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8年出土的萬歷皇帝龍袍上面有著十二條龍。而清朝的龍袍上大多繡有九條金龍,胸前、背后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后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被繡織在衣襟里面。
最早出現龍袍的時候,其實還沒有很嚴明的制度,但到清朝有了很嚴明的規定。
龍是權力的象征,古代皇帝大多會穿龍袍,明朝皇帝龍袍以黃色的綾羅為主,彰顯皇家的威嚴,和絕對性。
而龍袍的制作價格也是不菲的,清朝一件刺繡龍袍的制作成本是1000兩白銀,而白銀價格大約3元/克,1000兩白銀相當于現在的大約15萬元,這也只是當時最便宜的龍袍,而最珍貴的龍袍有一百萬上下的價格。
龍袍上龍的數量人們知道了,但關于龍的含義,可能大多人不知道。皇帝是九五之尊,在《易·乾》中有寫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意思是說這條龍已經飛上天了,表示達到了最高境界。
明朝的龍數量多,而且是繡著正中央的,俗稱為團龍,也是寓意極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