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語中做人之道的句子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忽? 2.所謂圣人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能測萬物之情性者也3.小人之心,豈能度君子之腹。
4.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5.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6.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7.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8.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9.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10.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1.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12.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13.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14.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15.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6.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17.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
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18.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19.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思,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20.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21.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
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22.司馬牛問君子。
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23.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吾獨亡。”
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24.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
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
虎豹之槨,猶犬羊之槨。”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2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27.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28.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9.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30.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悌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脛脛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3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2.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其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之;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33.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4.南宮適問于孔子曰:“羿善射,鏖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35.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36.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37.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39.衛靈公問陳于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
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40.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1.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42.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43.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44.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45.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46.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2. 《論語》中激勵成長,光亮人生的名言警句
首先我要說;《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
但現在的人都很浮躁,讀古文的人很少了,在這種環境下您還能關注《論語》,真難能可貴。我找了一些,可供參考,網上關于論語的東西有的是。
但關鍵是應該看看《論語》的書,有時間可通讀幾遍,會有很大收獲的(最好看臺灣學者注釋的《論語》)!熟悉《論語》再去孔子的故鄉曲阜看看,感覺會不一般、更深刻的。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孔子說:“學了又不斷的印證練習,不也是很愉快的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的學說,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嗎?”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于學習;三十歲時做事符合禮儀;四十歲時(掌握了各種知識,)不受迷惑;五十歲時了解自然的規律;六十歲時一聽別人言語,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歲時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譯文 孔子說:“幾個人走路,必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
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借鑒他的缺點進行自我改正。”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復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才可以憑著稱為做老師啊。”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群眾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群眾。”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卻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涂;思考卻不讀書,就一無所成。”11、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聰明的啊!”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干什麼?”13、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譯文 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1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說:“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強施加在別人身上。”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17、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1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譯文 孔子說:“君子幫助人取得成績,不促使人陷入失敗。
小人相反。”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孔子說:“聰明又好學,向地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他為‘文’。”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譯文 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動。
孔子聽說了,說:“做完后再思考一次,就可以了。”22、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譯文 孔子說:“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
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2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
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不如喜歡學習的人,喜歡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快樂的人。”2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2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譯文 孔子說:“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