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部神劇,在某
評分高達9.8分,且在今年6月了“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
片中沒有過多的渲染,只是記錄真實,就贏得很多人的好評。
正是因為祛除了雜色,看完之后內心滿滿的感動,同時又讓人深思。
這部廣受好評的紀錄片就是《小小少年》,通過鏡頭,用不一樣的視角,讓我們看見了6位孩子的小小夢想,以及他們對命運的抉擇和判斷。
看著他們的人生,我們知道,能決定人生高度的,無非就是身邊這3個人。
父母,決定孩子成長初期的品行
《顏氏家訓》中說: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行舉動,無心于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
作為接觸最多的人,父母的言行舉止如同一面鏡子,時刻影響著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首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小小少年》中的殷然雖然倔強,但保留友善,深得大家的喜愛。
他是一個癡迷昆蟲世界的孩子,他的如癡如醉受到了保護和陪伴,同樣,他的友善也離不開用心培養。
母子倆,會在安全的前提下,一起趴在馬路上觀察昆蟲,并細數它有多少條腿。
媽媽還會提醒他在給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昆蟲世界時,謙遜,拿出服務者的態度。
殷然媽媽在生活的各個細節,提醒殷然要懂禮貌,知感恩,遇事應該怎麼做。
同時,自身作則,給孩子講道理,從不拿“大人”身份他。
媽媽自身用一個很好的品行,對待孩子;孩子自然也會模仿媽媽,對品德和行為進行“自我修剪”。
品行,不只是父母教給孩子的語言,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做出的細節。
《少年說》節目現場,一個孩子對外賣員深情表白,看哭了無數觀眾。
這個孩子的媽媽每天奔波送外賣,風里來雨里去,非常辛苦。
但有的人不了解、不尊重這個職業,讓她遭受了無辜的責罵和委屈,偶爾目睹這些的孩子非常心疼自己的媽媽。
但是媽媽卻耐心地向孩子解釋:
“無理取鬧的客人只是少數,生活里還是有很多善良的人。”
在教誨下,孩子選擇心向美好、相信善良。
他經常給環衛工人一個微笑,給辛勤勞作的人表達尊重和感激。
他希望他這樣做,能給辛苦付出的人帶去一絲寬慰,同時更希望身邊的人,也能和他一樣給媽媽一張笑臉,說出一句謝謝。
節目現場的其他人,都被這個健康陽光的孩子感動了。
他的媽媽
在臺下,更是眼含淚花,感動又驕傲。
善良的人,心底有光。這束光,能從父母的心,照亮孩子的心。
一個人能飛多高,走多遠,從品行中已初見端倪。
《禮記·大學》中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好的品行,是父母給孩子一輩子最好的財富;早期品行的建立,也會受益終生。
它可以讓孩子在未來的路上,即使遇到黑暗,也堅定相信善良,即使遭遇坎坷,也終會受貴人相助。
領路人,決定孩子成長的加速度
作家威廉·達蒙曾在《通往目標之路》中表示:家庭之外的成年人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老師。
老師可以是學校真正的老師,也可以是人生路上,對自己有指導意義的領路人。
《小小少年》中有這樣一位姑娘,名叫小云兒。
她出生在云南省硯山縣一個閉塞的山村,那奪村。
九歲的她,家庭普通,下面有幼小的弟弟妹妹;父母普通,辛苦操勞著一家豬肉鋪;成長環境普通,沒有優渥的教育條件。
平時的她,在每天,天剛蒙蒙亮,就陪媽媽前去豬肉鋪,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清洗一些豬腸,幫父母照看一下弟弟妹妹。
待有空的時候,小云兒就在店鋪里面鋪上一張墊子,開始有模有樣地練習舞蹈。
她標準的舞姿,和優美的動作,引來店鋪外匆忙的過路人駐足觀看。
一側肉末橫飛,一側翩翩起舞。這個場景被
友稱為“最偉大的畫作”。
而小云兒的父母也看到了孩上的才能,雖然不過多言語,但是他們的眼神透:不能把孩子“浪費”在自己手里。
周圍的村民也帶著一顆淳樸的心,想盡辦法
“外面的人”,那些真正能把小云兒托舉起來的人。
后來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位于的關於和張萍夫婦知道了小云兒的存在。
他們的到來讓小云兒和她的父母看到了希望。
關於和張萍夫婦成立了“彩云計劃”,不僅給小云兒的夢點上顏色,還讓那奪村其他孩子看到更廣闊的天空。
他們看到小云兒身上的可塑性,因為想要幫助更多孩子,張老師放棄了在打拼下來的事業,只身前往那奪村。
因為關老師和張老師的存在,小云兒和村里其他小伙伴,才有了可能打破原有人生軌跡的捆綁,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最后,小云兒和那奪村的女孩們登上了央視綜藝頻道《向幸福出發》的舞臺,給他們的人生埋下一顆鮮活的種子,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終會生根發芽。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每一個有夢想的人的背后,都需要一個點燈的人,或許是只言片語的提醒,或許是短短時光的陪伴。
但這種善舉的力量,卻可以給別人的人生帶去一輩子的光芒,即使以后再次迷茫困頓,相信他們也不會深陷沼澤,無力自拔。
人生在關鍵時刻遇到一個對的領路人,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他們的存在是追夢人心頭的一盞燈,也是前行路上最有力的推動者。
善于發現自己和孩子人生的貴人,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
自己,一生的推手
《別姬》里有,一直被大家所熟知:
“做人,要自己成全自己。”
成長的路上,貴人的提點實屬難得,但更難得的是自己擁有一顆持續努力的決心。
《小小少年》中的曾國豪原本是一個乒乓球職業選手,從小練球的他曾多次走上臺,更是對他寄予厚望。
但是國豪知道乒乓球是為自己安排的路,在他的內心深處,夢想一直在別處。
下定決心后,國豪選擇放棄兵乒球,轉身投入了自己熱愛的電競事業。
面對兒子如此大的轉變,國豪的一度難以接受,兩人的關系陷入了冰點。
數十年的栽培的期望,全部化成0。
的期待有多大,轉型做電競的壓力就有多大。
國豪雖心懷愧疚,但不打算向低頭,他決定放手一闖。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頂著重重壓力,國豪開啟了日復一日的練習,顛倒黑白的作息。
終于,憑借著不懈的努力和迸發的力量,他在2022
年拿下了電競界LPL(英雄職業聯賽)最佳新人獎。
看到兒子在追夢路上付出的努力和堅定的決心,國豪的也逐漸心結,選擇支持兒子的新事業,并調侃自己是兒子的頭號鐵粉。
人生很多時候都是自己跟自己博弈,雖然會經歷煎熬,但是堅持下來就會收獲美好。
在東京上摘得首金的00后寶女孩楊倩刷新了人們對運動員的刻板印象。
不少人都在感慨和羨慕才剛21歲的楊倩擁有開掛的人生,殊不知,所謂的運氣里著的是日復一日的努力。
面對漫長又枯燥的基礎訓練,楊倩曾哭著想要放棄。但她最終選擇了堅持到底。
熱愛的事,要自己去擁護,即使千難萬阻,也要推著自己前行。
除了自己熱愛的射擊運動,在學業上,楊倩也逼著自己勤奮刻苦。
正是因為擁有與自己死磕到底的勇氣, 楊倩在射擊運動和學業上都給自己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做自己人生的“推手”,體會內心真實的力量,驅動自己勇往直前。
當一個人擁有堅定并持久的自驅力,Ta會跨過遇到的溝壑高山,對標目標,推著自己向前邁進。
一個人要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就必然付出與之相匹配的心血和汗水。
做自己命運的推手,才是通往成功的內核因素。
▽
作家東野圭吾說:“生命中的全部偶然,其實都是命中注定。”
我們遇見的每一個人,所走的每一段路,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不同程度上引領我們成為不同的人。
好的品行是一個人生命的底色,它會給你帶去溫暖,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善意;
對的領路人猶如黑夜中的明燈,它讓我們在前行中找到正確的方向,不會迷失。
堅定的自己,就是漫漫一生中,實現目標的,是追求過程中的不竭動力。
看清決定人生高度的3個人,我們才有機會擁抱更加明朗的世界。
最后,點亮“在看”,愿我們在未來的人生路上,養成端正的品行,沖破萬千的障礙,到達心中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