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完整詩句)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出自詩句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另外,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釋〗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示例〗誰怪著你呢,實在說的不錯,倒是沒有人說過的話!可見“~。”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
2.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相應的詩句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3. 形容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詩句有哪些
1. 不識廬山真而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4. 從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一、《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翻譯: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賞析:詩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句,可以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另一種表述方式: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所以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站在高處,從全局出發。
二、《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仗無時夜扣門。
翻譯:不要笑話農家臘月做的酒渾濁,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懷疑會有無路可行的時候,忽然看見柳色暗綠,花色明麗,又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你吹著簫,我擊著鼓,結隊喜慶,春社祭日已經臨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簡樸的古風仍然存在。從今日起,如果可以乘著月光閑游,我這白發老翁也要隨夜乘興,拄著拐杖,敲開農家朋友的柴門。
三、《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翻譯: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四、《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翻譯: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徒弟,他說師傅采藥去了。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五、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1. [釋義]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2.[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4. 形容"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詩句
1、相關詩句:蘇軾《題西林壁》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原文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注釋
⑴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⑵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側:側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識:不能認識,辨別。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形狀。
⑸緣:因為;由于。此山:這座山,指廬山。
譯文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4、簡析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郁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云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后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