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的來歷

解夢佬 0

 在中國的婚姻嫁娶中把牽線搭橋的人稱為媒人,媒人一般是一些婦女,所以也叫她們為媒婆,因為古代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媒婆的行業由來已久。

早在春秋時期媒人就已經誕生,在《詩經·衛風·氓》中就已經說“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可見自從有嫁娶就已經有了媒人。

媒人誕生于民間,周代是沒有專門管理姻緣的部門的。周朝法律里規定男子三十歲必須成親,女子二十歲必須嫁人,這樣的話國家不負責分配,就需要民間的人自己找。大家也不方便挨家挨戶查看適齡的男女是不是可以婚配,就誕生了媒人這個行業。

后來官方規定了成婚的六禮,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媒人。想要嫁人娶妻,就必須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方不經過媒人提親就不能娶妻,女方沒有媒人來提親即使老了也不能嫁人。

媒人一般是一些婦女,這樣的身份方便她們在內宅里走動,親自看一看這些待嫁的姑娘或者瞅一眼提親的男子都不顯得十分突兀。

媒婆也分為“官媒婆”和“非專業媒婆”,元代《典章》里記載:“媒妁由地方長老,保送信實婦人,充官為籍”這個就是官媒婆,是需要家族族長出面作保,入了官方典籍的職業媒婆。這個身份類似于衙役,要管理女犯人的婚配,解決婚姻糾紛等等。在處理官府交給的婚姻問題的同時,官媒婆也可以自己經營婚姻介紹所,收取兩份工作的薪水。

非專業媒婆就是私下里為各家各戶做媒的人,她們走家串戶,了解各家情況,哪家有待嫁的姑娘和要娶媳婦的青年,她們都了如指掌,為別人做媒也就極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