到黃葉紛飛的秋天,知了就一直不知疲倦地用它那輕快而舒暢的調子,不用任何中西樂器伴奏,為人們高唱一曲又一曲輕快的蟬歌,為大自然增添了濃厚的情意,堪稱“夏天的歌手”了。

3. 描寫蟬的句子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 -------------------------------------------------------------------------------- 在獄詠蟬并序 駱賓王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珠焉。雖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樹,而聽訟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嘗聞。豈人心異于曩時,將蟲響悲于前聽。

嗟乎,聲以動容,德人以象賢。故潔其身也,稟君子達人之高行,蛻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靈姿。

候時而來,順陰陽之數,應節為變,寄藏用之機。有目斯開,不以道昏而昧其視,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

吟喬樹之微風,韻姿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艱虞,遭時微徽。

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寄人知,憫馀聲之寂寞。

非謂文墨,取代幽憂云爾。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 早蟬 白居易 月出先照山,風生先動水。 亦如早蟬聲,先入閑人耳。

一聞愁意結,再聽鄉心起。 渭上村蟬聲,先聽渾相似。

衡門有誰聽?日暮槐花里。 -------------------------------------------------------------------------------- 六月三日夜聞蟬 白居易 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

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 乍聞愁北客,靜聽憶東京。

我有竹林宅,別來蟬再鳴。 不知池上月,誰撥小船行? -------------------------------------------------------------------------------- 聞新蟬贈劉二十八 白居易 蟬發一聲時,槐花帶兩枝。

只應催我老,兼遣報君知。 白發生頭速,青云入手遲。

無過一杯酒,相勸數開眉。 -------------------------------------------------------------------------------- 答夢得聞蟬見寄 白居易 開緘思浩然,獨詠晚風前。

人貌非前日,蟬聲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聽罷無他計,相思又一篇。 -------------------------------------------------------------------------------- 風蟬 趙嘏 風蟬旦夕鳴,伴夜送秋聲。

故里客歸盡,水邊身獨行。 噪軒高樹合,驚枕暮山橫。

聽處無人見,塵埃滿甑生。 -------------------------------------------------------------------------------- 聽蟬 趙嘏 噪蟬聲亂日初曛,弦管樓中永不聞。

爭奈愁人數莖發,故園秋隔五湖云。 含鳳蟬 盧照鄰 高情臨爽月。

急響送秋風。 獨有危冠意,還將衰鬢同。

-------------------------------------------------------------------------------- 聞蟬 杜牧 火云初似滅,曉角欲微清。 故國行千里,新蟬忽數聲。

時行仍仿佛,度日更分明。 不敢頻傾耳,唯憂白發生。

-------------------------------------------------------------------------------- 賦得弱柳鳴秋蟬 李世民 散影玉階柳,含翠隱鳴蟬。微形藏葉里,亂響出風前。

-------------------------------------------------------------------------------- 晚夏聞蟬寄廣文(一作郎士元詩) 李端 昨日鶯囀聲,今朝蟬忽鳴。朱顏向華發,定是幾年程。

故國白云遠,閑居青草生。因垂數行淚,書報十年兄。

-------------------------------------------------------------------------------- 詠蟬 李百藥 清心自飲露,哀響乍吟風。未上華冠側,先驚翳葉中。

-------------------------------------------------------------------------------- 和崔黃門寓直夜聽蟬之作 張九齡 蟬嘶玉樹枝,向夕惠風吹。幸入連宵聽,應緣飲露知。

思深秋欲近,聲靜夜相宜。不是黃金飾,清香徒爾為。

--------------------------------------------------------------------------------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 駱賓王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暫安。隱榆非諫楚,噪柳異悲潘。

分形妝薄鬢,鏤影飾危冠。自憐疏影斷,寒林夕吹寒。

-------------------------------------------------------------------------------- 始聞夏蟬 韋應物 徂夏暑未晏,蟬鳴景已曛。一聽知何處,高樹但侵云。

響悲遇衰齒,節謝屬離群。還憶郊園日,得向澗中聞。

-------------------------------------------------------------------------------- 送永壽王贊府徑歸縣(得蟬字) 岑參 當官接閑暇,暫得歸林泉。百里路不宿,兩鄉山復連。

夜深露濕簟,月出風驚蟬。且盡主人酒,為君從醉眠。

這些應該差不多吧……。

4. 描寫知了的語句

可以自己寫的嗎? 描寫知了:(1)夏季的空氣絲毫得不到溫倦,反而燥熱得使人心煩。

綠陰下,知了輕輕的震動薄翼,便奏響輕快的舞曲,“之之之”的聲音在空氣中蕩漾。給這個夏季增添了一點生機。

(2)空氣燥熱得使人焦躁,迎面而來的風帶來的只是熱流。知了“之之之”的聲音使心頭掠過一絲惱人的感情。

描寫螢火蟲: (1)深夜里,小小的光源在顫動。每到之處都投射下脆弱的身影。

綠盈盈的光在黑暗面前顯得淡淡的,卻又那麼耀眼。猶如一個舞動的精靈提著發光的燈籠,向著希望走去。

不知道夠不夠要求。寫得不好,請多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