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關于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解夢佬 0

1. 關于人生追求的名言

奮斗 1) 奮斗這一件事是自有人類以來天天不息的。

--孫中山 2) 人類要在競爭中求生存,更要奮斗。--孫中山 3) 革命軍的責任是要把不平等的世界打成平等的。

--孫中山 4) 必須在奮斗中求生存,求發展。 -- 茅盾 5) 奮斗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為。

-- 茅盾 6) 奮斗之心人皆有之。 -- 李叔同 7) 奮斗是萬物之父。

-- 陶行知 8) 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 作者: 陶行知 9) 幼兒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

作者: 陶行知 10) 賢者有言,一個人到處分心,就一處也得不到美滿的結果;這樣的人若遇事不順意,豈足為怪? -- 佚名 11) 航海遠行的人,比先定個目的地,中途的指針,總是指著這個方向走,恐怕永無達到的日子。-- 李大釗 12)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作者: 李大釗 13) 青年之文明,奮斗之文明,也與境遇奮斗,與時代奮斗,與經驗奮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玉,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

作者: 李大釗 14) “不恥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縱會落后,縱會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

作者: 魯迅 15) 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者: 魯迅 16) 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為。--魯迅 17) 幼稚是會成長,會成熟的。

只要不衰老,腐敗,就好。--魯迅 18) 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

--魯迅 19) 凡事以理想為因,實行為果--魯迅 20) 確立起一種正確的人生哲學,于每個人乃是生死攸關的需要。失去了人生目標的人,是最不幸的人。

作者: 趙鑫珊 21) 任何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愛也罷,追求也罷,目標必須明確。 作者: 林海鑫 22) 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體會到人生的意義、責任和問題,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樂之感得以深沉。

作者: 宗白華 23) 中年是只會感慨不會感動的年齡,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中年是吻女人額頭不是吻女人嘴唇的年齡。

作者: 董橋 24) 中年是一次毫無期待心情的約會。 作者: 董橋 25) 支配戰士行動的力量是信仰。

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 作者: 巴金 26)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作者: 孟子 27) 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 28) 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輝。

作者: 何遜 29)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作者: 孟郊 30) 如果你希望在年老時受人愛戴,那麼在你年輕之時就應待人有禮。

作者: 黎里 31) 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里,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里。 作者: 林語堂 32) 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過這純熟時期……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驚奇,而 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華麗。

作者: 林語堂 33) 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孔子 34)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 35)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可以謂之文也。--孔子 36)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孔子 3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38) 君子欲吶于言而敏于行。--孔子 3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4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1)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孔子 42)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僻,友善柔,友便妾,損矣。 43)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44)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作者: 曹操 45)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作者: 劉禹錫 46)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作者: 李商隱 47) 中年的妙趣在于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作者: 梁實秋 48) 少年為未知的前途彷徨,老年為已知的寂寞而發愁;獨獨中年,江山已定,前途在握,分分秒秒都可以自行支配,充分享受。 作者: 尤今 49) 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變成珍珠,石頭要化作黃金……青春的魅力,應當叫枯枝長出鮮果 ,沙漠布滿森林……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樂,青春的本分! 作者: 郭小川 50) 人世間,比青春再可寶貴的東西實在沒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

最可寶貴的東西都不甚 為人所愛惜,最容易消逝的東西卻在促進它的消逝。誰能保持得永遠的青春的,便是偉大的人 。

作者: 郭沫若 51) 一個人有無成就,決定于他青年時期是不是有志氣。 作者: 謝覺哉 52)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

青年之于 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 作者: 陳獨秀 53) 青年是人生的驕傲,也是時代未來的希望。

作者: 林伯渠 54) 真理,在嬰兒的沉默中,不在聰明人的辯論里。 作者: 冰心 55)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

柳青 56)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57) 婚姻是一場賭博,男的賭自由,女的賭幸福--無名氏 58) 好男人的標準就是要讓那些有機會和自己結合而失之交臂的女人后悔,讓屬于自己的女人終身幸福。--無名氏 5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易經 60) 茍利國。

2. 關于人生追求的名言

一、科學家

1、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愛因斯坦

2、安逸和快樂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愛因斯坦

3、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的。——居里夫人

4、我認為,你們必須從一種理想主義中去尋求精神力量。在不使我們驕傲的情況下,5、這種理想主義可把我們的希望和幻想上升到一個很高的境界。——居里夫人

6、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

7、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

8、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華羅庚

9、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錢學森

二、文學家

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戰國 屈原《離騷》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西漢 司馬遷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嗚呼,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矣!——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北宋 蘇軾

5、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西漢 劉向

6、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他就會自豪的說,我的一生都獻給了人類最偉大的事業。——奧斯托洛夫斯基

7、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沒有生活。——托爾斯泰。

8、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三、政治家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魏 曹操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北宋 范仲淹

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北宋 張載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 文天祥

5、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明 顧炎武

6、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近代 周恩來

四、藝術家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2、去努力,尤其是青年時代一點也不把時光濫用,那我們可以武斷地說將來必然是會成功的。——聶耳

3、不教一日閑過。 ——齊白石

五、教育家

1、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 ——古希臘 蘇格拉底

2、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

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孔子

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戰國 孟子

5、、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戰國 荀況

6、一個人有了崇高的偉大的理想,還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沒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偉大的理想也是不能達到的。——近代 陶鑄

7、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3. 有關人生追求的名言警句

有關人生的名言警句 · 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蕭楚女 · 人生的價值,即以其人對于當代所做的工作為尺度。 —— 徐瑋 ·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

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 吉鴻昌 · 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

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 —— 吳玉章 · 但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 郭小川 · 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燒起來! —— 奧斯特洛夫斯基 ·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 歌德 · 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 易卜生 · 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爾斯泰 · 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托爾斯泰 · 生活只有在平淡無味的人看來才是空虛而平淡無味的。

—— 車爾尼雪夫斯基 · 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 愛因斯坦 · 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

—— 愛因斯坦 · 蕓蕓眾生,孰不愛生?愛生之極,進而愛群。 —— 秋瑾 · 生活真象這杯濃酒,不經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可口! —— 郭小川 · 充滿著歡樂與斗爭精神的人們,永遠帶著歡樂,歡迎雷霆與陽光。

—— 赫胥黎 · 生活就是戰斗。 —— 柯羅連科 · 為了生活中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熱愛人生吧。

—— 羅丹 · 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魯迅 ·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 郭小川 · 當一個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會來照耀著他。 —— 馮學峰 · 東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 —— 雪萊 · 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

—— 雪萊 · 世間的活動,缺點雖多,但仍是美好的。 —— 羅丹 · 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悲哀。

—— 布萊克 · 希望是厄運的忠實的姐妹。 —— 普希金 · 當你的希望一個個落空,你也要堅定,要沉著! —— 朗費羅 · 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

—— 屠格涅夫 · 不要慨嘆生活底痛苦!---慨嘆是弱者。

—— 高爾基 · 宿命論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 羅曼·羅蘭 · 我們唯一不會改正的缺點是軟弱。

—— 拉羅什福科 · 私心勝者,可以滅公。 —— 林逋 ·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 劉鶚 ·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 —— 呂坤 ·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 陶鑄 · 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 —— 謝覺哉 ·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

—— 列夫·托爾斯泰 · 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將摧毀利己主義。 —— 海涅 · 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

—— 布萊希特 ·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 孔丘 ·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 陶淵明 ·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 程顥 ·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 方志敏 ·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 孔丘 · 志不強者智不達。 —— 墨翟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陳涉 · 志當存高遠。

—— 諸葛亮 ·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曹操 ·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 曹植 ·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 王勃 ·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 李白 ·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 蘇軾 ·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李清照 ·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 陸游 · 故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

—— 王陽明 · 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 —— 呂坤 · 我們以人們的目的來判斷人的活動。

目的偉大,活動才可以說是偉大的。 —— 契訶夫 · 毫無理想而又優柔寡斷是一種可悲的心理。

—— 培根 ·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 張聞天 · 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都能適應。

—— 丁玲 · 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 —— 黑格爾 · 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 巴爾扎克 · 一個沒有受到獻身的熱情所鼓舞的人,永遠不會做出什麼偉大的事情來。 —— 車爾尼雪夫斯基 · 共同的事業,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 奧斯特洛夫斯基 · 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

4. 反映人生追求的名言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 一日無書,百事荒蕪。——陳壽

6.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4、要多讀書,但不要讀太多的書。 -B.富蘭克林

5、書蟲將自己裹在言辭之網中,只能看見別人思想反應出來的事物的朦朧影象。 -W.哈茲里特

6、有些人為思想而讀書-罕見;有些人為寫作而讀書-常見;有些人為搜集談資而讀書,這些人占讀書人的大多數。 -C.C.科爾頓

7、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別林斯基

8、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丘特

9、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 ——巴甫連柯

10、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卡萊爾

11、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12、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3、書不僅是生活,而且是現在、過去和未來文化生活的源泉 ——庫法耶夫

14、書籍把我們引入最美好的社會,使我們認識各個時代的偉大智者——史美爾斯

15、]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雨果

16、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彌爾頓

17、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18、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鑒別力。——赫爾岑

5. 論語里關于君子的句子

在孔子時代,君子一方面可以是實指的所謂的先進的“今之君子”;另一方面也是虛指:并無明確具體指謂。孔子就曾經以君子作為一個主導形象:《論語·述而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君子的出現是孔子面對禮樂崩壞而提出的一個范型式的生命樣式(請參看張巖在《從部落文明到禮樂制度》中更加豐富的分析)。但是,對于當今的我們,是否還有這樣的例子式的存在?也許,我們首先要思考何謂“例子”本身?

君子的古寫與“詩人”的“詩”、“尹”相關,而且都與法度有關,在字意上(參看很多學者對《詩經》的文化研究),詩的半邊是手持什麼東西,作為法度,作為制度的掌控。尹和君子在文字發生上也有關系,尹,治也。命尹這樣的語詞反復出現在甲骨文上。圣人,尹,君與祭祀或祭師也是相關的,《大戴禮記·五義篇》:“所謂圣人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能測萬物之情性者也”——君子也是通道的打開者。君子與溫柔敦厚之詩教的關系也有待思考,君子這里有化解陽剛和可以克服法律的嚴酷性的德能?這里涉及法則柔和化的問題?

論語》許多篇幅談及君子,但這里的君子是一個廣義概念,重在強調一種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個不同于平凡的人。為實現這一目的,《論語》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標準及道德修養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孔子認為作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樣,而應“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衛靈公》)也就是說,君子應以道義作為做人的根本,按禮儀來實行,用謙遜來表達它,用忠誠來完成它,否則就談不上君子。

其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里仁》)在孔子看來,作為君子就必須重視仁德修養,不論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離開仁德。同時曾子認為,君子重視仁德修養還必須注意三個方面的規范:一是“動容貌,斯遠暴慢矣”;二是“正顏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辭氣,斯遠鄙倍矣”(《泰伯》)。也就是說,君子要嚴肅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臉色,注意自己的言辭。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對你尊敬,信任,溫和。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泰而不驕”(《子路》);“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稱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即作為君子應心境安寧而不傲慢,態度莊重而不與人爭吵,能合群而不結黨營私;君子要重視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對社會多做貢獻。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君子的修養。

其三,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孔子認為,君子除了自我修養,還要重視用“戒、畏、思”幾項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這些思想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對君子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是要隨時注意戒除個人的欲念;二是處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無忌憚;三是認真處理,隨時嚴格要求自己。

其四,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差別還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態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認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也就是說,作為君子只有重視道義,追求道義,才能與小人區別,才能真正體現君子的精神。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必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謂:“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從之。”(《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