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陰陽五行,想必很多朋友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對于行家來講,就清楚的知道儒家董仲舒發明了陰陽五行,以及天人合一理論。那麼想要知道關于何為陰陽五行學說,想要具體了解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
陰陽五行說是誰提出的
陰陽家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所謂“百家”泛指多家而言,司馬談歸納為六家,即陰陽、儒、墨、法、名、道(《史記·太史公自序》),西漢末年古文經學家劉歆總括為十家:陰陽、儒、墨、法、道、名、農、縱橫、雜和小說家。十家中除去屬于文學的小說家外,后人稱之為“九流”,補充了兵家,重要的仍然是司馬談所說的六家。
陰陽的本義指日照的向背,陰陽家的特點是:“深觀陰陽消息”,運用陰陽消長模式來論證社會和人事。
鄒衍(約前305—前240年)又作騶衍,是齊國的思想家,開創了戰國時期陰陽家學派。他提出了陰陽消長,五法終始的學說,簡稱為陰陽五行說,在當時及秦漢以后都有較大影響。鄒衍曾任燕昭王師,游歷魏、趙、燕、秦等國,《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評價他:“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他的學說包括三部分,一是天論,談天地的發生和發展,當時頗為著名,稱之為“談天衍”;二是地理學說;三是陰陽五行的五法終始學說,第三部分影響最大。
何為陰陽五行學說
原始的五行學說,由子思、孟子的創導而流傳世,原本是一種對物質構造的古老學說,這種學說認為物質世界的各種事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種東西構成。鄒衍加以改造和發展,把五行學說論述為與歷史發展和朝代的更替有關的一種歷史規律。
鄒衍認為:凡帝王之興,天必先見詳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天演(蚯蚓)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禹之時,天光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于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至文王時,天先見火,赤鳥銜丹書,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氣勝!”(《呂氏春秋·應同篇》)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
從黃帝到周文王是五法終始的更替,鄒衍的觀點是五法、五氣、一物勝一物,循環往復,相代而興,每個朝代相當一個“德”,歷史就按照這個循環推演發展,鄒衍五法終始說的宗教迷信和神秘色彩賦予皇權神授,這種理論迎合了戰國新興地主階級的需要,因此他受到齊威王、梁惠王、趙平原君、燕昭王等的歡迎和優待。秦統一后也用其理論立國,周是火德,“今秦變周,水德之時”(《史記·封禪書》),水勝火,秦是水德“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史記·秦始皇本紀》)借助他的學說來說明周的滅亡是符合天意的。
鄒衍熔天、地、人于一爐的思維方式,他把宇宙所已知的一切現象綜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大系統,是思想領域對種種歷史的和現實的問題的斗爭反映,但是他的五德終始說,絕不是關于歷史發展的科學理論。
鄒衍的五德終始說不僅在當時受到重視,而且對后世的學術和政治也產生了重大影響。他把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解釋為天的意志,五行相克,這是歷史的循環論,為宗教迷信發展的提供了輿論。秦漢時期出現的方士,運用了鄒衍的學說,把道家的仙術和鬼神之說相結合,成為神化皇權的工具,董仲舒把五法終始說進一步演化為“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思想,后來經過無神論思想家王充的批判,五德終始說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