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圍棋規則規定黑先行,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中國古代規則則是白先行。黑棋先下子,白棋后下子,然后雙方輪流下子,一方絕不能連續下兩子。
現代規則中黑棋先走,執黑執白在正規比賽中用猜先的辦法來決定。平時對弈則通常是由棋力較差的一方執黑棋,棋力較強的一方執白棋,這在棋界中已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如果棋力不相上下,雙方可輪流執黑棋和白棋。
決定好兩人所執棋子之后,就由執黑棋的一方在棋盤上下第一顆棋子。此時棋盤上的361個交叉點中的任何點都可下子,但不可放在交叉點外的方格內。接著由白棋下第2顆子,然后再輪到黑棋下第3顆子,如此雙方輪流下子直到終盤。
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現行全國性正式比賽在終局計算勝負時,黑方需貼出三又四分之三子。
棋盤上的任何一點,如某方下子后,該子立即呈無氣狀態,同時又不能提取對方的棋子。這個點叫做禁著點。禁著點禁止對方下子。棋子下定后不允許再挪動位置;在雙方行棋的過程中,運用吃子、打劫、作活、圍地等技術直至終局,所謂終局就是棋盤上每一個交叉點的歸屬均已完全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