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舌頭的舌尖發出“TK”的聲音。吐音主要是靠氣息的沖擊,如果整個舌頭在震動發音,發出的吐音聽上去很笨拙,不靈巧。靠舌尖發出的吐音短促有力,顆粒性強。
吹葫蘆絲時吸入的氣盡可能多一些,吸氣后、氣息下沉,使氣流在有控制的情況下有節制的均勻向外呼出,氣息要平穩、不可忽強忽弱。將發出氣息的力量集中于舌尖部位,同時發出吐的音,但是在運用氣息是要控制好強弱,強則音量太大,弱則吐音不清晰,甚至出現“咕”音,所以在運用吐音時氣息的控制是很重要的。
雙吐被認為是葫蘆絲比較難以掌握的技法,雙吐主要運用在十六分音符的節奏性中,發音是“TKTK”,“T”是強音,“K”是弱音,講究強弱交替,雙吐音多用于快板樂段中。三吐音是單吐音與雙吐音的疊加,主要運用在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后八的節奏型中。
葫蘆絲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吹奏樂器,是生活在中國西南部地區的傣族、阿昌族、佤族等少數民族最喜歡、最常用的樂器之一。葫蘆絲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其音色獨特淳樸,外觀樸實、精致,簡單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