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出生屬啥
從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活動家錢偉長,到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鄧稼先,再到中國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他們都屬鼠!
鐘南山:“將最危重的病人送我們這里來”
1936年 X 丙子鼠年
今年春節,新型冠狀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治備受 。中國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再次臨危受命,出任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他給出建議:“我總的看法,就是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但1月18日傍晚,84歲的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
今年春節前夕,他從廣州到武漢再到,實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發布會、連線媒體直播、解讀最新情況……關鍵時刻再次 出來的鐘南山,又勾起人們對這位當年敢講真話、敢涉險灘、敢啃硬骨的抗擊“”英雄的集體回憶。
鐘南山說:“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2003年2月8日,人心惶惶之際,鐘南山院士帶領廣醫一院主動向廣東省衛生廳請纓:“將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們這里來!”他們承擔起廣東省危重病人和危重醫務人員的救治工作。
鐘南山團隊當時提出的“三早”(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以及“三合理”(合理使用皮質、合理使用無創通氣、合理防治繼發感染)的防治措施,成為我國SARS診治指南的基礎。
鐘南山1936年10月出生于醫學世家。1960年畢業于醫學院(今大學醫學部);當年鐘南山代表學校參加之一屆全國運動會400米欄項目。當時他就以54.3秒的成績了全國冠軍,而且創下了這一項目的全國紀錄。
鐘南山說,“鍛煉就像是一種生活方式”,即使再忙,一周內他都會空出三天時間中的一個小時用來鍛煉身體。這就是他雷打不動的生活習慣,他癡迷鍛煉,直接在家里空出了一個健身房,以便自己在家里鍛煉身體。我們可以看到鐘南山有啞鈴,雙杠和跑步機等這些健身設備。
丁肇中:的之一次中文演講
1936年 X 丙子鼠年
2022 年11月8日上午,諾貝爾物理學獎者、世界著名實驗物理學家丁肇中做客“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高端學術報告會。一個半小時的演講,83歲的他全程 立。
丁肇中于1936年出生于美國,后隨家人回到中國。他考進臺南市的省立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讀書,一年后,他赴美留學,來到密歇根大學繼續讀機械工程專業。之后,他轉學物理,從大學到博士,他只花了6年時間,26歲博士畢業,31歲成為教授。成為導師后,丁肇中帶的博士生兩三年就畢業了,他的理由是:“我能教的有限,最主要是讓他們獨立思考。”
丁肇中于1974年發現第4種夸克的束縛態——J粒子,因此貢獻,在1975年被美國授予洛侖茲獎,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在領取時,他帶來頒發歷史上之一次中文演講。
1977年8月,丁肇中之一次見到,說的是四川話,而丁肇中小時候在重慶長大,兩人就用四川話聊天。
那時,中國尚未,國內科研界相對封閉。席間,提出,“能不能派人到你那里工作?”丁肇中隨后征求德國的意見,對方表示歡迎,且不用交錢。
聽聞此消息,馬上說,“我派200個人來。”丁肇中幽默地解釋,“練物理學家和練兵不一樣。”他建議,更好挑10個人或者20個人,唯一的要求,在名單未確定之前,自己要和他們談一談,做更多了解。從那以后,高能所持續派出學者到他的團隊去工作。
在與中國科學家合作40年中,他與中國學者有三次重大合作:70年代在德國PETRA的300億電子伏電子對撞機發現膠子的實驗,80年代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L3實驗,以及90年代至今在空間 上的阿爾法磁普儀(AMS)探測器實驗。
如今,雖已耄耋之年,丁肇中仍在從事科研工作。要想在專攻領域有所建樹,最重要的因什麼?“我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是我的興趣。”84歲的丁肇中仍未退休,他還要將阿爾法磁普儀(AMS)的實驗進行到底。
趙國屏:打開SARS進化“黑匣子”
1948年 X 戊子鼠年
2003年,“”襲來!世界衛生將其命名為“重癥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與大部分疾病根據病因來命名不同,“SARS”只是一個癥狀的名字,我們對它的病原幾乎一無所知。
為揭秘“”流行過程中SARS冠狀的進化規律,沒有任何項目經費的趙國屏和同事們臨危受命,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奔赴疫區。終于,美國東部時間2004年1月29日,研究項目《中國流行期間SARS冠狀的分子進化》的論文,由Science在線發表。從研究到發表,僅用了八個月。研究為認識該的動物源性及其從動物間傳播到人間傳播過程中基因組,特別是關鍵基因的變異規律奠定了基礎!從此,人類對SARS的發生與發展有了一個初步的科學認識,為今后預防、診斷、治療等直接或間接地提供了理論依據。
中國院士、分子微生物學家趙國屏1948年出生于上海。
上世紀60年代,中學時期的趙國屏偶然在《科學畫報》上讀到一篇 DNA雙螺旋結構發現后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發展的 ,其中提到是介于生命和無生命之間的“生命體”,這讓小小年紀的趙國屏深為震撼、著迷。他下決心獻身生命科學研究。
此后,從高中畢業到淮北農村“插隊落戶”十年,直到30歲時才考入大學,35歲留學美國竟然跟老師年紀相仿,知天命之年從研究微生物學、生物化學改行拓展我國新領域——基因組學。
然而一路走來,趙國屏56歲就獲評中國院士,他和團隊的努力在人類疾病上打破了的壟斷。
上個世紀末,趙國屏受命帶領團隊,參與全球人類基因組研究的兩個1%計劃。“人類基因”這4個字對已經50歲的他來說,聽到時的感覺,和所有的大學生是一樣的;所以,他只能邊學邊做,“我必須要去做,這太重要了”。
2003年4月中旬,中國和其他5個發達正式宣布:人類基因組序列草圖測定完成,一本人類遺傳信息的天書已經寫就。中國在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進展中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鄧稼先:“如果有來生,我還要選中國”
1924年 X 甲子鼠年
日前,在央視綜合頻道的《故事里的中國》節目中,鄧稼先的警衛員游澤華回憶,鄧稼先去世的最后一天,對夫人許鹿希說:“如果有來生,我還要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選擇你!”
鄧稼先,是中國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是中國研制與發展的主要者、者之一,他和團隊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和,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鄧稼先于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48年,北大助教生涯結束,鄧稼先遠赴重洋進入美國普渡大學就讀物理系。1950年8月20以《氘核的光致蛻變》一文哲學博士學位。拿到學位的第九天,他登上回國的輪船。
1950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8年8月的一天,鄧稼先來到了錢三強的辦公室,“要放一個‘大炮仗’,調你去做這項工作,怎樣?”錢三強問。
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了 。回到家,他對妻子許鹿希說:“我要調動工作了。”“調到哪?!”“這不能說。”“做什麼工作?!”“這也不能說。”
鄧稼先說:“我今后恐怕照顧不了這個家了,這些全靠你了。”
這一天起,鄧稼先變成了隱身人。他的身影從好友的視野里隱去,他的名字從學術刊物中消失,夫婦聚少離多。
1964年10月16日,中國之一顆試驗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之一顆又在羅布泊上空爆響。從之一顆到之一顆,美國用了7年多,中國用了2年零8個月。
這是鄧稼先為搞的“大炮仗”,直到1984年第32次核試驗成功,鄧稼先告別了羅布泊。
然而,在1979年的一次核試驗只不過鄧稼先不幸受到了輻射,1985年他被確診為癌。1986年7月29日,一顆科學巨星隕落,兩彈元勛鄧稼先因全身大與世長辭,享年62歲。
臨終前他只說了:“我,死而無憾。”
錢偉長:“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1912年 X 壬子鼠年
1983年,上海工業大學迎來了一位新校長。他就是著名的科學家、我國近代應用數學與力學的奠基人之一、教育家、杰出的活動家——錢偉長。他與錢學森、錢三強一起,被譽為“三錢”。
錢偉長的一生學過十幾個專業,科研生涯涉足幾十個行業。錢偉長卻說:“我沒有專業,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1912年10月9日,錢偉長出生于江蘇省無錫。1931年,他以中文、歷史兩個滿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侵占東三省的炮聲,讓他作出了棄文從理的抉擇,從此改學物理。
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錢偉長和老師辛吉教授,攻克了板殼內稟統一理論這個世界性的難題。1941年,錢偉長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了板殼理論的非線性微分方程組,這組方程式被稱為“錢偉長方程”。
1946年,錢偉長回國,在清華大學負責講授工學院全部班級的力學課。他培養出了后的之一批力學研究生。
1956年,錢偉長與錢學森等共同創辦了中國之一個力學研究所——中國力學研究所,并與清華大合創辦了力學研究班。該班學員大多成為我國從事力學研究和教學的領軍人物,如何友聲、嵇醒等。
他以七旬高齡出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是我國最年長的大學校長。他提出要“拆掉四堵墻”,即拆學校與之間的墻,拆師生之間的墻,拆各科系之間的墻,拆教學與科研之間的墻;他提出推行短學期制,精簡教學大綱;針對上海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他增設了許多新的科系。1994年,上海工業大學與上海科技大學等學校合并,組建為新的上海大學,錢偉長被任命為校長。在教育上,錢偉長開創了學分制和導師制。
多舛的命運,磨煉了他堅韌不拔的意志;再坎坷的磨難,也消蝕不了他的那顆赤子之心。
2010年7月30日錢偉長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科技日報
以上就是與1950年出生屬啥相關內容,是關于鐘南山的分享。看完1950年屬虎女人晚年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