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球時,借助腰和身體重心轉換時的慣性作用,前臂的擺速一定要快,利用前臂的擺速來增加球的速度,尤其是發長球。發球時手腕一定要放松,盡可能增加手腕的擺動幅度和速度,利用手腕擺動的幅度和加速度增加摩擦球的力度。
發球時手腕的最高境界是松而不散、緊而不僵,在球拍接觸球的瞬間能夠集中發力。同樣的拍形接觸球同樣的部位,但用力的方向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比如說接觸球的側下部,但用力的方向是由下往斜上方提拉,所產生的旋轉就會變成側上旋,再比如垂直接觸球的中部,但觸球時有一個向下的力,就會變成略帶下沉的急下旋。
擊球前利用站位的角度、拋球的高度和速度、揮拍的軌跡迷惑對方;擊球后則要利用動作的軌跡及拍形角度的變化造成假像或制造視覺的模糊,提高對方判斷的難度。落點要長短配合、左右變化。發球落點多變的同時,也要注意準確度,在落點上不能有盲點,這樣才可以利用落點的變化牽扯對方的精力,增加對方接發球的難度。
發球的旋轉要足,旋轉的差別要大,有旋轉做基礎才有質量的保證。影響旋轉的重要因素是摩擦力,摩擦球時球拍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發下旋或側下旋時,需用拍頭偏下的位置磨擦球的底部,因為用拍頭偏下接觸球時,能夠進行較長時間的摩擦,較易制造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