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紀念張國榮哥哥的唯美句子
有人說 重要的是結局而不是過程
可往往衣著光鮮 功成名就的背后總有那吸引人的故事
哥哥曾說:“只要我開心,外間無權過問,我只會做回張國榮。”
哥哥喜歡追求自己覺得有意義而快樂的生活
不喜歡熱鬧 因為歡樂過后 面對的是寂寞與失落
而這種感覺是由比較而來的 恬靜的生活雖然平淡如水
沒有太多刺激與興奮 這種境界卻是他所追求的
有人說 哥哥是為電影而生
小旭的不羈 何寶榮的放蕩 歐陽峰的冷靜
我相信 在哥哥的性格中或多或少都有這些人的影子
不同時期 不同的表現方式 卻是同一樣的張國榮
以個人感情對所飾演的人物做大的投入 方至表演上這樣的境界
正是他的一個眼神,將《霸王別姬》迷戀與背叛的主題說盡了。
有人說 死是他傳奇的落幕
沒有掌聲 卻有從高空中墜落時被撞落的花朵相伴隨
聽著 那 熟悉的旋律 低沉的嗓音
總覺得哥哥還在耳邊 絮絮叨叨
慢慢 不經意的敘說著他 的心情 他的故事 他的夢想
他的一切一切
不知 那快樂的少年郎 是否找到了他的方向
紅塵雖可笑 癡情雖寂寥
也不枉世間走一遭
人生路 夢一場
夢里不知身是客
只隨那風 繼續吹
2. 張國榮十周年紀念日時微博上概括他生平的那首詞是什麼
看過了太多的世間百態,人情冷暖,便情不自禁地要回歸最原始的日子。
戴上耳麥,閉上眼睛,讓音樂順著電流靜靜地流進你的大腦,鉆進你的每一個毛細孔。
又是4月1號。十年前,張國榮離世的那一天正好是在愚人節,沒有人把張國榮離世的消息當成是愚人節的玩笑,大家知道,真的傷不起。
2003年,我想到了非典。當時在小學,涉世極淺。那個年代,四大天王紅極一時,所有人都在談論劉德華和張學友。一手遮天。這就是那個年代的明星,所有人都在津津樂道,卻忽略了另外一個天王級的人物——張國榮。
大概我那個年代出生的人都不大懂張國榮,我們生在一個張國榮快要落寞的年代,不斷地有新人出現,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張作為老前輩,退居幕后,慢慢變成了一個回憶。只是,天王是不會隕落的,就像,邁克爾杰克遜。
現在早已記不起當時是什麼樣的情景,隱約記得我正要開始談戀愛,喜歡了一個高我一屆的女生,把她的名字寫在筆記本上,描得很粗很粗。怕自己忘記,刻意寫在了首頁。我不了解張,在那個年代,唯一掌握的技能便是玩,以為自己懂得了女孩兒的心,結果到最后發現其實也沒有。
當時盛傳張國榮得了非典。這個傳說很猛,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相信了這個說法。我隱約記得村子里的大哥哥理直氣壯地告訴我,他,張國榮,死了,因為患了非典非典。我懵懂地點點頭,知道了。那個年代沒有電腦,連手機也沒有,根本沒有任何獲得新聞的途徑。偶爾去一下網吧,但都是打游戲。大家都在玩CS,很瘋狂,我也跟著玩,我技術真爛。但是還要去,那種屏幕里握支槍跑來跑去的感覺很好,哪怕一分鐘不到被爆頭。
再后來,張國榮的事情就不再有人提了,大家開始狂熱地關注周杰倫,跟著唱雙節棍,哼哼哈兮。潮流的風頭把張國榮甩在了風里,很快就散盡了。再往后的日子,張國榮就徹底不再出現在人們的談話里。直到現在。
認識張國榮的時間太晚。我開始喜歡他的時候,就只剩他生前的演唱會可以看了。我覺得他的《Monica》和《倩女幽魂》唱得真好,但是我只能聽著經典去懷念他的往生。我等不到他的新歌,也買不到他演唱會的門票。我注定要錯過他,于是,我真的錯過了。
喜歡是一種緣分,我和他有緣分,他和我沒有。我們通過音樂認識,也總有一天隨著音樂而結束。他的音樂帶有一些舊上海的味道,卻能夠打動他的歌迷。我忽然覺得自己很像是一個偽歌迷,我沒有買過他的一張專輯。昨天看到網上有張國榮的紀念版專輯,我想下手,又想了想,算了。倘若張國榮知道在他死后又多了一個像我這樣的歌迷,不知要作何感受。
無論怎麼講,張國榮已經深深地嵌進了我的生命里。他的音樂或許會伴隨著我走很遠很遠。當我對流行音樂感到乏味,或許張國榮的歌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誰知道呢。未來的事還是不去探究地好。在此張國榮十周年紀念日的時刻,我只想說一句:Leslie,祝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是這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