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工人生產的句子

解夢佬 0

1. 描寫生產勞動的詩句

赤日炎炎似火燒,

野田禾苗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

公子王孫把扇搖。

盛夏,天氣又干又熱,太陽光非常熾熱,就像是燃燒的火焰。在這強烈的陽光燒烤下,田野里尚未成熟的莊稼變成枯焦的樣子。農夫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種植的莊稼將要失收,一年的辛苦要落空。以后沒有糧食來養活一家人,況且,還有沉重的租稅壓在身上,怎麼能夠活下去呀?他們的心里焦急萬分,就像是開水在煮。

舊社會的農民生活這樣痛苦,可是那些貴族豪門子弟,一點也不勞動。他們靠農民的血汗養肥自己。炎熱的夏季,他們十分清閑自在,扇子搖搖,瀟瀟灑灑。

這一首古代民歌,用簡單樸素的語言,生動恰切的對比,鮮明深刻地揭示出農夫和公子王孫不同的生活狀況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了封建社會不平等的社會現象。

石壕吏

作者: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秋浦歌 李白 (其十四)

爐火照天地, 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 歌曲動寒川。

古詩詞鑒賞

秋浦,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是唐代銀和銅的產地之一。大約天寶十二年(753),李白漫游到此,寫了組詩《秋浦歌》。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這是一首正面描寫和歌頌冶煉工人的詩歌,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典詩歌中較為罕見,因而極為可貴。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詩一天頭,便呈現出一幅色調明亮、氣氛熱烈的冶煉場景:爐火熊熊燃燒,紅星四濺,紫煙蒸騰,廣袤的天地被紅彤彤的爐火照得通明。詩人用了“照”、“亂”兩個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經煉入詩句,便使冶煉的場面卓然生輝。透過這生動景象,不難感受到詩人那種新奇、興奮、驚嘆之情。

接著兩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轉入對冶煉工人形象的描繪。詩人以粗獷的線條,略加勾勒,冶煉工人雄偉健壯的形象便躍然紙上。“赧郎”二字用詞新穎,頗耐尋味。“赧”,原指因害羞而臉紅;這里是指爐火映紅人臉。從“赧郎”二字,可以聯想到他們健美強壯的體魄和勤勞、樸實、熱情、豪爽、樂觀的性格。結句“歌曲動寒川”,關合了上句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煉工人一邊勞動,一邊歌唱,那嘹亮的歌聲使寒冷的河水都蕩漾起來了。他們唱的什麼歌?詩人未加明點,讀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樣的補充和聯想;歌聲果真把寒川激蕩了麼?當然不會,這是詩人的獨特感受,是夸張之筆,卻極為傳神。如果說,“赧郎”句只是描繪了明月、爐火交映下冶煉工人的面部肖象,那麼,這一句則揭示出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豐富的情感和優美的情操,字里行間飽含著詩人的贊美歌頌之情。

這是一幅瑰瑋壯觀的秋夜冶煉圖。在詩人神奇的畫筆下,光、熱、聲、色交織輝映,明與暗、冷與熱、動與靜烘托映襯,鮮明、生動地表現了火熱的勞動場景,酣暢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煉工人的形象,確是古代詩歌寶庫中放射異彩的藝術珍品。

---------------------------------------------------

蜂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古詩詞鑒賞

蜜蜂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領。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這首詩贊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這首詩有幾個藝術表現方面的特點: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敘述反詰,唱嘆有情;寓意遙深,可以兩解。 這可算是一篇寓言詩。詩中的蜜蜂就是封建社會中千千萬萬的普通農民。他們祖祖輩輩辛辛苦苦地勞動,可是勞動成果到頭來卻都被統潔者掠奪去了。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結句用反問式,說明辛勤釀蜜的蜜蜂,成年累月地勞動卻勞而不獲,這就暗示剝削者的不勞而獲,使詩的寓意深刻、有力。

這首詩以洗煉的語言,通過描寫蜜蜂采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象,寄寓著作者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2. 形容工人的詩句

工人的詩句——周啟早詩5首

螺絲

我在流水線上擰螺絲

螺絲在流水線上擰我

我們是兩顆狹路相逢的螺絲

拼卻一身的力氣

擰血擰汗擰鄉愁

卻擰不出

那個原來的自我

流水線上的每一個人

都是一顆旋轉的螺絲

皮影戲里的木偶

身不由己擺弄著荒誕離奇的舞姿

轉痛轉淚轉流年

卻轉不出

貧窮荒涼的影子

零件加工零件

螺絲從不關心別的螺絲

只顧及自己腳下的位置

懸崖上的舞蹈

一步都不能錯

稍有不慎

便無立錐之地

富士康某某

十九歲的他

困得眼皮直打架

瞌睡撲向饑渴的沖床

沖床給他一個火熱的吻

吻出一朵曇花的芬芳

終于可以合上雙眼

從此 每個夜晚都睡得很安穩

生活

被貧窮驅逐

遭文明綁架

回家一個遙遠的詞

城市一首流浪的歌

打工一些滄桑的流年和日月

工廠是臨時的家

家卻成了暫住的旅館

在夾縫中討生活

到手的都是過客

睜開眼就得掙錢

閉上眼還在花錢

工資淪為追日的夸父

統統渴死在他鄉

工會

之一

老板的餐巾紙

擦拭其丑陋的嘴臉

美化其骯臟的靈魂

用完后被他隨手一扔

唾沫星子都濺在工人的臉上

之二

老板的看門狗

誰軟弱唬誰

誰強硬咬誰

老板的臭屁股

他越舔越覺得香

車票

一張窄窄的火車票

承載著多少農民工

回家的夢想

一條長長的軌道

阻斷了多少游子

返家的夙愿

火車票那麼窄那麼窄

窄到可以攥在手心

軌道那麼長那麼長

長過牛郎織女的鵲橋

多少次夢里回故鄉

多少回醒后淚漣漣

什麼時候

可以不用再削尖腦袋

只為了那一張

窄窄的 窄窄的

車票

3. 描寫“廠子”的句子有哪些

1、工廠后面,海水從一個海岬流向另一個海岬,象一些浮光幻影。兩道盡頭上建有燈塔的海堤,一道從海灣劉面的城外,另一道從工廠那兒,伸進海灣,形成一根弓弦。

2、在寒冷的黎明中,他們沿著從未鋪修過的道路,向一座座高大的、牢籠般的石頭廠房走去。工廠睜著幾十只油膩的四方眼睛,照射著泥濘不堪的道路,擺出一副冷漠自負的模樣等待著他們。

1. 一排燈火通明的窗子正對著閣樓照耀著,工廠正用它強大的鐵肺進行工作,不斷發出轟隆隆的巨響。

2. 從路邊,人們可以看見,上面還排著一列象蜂窠似的煉鋼爐,二十四公尺高的淬火槽,也在那里,許多大炮一齊直立著,浸沒于石油里。

3. 最初造成的房屋,比較低劣,舊的瓦已經變黑,高臨其上的是新的大廠房,淺藍色的青石瓦,裝著配對的玻璃。

4. 可以看見:半圓的波瀾,滔滔滾滾泛向工廠和碼頭,濺起雪花般浪沫,在岸邊散開。

5.在快速成長的企業,領袖應該要多一點霸氣。

6.從這里望過去,整個工廠是一大堆錯綜重疊的建筑物:井架、拱門、棧橋、鋼筋混凝土的和石頭的大廈,有的仿佛是輕飄飄的;象是一些巨大的水泡,有的整齊勻稱,具有樸實的風格與建筑物固有的凝重氣魄。

7.工廠熔爐里發出紅殷殷、白皚皚的光芒。一具巨大的蒸氣鐵錘捶打著,叫地面都給震動了。火焰的柱子從低矮的煙囪里冒。出來,射到灰色天空的黑暗里。人影在這種聒耳的喧囂、這種機器的吼聲中幢幢移動。

8.從各個廠房那半圓形的、骯臟的大窗洞里,可以看見無數的滑車和傳送帶在旋轉,生鐵的車床在移動,在把鋼和銅鉆孔、刨平和唐光。模壓機的垂直的圓盤,不停地轉著。起重機的軸架在高空里疾馳,往黑暗中飛過去。

9.成功的企業領導不僅是授權高手,更是控權的高手。

10.每天,在工人區的上空,在充滿煤煙和油臭的空氣里,工廠的汽笛發出顫抖的吼叫,那些臉色陰郁、在睡眠中未能使筋肉消除疲勞的人們,一聽見這吼叫聲,都象受驚的蟑螂一樣,從灰色的小房子里跑了出來。

11.工廠鐵器的嘩啷聲,錘頭敲打的叮當聲,鋸齒拉扯時的咯咯聲,以及熔軟了的金屬尖頭被敲打時的吱吱聲交響成一片。煤煙現在是直沖九霄,噴吐著火焰,向四方撒下一束束的火花,恰如點著了的花爆。

12.能用他人智慧去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是偉大的。

13.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

14.一個偉大的企業,對待成就永遠都要戰戰兢兢,如覆薄冰。

15.人才是利潤最高的商品,能夠經營好人才的企業才是最終的大贏家。

4. 形容工人勞動辛苦的詞

形容勞動辛苦的成語有:含辛茹苦、揮汗如雨、風塵仆仆、風餐露宿、披星戴月。

一、含辛茹苦1、拼音:hánxīn rú kǔ2、釋義:形容經受過艱辛困苦。比喻忍受千辛萬苦。

3、出處:宋·蘇軾《中和勝相院記》: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后成。(翻譯:沒有什麼不去做,經受過艱辛困苦,經歷了無數次的辛苦歷練而后才成功。)

二、揮汗如雨1、拼音:huī hàn rú yǔ2、釋義:形容汗出的非常多,像下雨一樣,并非人多物廣的意思。3、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一》: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翻譯: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汗出的非常多,像下雨一樣。)三、風塵仆仆1、拼音:fēng chén pú pú2、釋義: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勞累。

3、出處:清·楊秀清《太平天國天情道理書》:仆仆風塵,幾經勞瘁。(翻譯:旅途奔波,忙碌勞累,經過許多次過度辛勞而致身體衰弱。)

四、風餐露宿1、拼音:fēng cān lù sù2、釋義:在野外的風雨中吃飯;在露天的環境中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3、出處:宋·陸游《宿野人家》:老來世路渾諳盡;露宿風餐未覺非。(翻譯:老了才知道世界上的沒有盡頭,在野外的風雨中吃飯;在露天的環境中睡覺也沒有什麼感覺。)

五、披星戴月1、拼音:pī xīng dài yuè2、釋義: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3、出處:元·鄭廷玉《冤家債主》:這大的孩兒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翻譯:這麼大的孩子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