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紙。鎮紙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順手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鎮紙。
鎮紙是中國古代傳統工藝品。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的東西,常見的多為長方條形,因故也稱作鎮尺、壓尺。
古代鎮紙大多采用兔、馬、羊、鹿、蟾蜍等動物的立體造型,面積較小而分量較重,材質多為玉、陶瓷、銅以及水晶等等。
明清兩代,書畫名家輩出,極大的促進了文房用具的制作和使用,鎮紙的制作材料和造型也有了新的變化,材料除了繼續使用銅、玉之外,還增加了石材、紫檀木、烏木等等。
鎮紙的材質多種多樣,以玉、瓷、竹、木、鐵、銅居多,上面通常雕刻有蘭、菊、梅、竹并配以詩句的圖案,也有動物和人物的立體形象。
明清鎮紙的制作材料比較常見的有玉、石、銅、烏木、紫檀木等,其中以石鎮紙為多。在造型上以長條形為主,一般是以成對的形式出現,上面刻有詩詞格言或對聯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