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歌的節拍是四二拍子。杵歌是伴隨杵舞的是一種勞動歌曲,婦女舂米時,三四人一組,共持木杵,環臼而立,隨著舂米的節奏而低聲唱和,委婉動聽,很有特點。杵舞亦稱杵樂。高山族民間舞蹈。杵由木頭制成,一人多高,長的可達2米左右。
杵歌以居住在臺灣日月潭邊邵人的杵歌最為著名。杵歌源于勞動生活,過去,邵人舂粟多在室內地面挖一臼形洞,底鋪盤石,將粟谷倒入,用兩頭粗中間細,長約2米余的木杵舂米,后來逐漸發展為多人表演的歌舞。
杵舞由于杵之長短,粗細不同,舞者用力或輕或重,從而形成一組天然的木石樂音,而且用稱作塔刊的竹筒樂器擊地聲作為伴奏。表演時,舞者隨歌揮杵,交錯敲奏,忽聚忽散,錯落有致;時而踏地、輕搖,時而左右擺動,優美委婉的歌舞,和著天籟般的杵音和竹筒聲,相得益彰,美妙之極。
伴唱歌曲多是古調民歌和傳統的詞曲,也有新作,但都充滿田園風味。如名為《豐收的喜悅》的歌中唱道:湖光閃爍著綠影,粟米豐收一片歡欣;父母開鐮幼童相助,不怕勞苦協力齊心,表演中反映了高山族人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