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
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九為陽數,日月并陽,兩陽相重,故名重陽。重陽節是秋季除中秋節以外的又一個重大節日,是與春季的重三(三月初三上巳節)相對的游賞性節日。在該日有登高、插茱萸、賞、吃花糕等習俗。這些習俗在文學經典中經常被吟頌。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登高節、茱萸節、節、花糕節等。
山西大多數地方稱“過重陽節”,岢嵐縣等少數縣稱“游重陽節”。從舊志記載看,過重陽節時,山西還有逆女追節、隆師占卜、祭祖祀神等節俗。
節俗來歷
康熙《汾陽縣志》載:“九月九日重陽節,家制花糕,邀親朋賞菊,登高會飲,此殆起于費長房故事。”
費長房的故事記載于南朝梁人吳均寫的《續齊諧記》。東漢時汝南縣有一個叫桓景的人,隨費長房拜師學藝。桓景跟隨費長房,長年累月,勤學苦練。一天,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你家中會有災難,你要趕快回去。”并給了他一包茱萸葉和一瓶酒,讓他把茱萸葉分給家人隨身佩戴,并登高飲酒,如此可以禳災。桓景回家后,遵囑在九月初九帶領家人登高,躲過了災難。
光緒《山西通志》、乾隆《榆社縣志》收錄了這個故事,稱“登高之事自此昉”。也就是說,從那時起,人們過起了重陽節,有了重陽登高、插茱萸、飲菊酒的風俗。
登高遠眺
登高是重陽節期間最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山西晉南地區至今流傳“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民諺。高平縣人,九月九日黎明郊游、登高、飲酒,待日出后一個時辰(兩小時)方歸。
最初的登高,只指登山,后來演變為只要是高處就行,可以登山,也可以登樓閣(如:臨汾縣登水云樓、通明閣,浮山縣登小武當閣,晉城縣登文昌閣),登塔(如:陵川縣登崇安等)。
最有意思的是,到山上的會趕會,能“以代登高”。九月九日,各地會很多,商賈云集,攤販林立,且都有戲班演戲,叫“重陽戲”。位于山上的著名會有,晉南萬榮縣的稷王山麓介山會,長治縣的塔嶺山會,晉中靈石縣的翠峰山文昌閣會,晉西北偏關縣的龍華大會,規模宏大,遠近各縣都來趕會。人們以登高采野菊為樂事,返家時買油糕或花糕,帶回和家人共享。
清代康熙、乾隆年間,在永寧州(今呂梁市離石區)、保德州(今保德縣)、崞縣(今原平市)等地,“登高之例不行”。在馬邑(今朔州市朔城區)、臨汾(今臨汾市堯都區)、趙城(今屬洪洞)、猗氏(今屬臨猗)、武鄉、翼城、臨縣、陽城等縣,登高已經由最初的避難演變為吟詩酒會,稱為“登高會”。山西舊志中記載的各種節令詩中,數量最多的就是吟頌重陽節登高的。如《平陸縣修志》收錄的王從龍《重陽登西坡》:“最愛西坡風景閑,登臨一覽便開顏。嵐光圍繞參差樹,澗水環流遠近山。萬里黃河浮砥柱,一行白鷺度函關。少陵已老清秋暮,插遍茱萸未肯還。”對這種登高會,“士大夫相競為樂”“鄉民多不然”。
茱萸辟惡
認為九月九日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要以插茱萸辟。茱萸屬香料,味辛香,可入藥,在古代有多種用途。《齊民要術》卷四《種茱萸》稱:其一是飲茱萸水,無病。其二是種茱萸,益壽除患。其三是懸茱萸,“畏不入”。古人認為茱萸可健體避,茱萸因此成為重陽節辟物品,被稱為“辟翁”。
山茱萸
茱萸的使用方法有多種:插茱萸、佩茱萸囊、飲茱萸酒等。
“插茱萸”最簡單,折一枝茱萸戴在頭上就萬事大吉,乾隆《鳳臺縣志》等有記載。鳳臺縣,在今晉城市城區。
復雜些的,就是康熙《黎城縣志》、乾隆《平定州志》等10余部舊志中記載的“佩茱萸(囊)”。用一只小小的紅香袋裝滿茱萸佩帶在身,紅色被認為是辟之色,取逢兇化吉、避災之意。
如果說插茱萸、佩茱萸是茱萸這種辟物的外用,那麼以茱萸泛酒而飲就是內服。明萬歷《太谷縣志》、清康熙《介休縣志》等20余部舊志記載了飲茱萸酒。飲法有二:一是將茱萸研碎,放入酒中,加少許鹽;二是用酒服茱萸子。目的都是避不祥,避,避。
延壽
又名黃花,屬菊科,可作飲料,也是藥物,古人認為能延壽,所以又稱為“延壽客”。九月是的時期,成了九月的標志和重陽節的象征,“菊月”也成為九月的別稱。在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
陶淵明賞菊
清代,賞菊、飲菊酒的習俗尤為盛行。據說,這兩種習俗都起源于魏晉時期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名揚千古。山西舊志中,記載到山上或田野“賞菊”的,有明代萬歷《太谷縣志》《沃史》、乾隆《潞安府志》等30部府州縣志。
會
賞菊,就免不了采一枝來戴,稱為“簪菊”,見于乾隆《榆社縣志》《武鄉縣志》等。朔平府(轄今大同市、朔州市一帶)、平陽府(轄今臨汾市、運城市一帶)及其所屬州縣共20余部府州縣志記載:賞菊時,光看不行,戴也不行,還要“采野菊以歸”。
售
明代時,曲沃等地將采回的野栽入盆中,供人們觀賞,這比到野外賞菊顯然進了一步。清代中后期,養植的規模、技術大大發展。太原府的太谷、徐溝(今屬清徐)等地富庶,已經有專門的菊園,并掌握了一定的種植技藝,“園菊盛開,蓺菊競相過從品嘗”,園藝。
盆菊幽賞
明代崇禎《山陰縣志》和清代康熙《朔州志》、雍正《陽高縣志》等10余部府州縣志,記載了釀制酒。釀法是,趁時,連葉一起采回,在以黍米釀酒時摻入,到來年九月九日酒熟,可以開缸暢飲,稱為“酒”。
賞菊
河津、夏縣、廣靈等30余部州縣志記載,不是釀菊酒,而是飲、泛菊酒。泛是漂浮之意。飲普通燒酒時,放入幾片,如同扁舟泛波湖上,此為“泛菊酒”。
花糕取吉
重陽節吃糕的習俗,最早起源于漢代。“糕”與“高”諧音,寓意步步高升。到明清時,已經成為重陽節最重要的節俗。壽陽、靜樂等地有:“九月九,又吃花(油)糕又喝酒。”光緒《山西通志》引謝肇淛《五雜俎》曰:天明時分,把片糕搭在孩子的額頭上,嘴里念念有詞:“愿兒百事俱高。”這就是古人九月九日作糕的原意。光緒《晉祠志》稱重陽節為“糕節”。
賣重陽糕
重陽糕,康熙《蒲縣新志》、乾隆《武鄉縣志》稱為“菊糕”,乾隆《鄉寧縣志》稱為“面糕”,其他山西舊志稱為“五色花糕”“花糕”“棗糕”。
花糕的原料,有小麥粉和糯米面兩種。
用小麥粉制的,稱為面糕,嵌以紅棗,有的還嵌栗子,好看如花。《重修安澤縣志》載:“新嫁女家制面為花糕。”康熙《黎城縣志》、乾隆《潞安府志》《長治縣志》、道光《壺關縣志》載:“造面為節糕。”乾隆《翼城縣志》載:“以面夾棗、肉蒸為糕,如小硙(小石磨)狀。”交城縣,用白面蒸制花糕,共三層,每層之間夾以紅棗,代表層層向上,步步登高。
糯米面制的,稱為黃米糕。糕中加入棗、粟、肉等。同治《河曲縣志》載:“以黍米作糕食之。”《沁源縣志》載:“蒸糯米面為糕而食。”鄉寧縣家家蒸軟米面豆子饃,即使無米面的也要蒸白面豆子饃饋贈親友。
重陽糕,除自家食用外,還要親友互相饋送。明正德《大同府志》載:“大同地方……重陽饋糕,宗藩官宦或婚姻,彼此往來,頗為擾費。”
逆女追節
逆,本義是迎、迎接。逆女,指迎接女兒回娘家,也有秋收完畢,給女子放假休息的含義。諺云:“九月九,搬回閨女息息手。”高平、陵川一些地方,女兒回娘家,不帶花糕,要帶蒸制的壽桃面點,孝敬父母。娘家則以花糕饋送,寓意“步步登高”。康熙《絳州志》載:“婦女歸寧(回娘家),各攜棗糕以還。”康熙《潞城縣志》、乾隆《鄉寧縣志》載:“作糕饋女。”道光《趙城縣志》稱娘家饋送女兒花糕為“祝節”。這是指饋送出嫁多年的姑娘。
饋送當年新嫁的女兒,送糕的方式稍有不同,是由母親親自送到婆家。《重修安澤縣志》載:“新嫁女家制面為花糕,具食盒,婦女親往婿家以饋女,名住節。” 光緒《榮河縣志》、《萬泉縣志》載:“新婦母家蒸棗糕饋翁姑,曰送糕。”《翼城縣志》載:“以面夾棗肉蒸為糕而食之,母家以饋新嫁女,曰送饃。惟與新婿則送糕焉。”
只有盂縣,女婿為丈人家、娘家為女兒家都送糕。乾隆《盂縣志》稱“婿女互貽”。光緒《平遙縣志》稱“饋婿以糕”。
追節,指準女婿(定婚還沒結婚的)在重陽節前一天,向老丈人家送糕和其他節日禮物。這種節日的親戚走動形式,既體現出了一種相互尊重,也有表達重視、加深感情、催辦婚禮的含義。重陽追節的習俗見于明清時期的大同府朔州、山陰等州縣志。
隆師占卜
重陽節可以說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教師節。在山西不少地方,重陽節還是禮敬老師的日子,崇禎《山陰縣志》、康熙《朔州志》稱“隆師”,乾隆《沁州志》《武鄉縣志》稱“拜禮師長”。光緒《左云縣志稿》稱“隆師送節,如端陽然”。和端午節一樣,要為老師贈送節日禮物,重陽節是學生為老師送糕,家長宴請老師,并商定下一年是否續聘等事項。鄉寧縣儒學和私塾要放假,學生由老師帶領,攜帶干糧登高避災,“效桓景避災故事”。
晉南地區的曲沃、太平(今屬襄汾)、洪洞、永和等縣,以重陽節天氣的陰晴來占卜冬雪有無。山西有諺云:“重陽十三是雨節,若還不下冬無雪。”“重陽沒雨看十三,十三沒雨一冬干。”雍正《洪洞縣志》載:“重陽無雨一冬晴。”有趣的是,永和縣的說好與洪洞相反,諺為:“重陽有雨一冬晴,重陽無雨一冬泥。”
重陽節也是祭祖的歲時節令。明萬歷《洪洞縣志》載:“蒸棗糕,薦(祭獻)先。”清代,潞安府及所屬長治、長子、屯留等七縣,蒸花糕以祭祖。光緒《平遙縣志》載:婦女要“夜哭于門外”。
同
重陽節正值秋收完畢,農家要祭神報賽。孝義縣“土神”。柳林、臨縣等地用糕谷神。大同縣、平遙縣祭天地,不同的是,大同用餼羊(稱為“進平安牲”),平遙蒸花糕。光緒《續修崞縣志》載:“祭城隍神。”這些都是秋收后各地的謝神活動,以感恩佑護五谷豐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