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慈悲喜舍的句子

解夢佬 0

1. 慈悲喜舍什麼意思

一、慈無量心:慈是愿人得樂的意思。

世人多只知自求快樂,忘掉別人的痛苦,但修習慈無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親人得到快樂,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都要得到快樂,還要腳踏實地,去幫助他們得到快樂,即是無量的“慈”,能給無量的眾生得樂。二、悲無量心:悲是一種悲憐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顧別人的痛苦,但這悲無量心則相反,只知救拔別人的痛苦,卻忘記自己的痛苦,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悲心似海的宏愿,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無量的“悲”,能拔無量眾生之苦。

三、喜無量心:喜是歡喜,眼看別人能夠離苦得樂,頓生一種無限喜悅的心情。世人只為自己得到快樂的事情,或其親人得到升官發財,而生歡喜心,很少見別人樂事而生起歡喜心的。

且有一部分的人,還存著幸災樂禍的心理,見人快樂,心里則悶悶不樂,見人受難,心里則暗暗歡喜。但這種喜無量心則不同,不但見人得樂而生歡喜,就是冤家敵人,能有歡樂的事,也同樣表示無量歡喜。

四、舍無量心:舍是舍掉一種分別執著的觀念。為善雖可樂,但恐有人我冤親的計別,故應舍棄。

又無論做任何善事,也要把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則心量廣闊,慈悲濟度無量眾生,心不存著,正以一澤秋水如鏡,月穿無痕,故稱舍無量心。

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于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

2. 慈悲喜舍遍法界, 惜福結緣利人天,禪靜戒行平等忍, 慚愧感恩大愿

心照不宣

慈悲喜舍遍法界,

惜福結緣利人天,

禪凈戒行平等忍,

慚愧感恩大愿心。

這四句可以說是修習的基礎。

慈悲,喜舍要遍法界。我們要對法界一切眾生發慈悲心,喜舍心。喜舍,就是很歡喜的舍,施舍。

我們生活的平時,要惜福。珍惜我們自己的福報。浪費,破費都是折福的。不僅要惜福,還要廣結善緣。這樣不僅利益自己,也利益別人,甚至利益天人。

禪凈,不是靜。禪同時也是懺悔,反思的意思。要冷靜的反思自己。戒行,就是持戒的行為。還有平等,忍耐,都是我們修行的關鍵。

慚愧,同時,還要多感恩一切,發大愿的心,這一切都是修行的基礎。

這是佛光山星云法師做的回向偈,贊嘆星云法師!

第一句,是佛家的四無量心。表示你愿意對遍法界的一切有情眾生發出無量的“救苦、施樂、隨喜、離俗”的心愿來,這也是觀音菩薩的一個化身四臂觀音的本義。

第二句,依舊講付出和奉獻。平時注意用光盤行動、不亂買奢侈品來減少自己

福報的耗散,把自己的物質精神不斷的幫助施舍給身邊親友同事或需要幫助的路人,讓他們每一天都更安樂,與他們結下善緣。

第三句,講八宗里的行門,就是禪宗、凈土宗、律宗這三個注重行持的三宗,以及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平衡自己的心態和觀點。沒有堅固的執著,也不卷入爭論,如果別人非要你向南去,你就先隨順他,再慢慢柔和持久的感化他,最終一起走向正確的方向。

第四句,是自我定位后的反思,知道了自己是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微塵,應該感謝父母給了自己一個可以呼吸、飲食、上學、旅游的鮮活生命,感謝馬路上司機們的聚精會神防止你受傷的用心,感謝地鐵工作人員認真的安檢讓你順利到家,感謝環衛工人沒有馬馬虎虎給了你多一點整潔,感謝政府起碼還正常運作,沒有讓社會癱瘓,感謝佛法僧能舍棄俗務,一心精研,給你趟出了一條路來,菩提之路、成佛之路!你也想為他人多多少少做一點事,讓他們開開心心的解脫困苦煩惱,這是你的心愿,也是你的大愿!

3. 慈悲喜舍什麼意思

慈悲喜舍 《華嚴經》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慈悲喜舍又稱四無量心,因眾生而起,眾生無量。 慈,愿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悲,愿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喜,愿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 舍,于諸眾生遠離貪嗔癡,心住平等舍 慈,是希望一切眾生幸福快樂。

主動去關愛或憐憫所有的人乃至一切生物,使他們獲得快樂。即使與我們完全無緣的人也不例外。

佛門有偈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發自內心的情懷,與世間的愛不同,完全超越世間的一切煩惱。

在實際生活中如何行慈呢?遇見有人幾天沒吃飯,給他飯吃是慈;遇見老人過街怕被車撞,牽他們過街是慈;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讓座是慈。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幫助別人,愛護小動物、花草樹木都是行慈。

行慈會使別人得安樂,但那只是一時的安樂,是不長久的。要勸他們種安樂因,才永遠得安樂。

如勸他們放生、印經、護持三寶等,他們自己行慈種了安樂因,便會永遠安樂。如〈結齋偈〉云:“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后必得安樂。”

慈對修行大有益處,有助于去除嗔心。 悲,是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時心生不忍,希望拔除他們的痛苦,是與冷酷的行為相反的。

我們人類及其它傍生每天都在受各種痛苦,如生、老、病、死等四苦,乃至八苦、無量諸苦。三惡道的苦更是多得不可說。

看見動物將被殺,我隨緣買下來放生是悲;有人生病無人照顧,我們主動去照顧是悲;看見眾生被殺又不能救,我們念佛或往生咒助其往生凈土是悲。總之,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都是行悲。

但所行這些悲只能使他們暫時離苦,若要他們永遠離苦,那才是真正的悲,智慧的悲。要給他們開示佛法道理,讓他們去惡近善,多種善因,使他們永絕輪回,也就永離眾苦因了。

喜,是歡喜、隨喜、恭敬、贊嘆,就是隨喜他人的成就與福德,是恭喜別人,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對他人的嫉妒與不滿。看見別人做善事,我們隨喜贊嘆;不但使做善事的人心生歡喜,自己也獲隨喜功德的利益。

看見有人學習佛法,要隨喜恭敬。學佛將來必定成佛,可以脫離輪回,免除生老病死苦,這是人生一件最大的要事,最應該贊嘆隨喜。

我們看到任何人得到快樂,要時時隨喜,保持一種愉悅的心情。 舍,是沒有執著、沒有厭惡而平等地對待他人及任何事情的心境,平等的態度是其特相,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偏愛和執著的功德心。

我們對一切人、事、物不起一點兒憎愛執著。做了好事不記在心里是舍;做了不如法的事,懺悔以后不再放在心里是舍;布施時不執著功德,三輪體空是舍;把慈悲喜舍的功德通通舍掉,不執著,那才是真舍。

對眾生沒有貪嗔癡的心,平等對待,那就是于諸眾生遠離貪嗔癡,心住平等舍。

4. 慈悲喜舍是什麼意思

慈悲喜舍(南懷瑾)

問:關于做人、做事、學佛、修行等各種方面,有沒有一個通用的要點?

南師:做人、做事、學佛、修行,有四個方向、四個要點——四無量心。無量無邊沒有范圍,由小擴大的。四無量心是什麼?四個字,“慈悲喜舍”。

先學慈悲心,慈悲是很難做的,嘴里講講的,真做到慈悲心很難。真的慈悲心就是普通我們一句俗話:“作蠟燭”。我常常用這句話比方,要自己變成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真是很難做到。

你們都念過李商隱兩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對不對?若是菩薩道的慈悲,還要再改幾個字:“春蠶到死絲‘不’盡,蠟炬成灰淚‘不’干”,那才是菩薩的慈悲!談何容易?

學佛先學四無量心,學了慈悲心之后,最重要的是下面兩個字,“喜舍”。你看看這許多學佛的居士啊、出家人,幾乎沒有幾個人做到“喜舍”,沒有幾個人能在臉上帶個喜容。臉上沒有喜容,個個幾乎都是討債的面孔,好像我們我們欠他多還他少。有些學佛的人,只要一學佛,喝!看起來滿臉的“佛相”啊!很莊嚴,一身的“佛氣”,看起來很嚴肅,一點喜容都沒有。

所以打坐教人要先把神經拉開,微笑,學菩薩嘛。一笑,腦子都松開了,身體病都沒有了,笑有這樣的作用哦。肌肉一笑,腦神經整個拉開了,眉毛舒展開來,你看菩薩塑的像,也是坐在那兒微笑,慈眉善目,這要學的。

我也常常告訴人,你們學學唐太宗嘛!唐太宗有次問魏征:“我跟人家講話時,大家看到我開口就都不講了,好象很嚴肅、還發抖,這是什麼道理?”面對著皇帝,別人絕不敢說真話,但魏征就說了:“陛下,你不知道,你的相貌天生就很威嚴,再加上你嚴格地一問‘這個事怎麼辦?’大家當然嚇死了,不敢開口。”聽魏征這麼一說,唐太宗回到宮里就弄個鏡子,對著鏡子拼命學笑,練習笑著問話:“你好啊!這個事怎麼辦啊?”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

修菩薩道先修喜相;喜,慈悲喜;舍,一切放下。四無量心是基本要學的。

5. 慈悲喜舍的其它

《大般涅盤經典》卷十五佛解釋說: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于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

《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中,文殊師利菩薩與維摩詰居士問答: 何謂為慈?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無諍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行不壞慈,畢竟盡故;行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凈慈,諸法性凈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覺眾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法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凈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

菩薩之慈,為若此也。”何謂為悲?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維摩詰)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何謂為喜?(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喜?”(維摩詰)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何謂為舍?(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舍?”(維摩詰)答曰:“所作福祐,無所希望。”

慈悲喜舍慈善會慈悲喜舍,顧名思義,是以維護佛教的修行、弘法、教育以及慈善事業為主體。為了更好的發揚大乘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發揮佛教在構筑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下,并繼承中國佛教歷代濟貧救苦的優良傳統,延續太虛大師主張佛教積極入世的思想和民國時期佛教救世利人的慈善事業。

發揚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理念,不分種族、不分國家、不分信仰、不分善惡、不分親疏,對一切苦難的民眾予以誠摯、平等的關懷和救助。“于諸病苦,為作良醫。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為作光明。

于貧窮者,令得伏藏”。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為行愿,以人為本,積極入世,展開扶貧救濟、醫療治病、賑災克難、敬老恤孤、助學扶教等各項慈善事業,并在隆慧法師積極引導廣大社會民眾和佛教信徒參與佛教慈善事業,使社會民眾內心充滿慈悲和仁愛。

教富濟貧,讓富有的人們能奉獻自己的愛心,引發內心的慈悲善根,修積陰德,廣種福田,富而好仁;救困安貧,使貧困的民眾得到救助,心生安樂,貧而感恩;自利利他,為佛教弟子提供一個弘法修行的渠道,積功累德,回向凈土成為資糧,往生極樂,圓成佛道。通過濟貧教富的各項慈善事業,化解社會階層的差別和對立,凈化人心,提升道德,和諧社會;使廣大的社會群眾接觸、了解和正確認識佛教,覺悟人生。

歡迎社會各界善心人士積極參與,共筑東林慈善社會公益平臺。用慈悲愛心,完善自我,奉獻人生,讓青史留名,讓子孫效賢;用菩提心,修福修慧,弘法利生,讓他人解脫,讓自己成就。

四無量心對慈悲喜舍的闡述 慈悲固然能使眾生得到福樂,但是行慈心、喜心時,容易生貪著心;行悲心時,又容易生憂愁心,因此佛陀告訴我們:需以舍心來去除一切分別妄想,并令一切眾生都能以平等心進入佛道。 舍,是一種無上的智能。

所謂:“舍得,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放開腳步,才能使我們向前邁進。同樣地,我們以慈心、悲心、喜心來弘法度眾,更要舍除對三心的執著,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萬法因緣和合而成,所以就勝義諦而言,無一眾生可得,也無一心可得。若有得者,皆是有求,不能成就無量的功德;若能舍去一切分別妄想,就能冤親平等,廣度一切眾生有如己子。

好比虛空因為能包容萬物,所以能成就一切萬物。 舍,是一種最高的境界,唯有“舍”,才能容納異己,唯有“舍”,才能心包太虛。

世界之所以動亂不息,就是因為世人都只知道向前獲取,而不知道回頭反省;只拼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質,而忽略了心內的精神世界更為遼闊。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我執,尊重他人,舍得犧牲奉獻,自然就能擁有一個圓融和諧的世界。

慈悲喜舍,本為一體 由慈悲喜舍的內容看來,四無量心雖類別為四,其實都是慈心悲愿的延伸:先是欲令眾生都能得到快樂,而施以慈心,繼而看見有人不能得到快樂,悲心油然而起。接著又想令眾生都能離去苦惱,得到無上法樂,喜心繼之產生。

以慈心、悲心、喜心度眾,而不起憎愛貪憂,不生人法執著,就是舍心現前的境界。因此《大智度論》說:“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余三隨從如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