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的歷史源革

解夢佬 0

乾隆五十五年(1790),為慶祝乾隆皇帝八十壽辰,流行于安徽一帶的徽戲劇團—三慶班,由高朗亭率領到京城獻藝,高朗亭等人善于博采眾長,在北京演出時又大量融進了北京語匯,使徽調的表現力愈加豐富。后經不斷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新的劇種京劇。

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清初,京城戲曲舞臺上盛行昆曲與京腔(青陽腔)。乾隆中葉后,昆曲漸而衰落,京腔興盛取代昆曲一統京城舞臺。

漢劇演員搭入徽班后,將聲腔曲調,表演技能,演出劇目溶于徽戲之中,使徽戲的唱腔板式日趨豐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區語音特點,而易于京人接受。徽、漢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調與安徽的二簧調再次交流。徽、秦、漢的合流,為京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并借鑒吸收昆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曲調板式完備豐富,超越了徽、秦、漢三劇中的任何一種。唱腔由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組成。1883年一1918年京劇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1917年以來,京劇優秀演員大量涌現,呈現出流派紛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發展到鼎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