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在農歷的十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最后一個月亮節。
這一節日嚴格來說是一個道教節日,來源于道教所謂上元、中元、下元“三元”的說法。他們都是祭祖的節日,而下元節是最后一個,后來逐漸被人遺忘,
道教認為凡是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鑲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皆要修齋。這是下元節的習俗,也是對未來美好的一種渴望。
三元節中的中元節,是大型的祭祖節日,而上元節在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往往人們剛剛過完年,喜慶的氛圍還沒有消散,元宵節又把這種熱鬧感覺,推上了新的浪潮。
下元節與上元節和中元節一起,構成了先民對人生感受、祈福、贖罪、解困等完整的生命體驗,節日的形式不過是生命哲學的文化表達而已。更重要的還是人們能夠幸福平安的生活著,才是這節日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