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橫桿。跳高是田徑運動的田賽項目之一,又稱急行跳高。是一種由有節奏的助跑、單腳起跳、越過橫桿落地等動作組成,以越過橫桿上緣的高度來計算成績的比賽項目。
俯臥式跳高可分為3個部分:助跑、起跳、過竿與落地。運動員助跑的角度一般為30°-50°。大部分運動員助跑距離比背越式短,常用6-9步直線助跑。為了更好地準備起跳,運動員在助跑最后4步降低身體重心,同時用腳跟落地,步長較大,步頻比背越式慢。
過竿時,全身沿身體縱軸旋轉,同時起跳腿向胸部收腿,但大腿不能太靠近胸部,小腿收成90°時立即翻腿,大腿應向外側翻轉。全身越過橫竿后,準備落地,落地時可單手撐地,也可雙手撐地,或手和擺動腿同時落地,繼而全身側身著地。
背越式跳高分為4個部分:助跑、起跳、過竿和落地。背越式助跑距離長9-12步,有的甚至更長,先跑直線,最后4-5步跑弧線,要求運動員速度快,跑得自然,類似短跑運動員的跑法。助跑最后4步不降低身體重心,在倒數第2步時才采用腳跟著地。邁步時也要向前送髖,但幅度要比俯臥式小,類似跳遠運動員起跳的動作。
起跳后,轉為背向橫竿。背越式的過竿動作與俯臥式不同,運動員身體橫在竿上,身體各部分依次過竿。過竿時挺腹,全身在竿上處于弧形狀態,頭部、肩部、胸部在竿后急劇下壓,當身體重心達到最高點時,大腿向下并挺胸挺腹,以便順利越過橫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