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解《紅樓夢》第三十七回,薛寶釵《詠白海棠》
薛寶釵的《詠白海棠》見《紅樓夢》第三十七回。薛寶釵筆下的白海棠是端莊矜持、穩重和平的淑女化身,也是她理想中的自我形象。
首聯“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描繪出詩人端凝莊重的性格。首句一語雙關,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晝掩門,既寫詩人珍惜白海棠,又寫詩人珍重自我,刻畫出封建時代貴族少女的矜持心理。詩人用“手甕”盛水親自澆灌白海棠,亦是愛惜花兒,珍重自我的一種表現。
頷聯“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使用倒裝,即“秋階洗出胭脂影,露砌招來冰雪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現出本色,這正是寶釵性愛雅淡,不愛艷裝的自我寫照。“露砌”和“秋階”同指白海棠生長的環境。“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潔白,亦是寶釵自寫身份。
頸聯“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進一步描寫白海棠的色彩、豐韻之美。上句承“胭脂”句發揮,謂白海棠一洗顏色,淡極更艷,頗合藝術辯證法,實寫自我身份:安分隨時,藏愚守拙,而更顯淑女之端莊凝重。下句承“冰雪”句開掘,謂白海棠清潔自勵,寧靜自安,豈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愁多”句應是以寶黛之多愁善感反襯自己的寧靜嫻雅。
尾聯“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白帝”在此實指自然,全聯的意思是說:白海棠愿以其清潔之身回報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語,迎來了又一個黃昏。這實際上是寶釵的內心獨白和自我寫照。“不語”一詞可見寶釵的穩重,“憑清潔”之語更可見她自譽自信的心理狀態。
此詩有意以白海棠關合自己,以花寫人,反映出薛寶釵以穩重、端莊、淡雅、寧靜、清潔自詡的內心世界。李紈評此詩第一,就是因為“這詩有身份
2. 如何賞析林黛玉的詠白海棠
《詠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 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 秋閨怨女試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 倦倚西風夜已昏 林黛玉,是心細如發,內心極度敏感的一個少女.從進賈府伊始,其行為舉止莫不小心翼翼,深恐有失禮儀,從而被賈府的人小瞧.基于這種心理,她平素以清高的外衣來掩飾自己那顆寄人籬下無依無靠的心.林黛玉的性格形成,我認為和她所處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系,在賈府之中,勾心斗角,關系復雜(曹先生原著是這麼說的:“花柳繁華地,溫柔寶貴鄉”的大觀園在她的眼里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場所),所以她必須保護自己,林黛玉不像薛寶釵,在賈府又有親人照顧,且出身名門,所以與外界少接觸也許是林黛玉唯一能夠躲避紛爭的做法,更何況以她的身份,又能如何與人爭長論短(原著中有一段送花的情節,最后兩支是寶玉送與了黛玉的,她因此說:“別人挑剩下的,反倒送與了我”反映了林的性格,明知無法爭長論短,卻氣苦無依.第七回)林黛玉的人際關系不如薛寶釵原由如此.林黛玉的性格從她寫的詩中也可反映出來.半卷湘簾半掩門 碾冰為土玉為盆 遮遮掩掩恰似嬌羞無限,半遮半掩又如其人,讓人如覺霧里看花;冰土為盆,雖高雅脫俗,卻讓人讀來有無人間煙火的味道,以白海棠一株小花,卻讓她抬得如此之高,有自抬身價之嫌,又有自命清高,不凡之意.偷來梨蕊三分白 借得梅花一縷魂 此句妙在兩個字上:偷和借.由此兩字可以看出,林黛玉絕非薛寶釵那樣的大家閨秀,實乃小家碧玉.這兩個字雖用得絕妙,卻顯得太寒酸了!實非大戶人家子女的手筆,也從側面反映出她在賈府的吃穿用度方面可能不寬裕.月窟仙人縫縞袂 秋閨怨女試啼痕 把白海棠的形象喻作嫦娥,倒是一個不差的擬人修辭,但差在縫縞袂.為什麼這麼說呢?文人筆底的文字一般反映的都是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林黛玉之所以寫得出這樣的詩句,勢必自己親身經歷過.同時嫦娥的似人修辭,卻可以看出林黛玉可能常常孤單一個人以這樣的方式解悶,打發時光.下句寫“秋閨怨女”則更悲苦.人都形容少女閨房為“春閨”,而“秋閨”則說明此房中的女子則已經成為大齡青年矣,能不成為“怨女”嗎?能不哭嗎?此二句雖寫出白海棠惹人憐愛的形象,實則寫的是自己要人疼惜的心理.嬌羞默默同誰訴 倦倚西風夜已昏 是啊!自己的心事又有誰知道呢?沒人能理解我啊!累了,倦了的時候,伴著西風,等著黎明(夜已昏,用詞相反,實則是寫天已亮了) 曹先生乃中國文學史上空前絕后的一大奇人,吾不敢妄加評論.但他從人物角度出發的詩作實乃奇觀,深感佩服!引篇解析乃是我個人片面之詞,供自己閑暇品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