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不吃餃子和凍不凍耳朵沒有直接關系。民間流傳“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只是一種民俗說法。
餃子的發明者是東漢時期的名醫張仲景。張仲景是醫學大家,著有《傷寒雜病論》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東漢時期他曾擔任長沙太守,也診病施藥,四處行醫,后來辭官回鄉。辭官回鄉時,正好是寒冬時節,就發現家鄉的人們因為冬季寒冷,凍傷手腳和耳朵的現象非常嚴重。張仲景作為醫生,就想了一個能對所有人普遍適用的辦法。
他先把羊肉、胡椒、辣椒和一些驅寒的藥草放在鍋里煮,煮的差不多了撈出來,用面皮包好這些材料,捏成耳朵形狀,再放進鍋里煮熟分發給鄉親們。這樣這種是食物,又是藥物的“嬌耳”在百姓身邊流行起來,而且效果顯著。大家吃了之后身體暖和,凍傷的情況減少,爛耳朵的癥狀也緩和了。
張仲景派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嬌耳也成為了過年的食物,后來嬌耳成了餃子,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張仲景制作“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有了“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