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聞笛名句鑒賞

解夢佬 0

1. 春夜洛城聞笛賞析

春夜洛城聞笛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鑒賞】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

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

已經是深夜,詩人難于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

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一句關鍵。

注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

(《唐人七絕詩淺釋》)為一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當。

這里“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

全句表現出一種難于為懷的心緒,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

“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

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夸張。“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

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同時寫出其城之靜,表達詩人的思鄉心切。聽到笛聲以后,詩人觸動了鄉思的情懷,于是第三句點出了《折楊柳》曲。

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

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

晉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詞語。北朝《折楊柳歌》中說:“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

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

一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麼,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

《折柳》為全詩點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的情懷,卻從他人反說。

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

詩人的故鄉是他從小生于此,長于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一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一句是猜測性的問句。

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

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夸張。第三句說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離情別緒的《折楊柳》,于是緊接一句說,哪個能不被引發思念故鄉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韻裊裊,久久縈繞于讀者心間,令人回味無窮。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幾歲就離家東游,后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來在旅人游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大約作于開元二十二年(734)。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陽。

在唐代,洛陽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東都。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繁華喧鬧了一天的洛陽城已經平靜下來。

李白大概正在客棧里,因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故園情,作此詩。“誰家玉笛暗飛聲”,誰家的玉笛,在靜夜里悄悄地響起?詩人或許正在讀書、閑坐,或做著其他的事,一曲笛聲不期然響起,夜深人靜,笛聲清遠而動聽。

他被吸引住了,循聲望去,卻辨不清笛聲來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稱,或羌笛的代稱,不確定,存疑。

“散入春風滿洛城”,春風徐徐,笛聲飄散在風中,風又吹送笛聲,飄滿了洛陽城,讓人想到“此曲只應天上有”。這一句雖帶有藝術的夸張,卻襯出笛聲的動人、夜的安靜。

惟其如此,才會在詩人的聽覺與想象中飄滿洛城,似乎其他的聲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靜聽。“此夜曲中聞折柳”,今夜,縹緲的笛樂中,我聽到了思鄉懷親的《折楊柳》。

笛樂飄飄,如此動人,究竟吹的是什麼曲子呢?“折柳”,即《折楊柳》,漢代橫吹曲名,內容多寫離別之情。如《舊唐書·樂志》載北朝流傳的一首《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

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歷代文人仿作的《折楊柳枝》曲辭,也都是抒發離愁別緒的。

在這里,折柳既可理解為聽到的是一首折柳曲,還可理解為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的意緒。“柳”諧音“留”。

古。

2. 春夜洛城聞笛 賞析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賞析 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東都(洛陽)。《春夜洛城聞笛》一詩,當即這次客東都有感而作。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

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于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

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

“暗”字為一句關鍵。注家多忽略這個字。

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可為一種理解。

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確當。這里“暗”字有多重意蘊。

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一種難于為懷的心緒,所謂以主觀寫客觀。

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

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夸張。

“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布。

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

為什麼聞笛聲詩人會觸動鄉思呢?第三句點出《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

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云其地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

《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詞。

北朝《折楊柳歌》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

所以,詩人聽到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一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麼,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

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亦即“聞笛”的題義所在。

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

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倒頗能顯現李太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

注釋 [1]春風:一本作“東風”。 [2] 《折柳》:即《折楊柳》,曲名。

相傳西漢張騫入西域得《摩訶兜勒》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其中有《折楊柳》。梁鼓角橫吹曲也有《折楊柳》。

清商曲有《攀楊枝》、《月節折楊柳》、《小折楊柳》諸曲。

3.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賞析

《春夜洛城聞笛》賞析

思鄉是個永恒的主題,熱愛故鄉、依戀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自己打小生長、生活的故鄉,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特別是游子身處異鄉之時,這種思念變得尤為強烈。李白這首《春夜洛城聞笛》表達的正是這個主題。原詩如下,略作賞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就整體而言,全詩緊扣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首句“誰家玉笛暗飛聲”,一個“暗”字,一方面表達了喧囂過后平靜夜嘹亮笛聲傳來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無痕跡的;另一方面照應了“誰家”,讓人產生無限遐想,這笛聲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而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又是誰?次句“散入春風滿洛城”著意渲染笛聲,運用了夸張的手法,創設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春風駘蕩的夜晚,只有凄清婉轉纏綿的曲調在隨著春風飛舞,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之所以能“滿洛城”,一是寂靜的夜晚,笛子樂聲清越,穿透力更強;其次則是作者的主觀想象,通過虛實結合,從而突出笛聲的悠揚、裊繞,同時還豐富了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

前兩句是鋪排,后兩句則回扣主題。第三句“此夜曲中聞折柳”,是全詩詩眼。“折柳”運用了典故。一說是“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一說是楊柳在春風中搖曳不定的姿態,成了游子眼中難分難舍的代名詞。總之,“折柳”含有惜別懷念之意。早在《詩經》中就用“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來表達離鄉眷戀故土之情。后來,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說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云其地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詞。北朝《折楊柳歌》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此時遠離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238653863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倚窗獨立,眼望明月,耳聽笛聲,便是《折柳》曲,陷入了沉思,點染了詩人濃濃的客愁鄉思。末句“何人不起故園情”就自然而然了,詩人觸景生情,在寂寞的洛陽城,一個人慢慢品嘗游子思鄉之苦。

此詩短短四句,乍看作者是在聞笛,可實際意義并非如此,而是側重表達作者對故鄉的思念,這也正是它感人的地方。

4. 春夜洛城聞笛賞析用一小段話說說快

這是一首情意綿長的思鄉曲.這是一個偶然的機遇中所觸動的思鄉.從第一句的詢問口氣中,對此不期然而聽到的玉笛之聲,有些出乎意料.但它借著春天柔和的東風,吹奏著古老的《折楊柳》離別的曲調,破空而來,將綿長惆悵的鄉思灑滿了全城.在夜空中飄蕩著,一時間浩渺無際,抓住了人們的心靈.本來是平靜的春夜,被一聲玉笛吹得陷入了鄉思的愁城.究竟是玉笛之聲有如此神奇的魔力?還是客居洛城的游子太多?應該說首先是詩人自己積淀于心中的故園之思是深沉的,被笛聲中的樂曲一觸發,便更是不可收拾,廣漠無際地延伸開來,仿佛充塞於整個洛陽城,洛城便成了思鄉的愁城.希望可以幫到你。

5. 詩春夜洛城聞笛主旨句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作者: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全部注釋 1.洛城:洛陽.2.《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四:"《樂府雜錄》云:'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云:'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 這首詩當是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陽時所作.描寫在夜深人靜之時,聞笛聲而引起思鄉之情.王堯衢《唐詩合解》:"忽然聞笛,不知吹自誰家.因是夜聞,聲在暗中飛也.笛聲以風聲而吹散,風聲以笛聲而遠揚,于是洛春夜遍聞風聲,即遍聞笛聲矣.折柳所以贈別,而笛調中有《折楊柳》一曲.聞折柳而傷別,故情切乎故園.本是自我起情,卻說聞者'何人不起',豈人人有別情乎?只為'散入春風',滿城聽得耳."。

6. 春夜洛城聞笛后兩句賞析

春夜洛城聞笛【作者】李白 【朝代】唐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此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人因聞笛聲而感發。

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此夜曲中聞折柳”,今夜,縹緲的笛樂中,我聽到了思鄉懷親的《折楊柳》。

笛樂飄飄,如此動人,究竟吹的是什麼曲子呢?“折柳”,即《折楊柳》,漢代橫吹曲名,內容多寫離別之情。如《舊唐書·樂志》載北朝流傳的一首《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

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歷代文人仿作的《折楊柳枝》曲辭,也都是抒發離愁別緒的。

在這里,折柳既可理解為聽到的是一首折柳曲,還可理解為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的意緒。“柳”諧音“留”。

古人送別親友時,折柳相贈,暗示留戀、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種習俗,也代表一個場景、一種情緒。

古人還有折柳寄遠的習慣,是盼遠游親人早歸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園情”,聽到這笛聲的,誰不會動思鄉之情呢?聯系第一句看,這種游子懷念故園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隱藏的、莫可名狀的,因偶然聽到的笛聲突然明朗、強烈起來了。

笛聲來自何處,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樂工?是歌妓?這些都讓詩人和讀者去猜測。而這些又都無須一一去分別,因為思鄉之情對游子來說,都是共有的。

它綿綿不絕,彌漫在夜空中,纏繞在游子心頭,抹不去化不開。“何人”一詞概括性極強,實則是突出詩人思鄉之情。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

詩人的故鄉是他從小生于此,長于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一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于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多歲就離家東游,后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來在旅人游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