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玉門關以西的地區被稱為西域。
西域最早指周朝諸地,在《莊子·讓王篇》里說:“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于孤竹,曰伯夷、叔齊。二人相謂曰:‘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試往觀焉。’”像其余的《詩經》、《楚辭·離騷》等書籍里都有像“西方”、“西極”、“西域”的說法,這里都是指周地。
漢代之后,因為國家領土擴大,西域成為對玉門關 、陽關以西地區的總稱。開通了絲綢之路以后,東亞各國都順著這條路來往中原。《漢書·西域傳序》里:“ 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后稍分至五十馀,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東則接漢,阸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
通過記載我們得知,中原人在西域之路打開后,開始知道在玉門關之外還有很大的世界,有著各種長相、語言、習俗都不一樣的胡人,后來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歐洲東部和非洲北部,都是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漢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使“漢之號令班西域矣”,標志著西域自此成為我們國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