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道家思想中: 《道德經》與《逍遙游》的主體思想區別在哪兒
這個《逍遙游》出自《莊子》,你可以網搜《老子》和《莊子》的區別,有好多答案,這不是數學題,想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是二人思想一脈相承,都是作者通過對當時社會,自然的理解,和相應的解決辦法。但老莊之言,有著嚴重的虛無觀,這一點要注意,這是他們的弊病。
至于“無為”和“自在”,你可以看《莊子》中‘材與非材’的故事,道家講的應該是“無為之為”,“得機得勢”這種感覺,不是“無為”而是以“無為”之心有為。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嘛!
個人見解,見諒!
2. 莊子《逍遙游》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莊子的逍遙游實質是自由主義灑脫精神。
與西方的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相一致。 比黑格爾要強的是自由主義的實踐論,也是我們中國人喜歡回歸自然,對田園生活的那份農家情感,對返樸歸真后心靈的那份寧靜與輕松。
莊子并不是虛言于外表的語言爭論(他與名家學派有深厚的情意,不能說莊子不懂爭論)而求“自明”以及絕對精神自由上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舍棄形器而保其內在精神,使心不隨物牽引,不逐物漂流,能夠保持其心靈的本質,以觀照宇宙人生。 一、逍遙的涵義及逍遙思想的引入 “逍遙”一詞,據查并非莊子首創,在其成書之前的《詩經》、《禮記》等文著中都有出現;比莊子稍后的屈原,在其名作《離騷》中也有“折若木以扶日兮,聊逍遙以相羊”之句。
不過這些所謂的“逍遙”并不是莊子所崇奉的精神境界里的絕對自由,而有安閑自在之意。莊子的逍遙,與其說追求的是一種心靈的操守,不如說是精神境界的享受——放懷萬物,以心靈去感知宇宙人生的幸福。
我們可以大致地把《逍遙游》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通過逍遙思想的小大別來判別人或事物受物質形體束縛下的相對自由,這一層面的意思到“此小大之辨也”為止,借鯤鵬游弋與翱翔以及鯤鵬與蜩鳩的對比來描繪逍遙的物象、逍遙的小大之別以及逍遙受形體束縛表現出來的相對幸福。受形體束縛的相對逍遙是算不上逍遙的極致的,真正的精神領域的自由才是逍遙的最高境界。
描繪逍遙的最高境界(即絕對逍遙)的部分是逍遙游的第二個層面的內容,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為止,也是逍遙游全篇的中心。第三個層面主要以一些小故事來闡述第二層面的思想,如“堯讓天下于許由”、“藐姑射之山的神人”、“惠子憂瓠落無所容”、“置大本之木于廣漠之野”等等。
這些可以說是對第二層思想的推衍和證明。 《逍遙游》三個層面的思想的聯接是非常緊密的,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三個層面各自包含的思想內涵來內定三者之間的關系,下面分別對三個層面的思想進行闡述。
二、對《逍遙游》三個層面思想的分析 (一)物質形體束縛下的相對逍遙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分析莊子的《逍遙游》,認為獲得幸福有不同的等級,自由發展我們的自然本性,可以得到一種相對幸福。這一觀點很有道理,我且根據我的理解把這一觀點加以闡述。
《逍遙游》在開篇展示給我們的就是一種恢宏闊遠的氣勢挾帶的一個廣闊無邊的意境:一條叫鯤的巨大怪魚悠閑自得地游弋在浩渺無邊的大海。這怪魚是如此之大,也許動一下都會翻起巨大的波浪,可是因為有廣闊無邊的大海和深不可測的海水承載,大鯤可以游得無比的愜意和舒適。
和第一個意境一樣,大鯤轉化為大鵬之后,憑借著大風的力量,大鵬翱翔于九天之上,“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鵬在海運之時都要飛往南溟:“鵬之徙于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不僅飛往南溟,這是一幅多麼壯觀的景象,浩渺的天空里,大鵬憑借著風力極力舒展著自己的羽翼,先是“水擊三千里”,然后是“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在振翼的同時探索著宇宙的浩闊,猜測著這天地到底有沒有盡頭;從天上望地下,那蒼蒼的顏色是不是天地的正色。
這是一種十分愉悅的逍遙,然而這種逍遙受到了自然物質條件的束縛,受水和大風的制約,不能算作逍遙的極致,只能算作相對的逍遙。 除了受到自然物質條件的束縛,形體的束縛也能限制真正的逍遙,使人或事物只能在一個相對的境內領略到相對的快樂。
正如大鵬和小鳥的對比,大鵬能飛九萬里,而小鳥只能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于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兩者雖然不同,可是都享受了飛之至樂,可見雖然“萬事萬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但他們充分而自由的發揮其自然能力的時候,他們將是同等幸福的”。(引自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道家思想第三階段――莊子》) 但是,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給我們分析莊子《逍遙游》思想的時候忽略了一個問題,即順乎自身內在自然本性的相對逍遙雖然能夠帶來相對幸福,但這種相對幸福是有大小之別的,并不是同等幸福;同等幸福只表現在個體自身的自我滿足程度,即雙方充分而自由的發揮了其自然能力之后,感覺其自身是暢快的。
小的逍遙境界需要的個人內在修行的積聚少,大的逍遙需要的積聚多;“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因為你在通向大的逍遙的過程中投入的自身修行的籌備較多,因而也能收獲更大的快樂。
正如你聚三月之糧去千里之外旅行,見聞的廣博程度無論如何也比到近郊游玩了一日,回來肚子仍飽飽的多一樣。只是相對逍遙在不同程度上能給大家帶來快樂,滿足各自一時的喜好,這是不言而喻的。
(二)逍遙的極致—精神境界的絕對逍遙 因為逍遙受形體的束縛很容易受到限制,所以真正的逍遙是不依賴于形體的,而僅僅只是精神境界的逍遙自在。不僅如此,真正的逍遙還要注重內在的修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一定是莊子的思想,也許是范仲淹從莊子或道家思想中演化而來的;但一定可以。
3. 《逍遙游》闡述了什麼道家思想
有關《逍遙游》歷來說法不一,大體來說有兩種思路。
第一種是所謂“大物小物一起逍遙”,說的是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在自己的范圍中順應著“道”,因而不需要問太多為什麼也不要羨慕別人,自然就能逍遙。第二種思路是說,大鵬是逍遙的,而蜩與學鳩并不逍遙,因為“小智不及大智”。
從這個思路來看,整個文章是層層遞進的,從鯤到大鵬再到列子,莊子說最終極的人是“無所待”的,而普通“有所待”的人和物,根本無法理解這種“無所待”的人,就像“朝菌不知晦朔”。而這中所謂的“無所待”,便是逍遙。
從字面上理解,“無所待”的意思是不憑借任何事物,這便是莊子的終極理想。后面的秋水以及姑射仙子等等都是表達莊子這一思想的比喻。
人若想“無所待”,在逍遙游里又提出了修行的方法。首先要像圣人和賢人一樣,不要被物欲所控制。
雖然莊子對圣人總是貶低并且說“圣人不死,大道不行”但圣人其實是超越凡人的狀態。但是圣人不是莊子的終極理想,因為圣人追求“功名”。
莊子明確指出,這樣的圣人心中還是有“所待”的事物,并不是最厲害的。
4.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點睛之筆,如何理解它是能否正確認識詞旨的又一關鍵.關于其評價,眾口一詞:抒寫了詩人“心灰意冷”的消極人生思想.這幾成定評.但筆者仔細揣摩,以為它張揚的是作者高尚的人生理想,給人以積極的感奮力量. “人生如夢”其“人生”實指“仕途”.詞中縱觀歷史,談的是“千古風流人物”在仕途上的功勛業績:思考現實,憶的是自己宦海生涯的苦難,亦是仕途,蘇軾因所謂訕謗朝政,險掉了性命,故不用“仕途”、“宦海”而用“人生”,以免涉及議政,而再次大禍臨頭,蘇軾入獄受審,浩劫余生,待罪困居黃州,他回顧自己政治上的大起大落,咀嚼仕途況味,借佛家“六如”(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的觀點,表達了他對功業理想的意義和價值的懷疑和思考,并以之揚棄曾執著追求的功業理想,其仕途上的虛幻意識異常沉重,又加之以“一尊還酹江月”與之相承,如果我們只停留在其表層意蘊上,不結合蘇軾其人去分析它,那麼說它厭世、混世、享樂思想俱全,說它反映了詩人悲觀頹喪的消極人生觀,似乎是順理成章的.其實問題并不這樣簡單.作品形象的意蘊,是從作家心理深層迸發出來的火花,是潛存于個人、社會、歷史、宇宙多種基因的染色體,是客觀形象的情緒化,其根源并不在于客觀形象自身,而在于作者的主體思想感情.而東坡的大部分詞是表現主體意識,塑造自我形象,表達獨特的人生體驗,抒發自我人生理想.誠如元好問所說:“自東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新樂府引》近人龍沐勛也注意到這點.他的《兩宋詞風轉變論》說蘇軾“悍然不顧一切,假斯體以表現自我人格與性格抱負”.(《詞學季刊》第二卷第一號)那麼要發掘“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意蘊的真正指向,我們就不能僅就其形象而言其義,更重要的是把握詩人的主體思想感情.孟子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論述的就是這個道理. 毋庸諱言,“人生如夢”確有蘇軾在仕途上的“政治退避”的消極一面,我們不必為所愛拔高其作品的思想性,但我們也不能因詞中流露了消極情緒就作簡單否定.在精神痛苦中,詩人確含有藉此排遣內心郁積的真實方面,可它又不是其精神世界的全部.“仕途如夢”并不意味著詩人整個人生態度消沉了,他并沒有像前人由此發展到對整個人生的厭倦和感傷,其落腳點不是從前人的“政治的退避”變而對“社會的退避”,而陷入消極的泥潭不能自拔.蘇軾在以佛老思想排憂解愁時,就告誡自己:”學佛老者,本期與靜而達.靜似懶,達似放,學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為無害”.(《答畢仲舉書》)他對佛家的懶散和老莊的放逸有所警惕,這說明他的人生追求是積極的,其居黃州時期,在文學上取得令人驚羨的成就,這就是明證,其弟蘇轍說:在這之前,他們倆兄弟的文章不相“上下”;“既而謫居于典,杜門深居,馳翰翰墨,其文一變,如川方至,而轍膛然不能及也.”(《東坡墓志銘》)蘇軾有如孔子,“欲以治世弊,道不行,則定《詩》、《書》、訂《禮》、《樂》、序《春秋》、.”《漢文學史綱要》)孔子不遇于魯,則去而它適;道不行,則退而著書立說,其人生態度可謂積極.蘇軾在宋代文壇的領袖地位足以說明他不僅沒有走向消極頹廢的道路,而且人生追求是孜孜不倦的.因此,蘇軾這里不是借“酒”寫“愁”,這不合乎詩人曠達自適的個性氣質;是借“酒”寫“樂”,但也不是表達混世、厭世、縱欲享樂之情.那麼,它寓意為何?現試從詩人自我人格、個性氣質、處世哲學、人生理想等方面探尋. 東坡的詞往往是風格如人的,詞品如人格.關天其人品,即使對蘇軾頗有微詞的朱熹,也不能不贊嘆其凜然正氣.其云:“蘇公此紙出于一時滑稽談笑之余,初不經意,而其傲風霜、閱古今之氣,猶足以想見其人也.”(《跋張以道家藏東坡枯木怪石》)蘇軾一生把“人格”、“名節”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早所所寫的《屈原塔》云:“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他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以“忘軀犯顏之士”(《上神宗皇帝書》)自居,又以“使某不言,誰當言者”(《曲洧舊聞》卷五引)自負,并以“危言危行,獨立不回”(《杭州還乞郡狀》)的“名節”自勵.他作《剛說》反駁“剛者易折”的說法,認為此乃“患得患失之徒”的論調,直到晚年,他仍表白“君命重,臣節在”(《千秋歲》).蘇軾在“俯仰萬變”的仕途滄桑中,始終是以節義自守的,實現了自身人格道德的完善.他貶居黃州時寫下“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黃州定惠寺寓居作》),其決不攀附權貴,守正惡邪的高尚人品躍然紙上.如果我們聯想到其因“烏臺詩案”險遭殺頭的事實,其“一尊還酹江月”,這個以“江月”為侶,與“江月”同樂的形象,仿佛重現了詩人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風節凜然的直臣范儀,暗示了其雖處窮厄,誓不“俯身從眾,卑淪趨時”(《登州謝宣詔赴闕表》)的道德風范. 聽任自然,隨緣自適,超然達觀,是蘇軾的處世哲學.這也是他仕途上的進退觀.他云:“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優游歲。
5. 莊子《逍遙游》中的思想是什麼
《逍遙游》后說“逍遙”——《逍遙游》備課札記莊子的《逍遙游》一文的關鍵在于“逍遙”二字。
抓住了“逍遙”二字,就抓住了閱讀理解這篇文章的核心。下面想就此談幾點看法,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一怎樣才算“逍遙”?像大鵬鳥那樣“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算不算逍遙?不能算。因為它“猶有所待者”,即還要借助外物的力量,這種外物就是“六月息”即六月里的大風。
所以鵬能飛上九萬里的高空,是借助了風的力量,“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如果不是借助風的力量,它縱使有“不知其幾千里”的背和“若垂天之云”的雙翅,也是不能上升到九萬里的高空的。
像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征一國”的人,算不算逍遙?也不能算。因為他們盡管在某一特定范圍內活得有滋有味,自我感覺挺不錯的,但是他們把功名利祿看得太重,所以一生都要受到羈絆,最終還是“逍遙”不起來。
像宋榮子那樣“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辨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算不算逍遙?還是不能算。
因為他“猶有未樹”即修養還不夠。修養不到一定的火候,盡管你自己認為逍遙了,但在別人看起來你還是與逍遙無緣的。
這樣看來,“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的列子列御寇該算是逍遙的吧?還是不能算。
因為他只是“免乎行”即不用走路,但是“猶有所待者”即還要借助風的力量。那麼,到底怎樣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逍遙”呢?在莊子看來,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才是真正逍遙的。
因為他們已經超脫了一切,擺脫了一切外物的羈絆,“彼且惡乎待哉?”然而,莊子在這里犯了一個認識上的錯誤。像列子那樣借助一下風的力量都不能算逍遙,那麼,借助“天地之正”和“六氣之辯”又怎麼能夠看作是“逍遙”的呢?因此,我們認為,“逍遙”是相對于“束縛”和“羈絆”而言的。
只要你的內心不受外物的“束縛”和“羈絆”,你就是逍遙的。像莊子主張的那種絕對超脫的逍遙其實是不存在的。
他自己也找不出這方面的證據來。二如何才能“逍遙”?像蜩與學鳩那樣“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當然逍遙不起來,像斥鴳那樣“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也逍遙不起來。
即使像大鵬那樣“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逍遙不起來,像宋榮子那樣“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也逍遙不起來,像列子那樣“御風而行,泠然而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也逍遙不起來。
因為他們都“有所待者”,就是說對外物有所依靠,或受個人私欲的熏染,或受功名利祿的羈縻,或受聲名地位的引誘,不能徹底擺脫人世俗事的糾纏。要做到真正的“逍遙”,在莊子看來,必須做到“三無”(即“無己”“無功”“無名”)。
“無己”就是徹底地拋棄私心雜念,“無功”就是舍棄任何功利追求,“無名”就是不要任何的虛名或頭銜。只有這樣,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才能真正地“逍遙”起來。
然而,人畢竟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與社會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要徹底地屏棄私心雜念、功利追求和虛名頭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試看從古到今的蕓蕓眾生,有幾個脫得了私心雜念、功利追求和虛名頭銜的干系?又有幾個做到了“無己”“無功”和“無名”?被稱為“圣人”的孔子做不到,被稱為“詩仙”的李白和被稱為“詩圣”的杜甫也做不到,其他的人就更做不到了。三“逍遙”與“積累”有什麼聯系呢?如果說她們之間一點聯系都沒有,那麼,莊子為什麼要花那麼多的筆墨去寫“積累”呢?“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是從反面來寫積累;“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這是從正面來寫積累。
之所以要寫積累,是因為“逍遙”也需要有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大鵬要實現“將徙于南冥”的目標,首先必須經歷“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積累過程。這無疑告訴我們,“逍遙”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成的事。
更何況大鵬盡管作出了“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努力,也還是和“逍遙”的境界差著一大截呢?四“逍遙”與“小大之辯”又有什麼聯系呢?為了證明“小大之辯”,莊子在“小”的方面舉出了“不知晦朔”的“朝菌”和“不知春秋”的“蟪蛄”的例子,在“大”的方面舉出了“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的“冥靈”和“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的“大椿”以及“以久特聞”的“彭祖”的例子,另外還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的大魚“鯤”和“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鳥“鵬”的例子,還有只能“翱翔蓬蒿之間”的小“斥鴳”的例子。為什麼要寫這一些呢?這是因為要達到“逍遙”的目的,首先必須滿足一個條件,這就是“舍小取大”。
盡管“大”的不一定能夠“逍遙”,然而如果連“大”這一點。
6. 逍遙游的主題內容是什麼
逍遙游的主題內容:順乎自然,超脫于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于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中心思想:
“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游自得的樣子。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
第二部分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余下為第三部分,論述什麼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當作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7. 莊子的《逍遙游》體現的是什麼思想請各位多多指教,
“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第二部分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為第三部分,論述什麼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于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逍遙游”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在莊子的眼里,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于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于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