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的名句及其賞析

解夢佬 0

1. 蒹葭 名句賞析 及主題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兩句,從物象與色澤上點明了時間和環境。那生長在河邊的茂密蘆葦,顏色蒼青,那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成白刷刷的濃霜,那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氣。在這一蒼涼幽緲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時空里,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緒不寧的情狀,不時地顯現于我們眼前,原來他是在思慕追尋著一個友人。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兩句,交代了詩人所追慕的對象及伊人所在的地點,表現了詩人思見心切,望穿秋水,一個勁地張望、尋求。“伊人”,指與詩人關系親密、為詩人崇敬和熱愛而未曾須臾忘懷的人。“所謂”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斷念叨著的,然而現在他卻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語氣肯定,說明詩人確信他的存在,并充滿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絕,相會不易。

主題:《蒹葭》全篇3章12句,只變動了十幾個字,不但寫出了蘆葦茂盛的狀態,愛情道路的曲折綿長,伊人雖近在咫尺,但又遙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過不斷重復的旋律,表現出詩人對愛情的執著追求。

2. 蒹葭 名句賞析 及主題

《蒹葭》詩文主題:這首詩詞寫出了蘆葦非常茂盛的狀態,描寫了愛情道路曲折綿長,伊人雖然近在咫尺,但卻遙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過不斷重復的旋律,這首詩表現出詩人對愛情的執著和追求。

名句賞析: 1、“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這句詩從物象和色澤上點明了時間與環境,那生長在河邊茂密的蘆葦,顏色優青翠綠,那晶瑩的透亮的露珠早已凝結成了白刷刷的濃霜,在這一蒼涼的深秋清晨特定時空里,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緒不寧的情狀,不時地顯現于我們眼前,原來他是在思慕追尋著一個友人。 2、“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這句詩交代了詩人所追慕的對象和伊人所在地點,表現出詩人的思見心切,詩人早已望穿秋水,一個勁地張望和尋求。

“在水一方”,語氣肯定,說明詩人確信他的存在,并充滿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絕,相會不易。 擴展資料: 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

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追隨她(他)的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蘆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水對岸。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艱難。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完畢。

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彎曲又艱險。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風·秦風·蒹葭》。

3. 蒹葭的賞析

讀《蒹葭》會想到吳文英《踏莎行》中的“隔江人在雨聲中,晚風菰葉生愁怨”。

這原是夢窗詞中的警句,而此中韻致總覺得是從《蒹葭》化出。然而《蒹葭》之好,后人究竟不可及。

序稱:“《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真不知是從何說起。

朱熹之解,稍得其意:“言秋雨方盛之時,所謂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若賞鑒一派,說此篇則多有會心之言。如陸化熙:“通詩反復詠嘆,無非想象其人所在而形容得見之難耳。

一篇俱就水說,故以蒹葭二句為敘秋水盛時景色,而蕭索凄涼,增人感傷之意,亦恍然見矣,兼可想秦人悲歌意氣。‘所謂’二字有味,正是意中之人難向人說,懸虛說個‘一方’,政照下求之不得。

若果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跡可至,何以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哉。會得此意,則連水亦是借話。”

如賀貽孫:“秋水淼茫,已傳幽人之神,‘蒹葭’二句又傳秋水之神矣。繪秋水者不能繪百川灌河為何狀,但作蘆洲荻渚出沒霜天煙江之間而已。

所謂伊人,何人也?可思而不可見,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262343834可望而不可親。目前,意中,脈脈難言,但一望蒹葭,秋波無際,露氣水光,空明相擊,則以為在水一方而已。

而一方果何在乎?溯洄、溯游而皆不可從也。此其人何人哉?‘宛在’二字意想深穆,光景孤澹。”

“‘道阻且長’,‘宛在水中央’,皆可意會而不可言求,知其解者并在水一方,亦但付之想象可也。” 《蒹葭》不是寫“遇”,如《邶風·谷風》,如《衛風·氓》,如《齊風·東方之日》,而只是寫一個“境”。

遇,一定有故事,境則不必。遇多半以情節見意見情,境則以興象見情見意。

就實景說,《蒹葭》中的水未必大,至少遠遜于《漢廣》。就境象說,卻是天長水闊,秋景無限,竟是同《漢廣》一樣的煙波浩渺。

“伊人”究竟是賢臣還是美女,都無關緊要,無論思賢臣還是思美女,這“思”都沒有高尚或卑下的區別。或者,這竟是一個寓言呢,正所謂“連水也是借話”。

戴君恩說:“溯洄、溯游,既無其事,在水一方,亦無其人。詩人感時撫景,忽焉有懷,而托言于一方,以寫其牢騷抑郁之意。”

詩人只是倔強于自己這一份思的執著,讀詩者也果然覺得這執著之思是這樣可珍貴。若一定要為“伊人”派定身分,怕是要損掉了泰半詩思,雖然詩人之所思原是很具體的,但他既然把這“具體”化在茫茫的一片興象中,而使它有了無限的“可能”,則我們又何必再去追索那曾經有過的惟一呢。

4. 【《蒹葭》賞析《蒹葭》這首詩與《詩經》中其它詩篇一樣,各章有

《詩經》的表現手法運用了“賦”、“比”、“興”三種.所謂“賦”就是鋪陳途述的意思,是一種直接敘事物而不假比興的表現手法;所謂“比”就是比喻,比擬,用彼一事物來比喻此一事物,以使事物的特征更鮮明突出,使讀者獲得更深刻的印象;所謂“興”,就是起興的意思,詩人借助別的事物作個開頭,以引起下面的所詠之詞.詩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見所產生的空虛和悵惘之情是難以言喻的,而且用蕭瑟清秋的景象來襯托,詩人的這種情感就顯得更為突出,更為濃郁.正是緣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靈的深秋之景與悵惘迷茫的懷人之思渾然無間,構成了全詩的藝術境界,給人以一種真切自然而又朦朧迷離的美感.此外,本詩在結構上重復疊句.全詩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數相等,只是在少數地方選用了近義詞或同義詞,如“萋萋”、“采采”分別放在“蒼蒼”的位置上,用“未晞 ”、“未已”去分別取代“為霜”,這樣既做到了一唱三嘆,使詩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又使詩作行文富有變化而無重復呆滯之感.。

5. 《詩經》中《蒹葭》的一小段賞析文字.100或200字左右

簡評 “古之寫相思,未有過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謂者,望之而不可即,見之而不可求;雖辛勞而求之,終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間.吾嘗聞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讀《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蘆葦也,飄零之物,隨風而蕩,卻止于其根,若飄若止,若有若無.思緒無限,恍惚飄搖,而牽掛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情之為物,虛幻而未形.莊子曰:樂出虛,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氣津液從地而生,薄以寒氣則結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堅.故曰“未晞”,“未已”.雖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終受其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者,所謂伊人.然在水一方,終不知其所在.賈長江有詩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夫悅之必求之,故雖不知其所蹤,亦涉水而從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險阻彎曲,言求索之艱辛,真可謂“上窮碧落下黃泉”.然終于“兩處茫茫皆不見”,所追逐者,不過幻影云霧,水月鏡花,終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觸之,卻遙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斷弦之音,鏗鏘而悠長.每讀到此,不由喜之,嘆之,怨之,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