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胸口位置垂直向下,胸、腹腔嘆氣發聲,起音時先用氣送,以氣帶聲,音頭要虛著起,體會聲音與氣息混在一起順著氣管通道向下嘆氣的感覺,將聲音嘆響。在喉結穩定、嘆氣均勻的前提下,逐漸把聲音唱響、唱亮。聲音在漸強過程中由虛轉實,由暗變亮。
在小腹處平靜地吸氣。從后頸找到咽壁位置,貼著咽壁吸著唱,聲音碰響咽壁。在發音過程中,要注意“看”咽壁上具有振動感的音響和集中明亮的共鳴音色,要“聽”到咽腔“管子”里的聲音。
發聲時,要感覺吸氣源源不斷地向后向下貼著咽壁往里“倒灌”、“倒流”。音越高,氣兒越大、越深。隨著音高上升,聲音的共鳴音色往后上方集中,同時感覺氣息反向下沉。在高音區演唱時,心理想象兩條對角線的“表相”,上端交匯集中在鼻咽腔里,下端敞開。
喉結不能跟著音高的變化亂動,應該有一種相對穩定的感覺。實際上,喉結穩定低喉位時并不是一動不動的,高音區的喉位就比中音區的喉位略有降低,從而增加聲帶的張力,如果把它僵死地、一動不動地固定在某個位置上,不僅破壞了聲音的靈活性,還會影響語言自然、準確地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