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蛇是苦命蛇六月二十九
1967年10月底,湖南省衡山縣。
縣城西南2公里處有一處小山,名曰巾紫峰,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風光秀美,空氣清新。這一天,巾紫峰上迎來了一批50多人的隊伍,寧靜的山上頓時熱鬧起來。
接下來的十多天時間里,他們踏遍了巾紫峰的每一處角落,似乎在尋找什麼。
這支50多人的隊伍是衡山縣的群眾,帶隊是縣革委會副主任黃國光、縣副長陳秋生,一行人的主要任務是尋找一名烈士的遺骸。
烈士名為建,偉大領袖毛 的妹妹。
1967年12月13日中午,黃國光帶領的小組在一處空地休息,一名隊員把手中的彎刀隨意地往草地上一扎,地上突然傳來一個奇怪的聲音,刀沒有扎到泥土里,而是好像砍到了一處石板上,發出敲擊石板的清脆聲。
隊員拿出鋤頭,好奇地往下挖,發現泥土中竟然著一塊石板。
大家立即圍攏過來,翻開石板一看,發現泥土中一個“毛”字,隊員們趕緊拎來一桶水,用水仔細清洗,石板洗凈后,一行字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眼前:
“刊,毛達湘女士墓,原藉(籍)湘潭人氏”
毛達湘,就是建,毛 的妹妹。
“找到了!找到了!建烈士的找到了!”歡呼聲傳遍山野,傳遍了整個衡山。
建烈士1929年被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作為毛 的妹妹,24歲的建有著什麼樣的成長經歷?為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她是如何被敵人殺害的,誰是殺害她的兇手?犧牲之后,她的遺骸為何成為未解之謎,又是如何被發現的?
這一切都要從建烈士的生平講起。
建
1905年10月,湖南韶山沖東茅塘一戶人家誕生了一名,的叫毛尉生,母親陳氏。此時正值金秋十月,盛開,母親給起了個乳名——菊妹子。
菊妹子家的農田很少,靠常年給人幫工,勉強維持生計,因為長年累月干重活,積勞成疾,患了肺結核病,經常咳血,最終在菊妹子4歲那年因病早逝,撒手人寰,只剩下母親陳氏一個人,帶著菊妹子和她的弟妹們艱難度日。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菊妹子很小就懂,幫助家里干活了,不到5歲的她就已經能砍柴、撿禾、做家務了,但陳氏患有眼疾,眼睛看不清東西,根本沒辦法干活,菊妹子和弟妹們經常忍饑挨凍,陳氏沒辦法,只得帶著孩子們到城里乞討。
1911年,韶山遭遇大旱,菊妹子一家雪上加霜,整天挨餓,掙扎在死亡線上。
這個時候,的毛貽昌(毛順生) 了出來。
毛順生和妻子文七妹膝下無女,很想要一個女孩,便將7歲的菊妹子收為繼女,菊妹子就成了的妹妹。這一年,恰好18歲,剛剛成年,在長沙讀書。
文七妹對菊妹子很好,三兄弟也都很善良,把菊妹子當作親妹妹對待。可以說,來到家的這幾年,是苦命的菊妹子一生中最幸福最舒服無憂的時光。
遺憾的是,這樣的時光持續了僅僅7年。1919年至1920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養母文七妹、養父毛順生先后病逝,菊妹子在悲痛之余,不得不重回親生父母家。
三兄弟與母親合影
這個時候的菊妹子已經14歲,家里仍然一貧如洗,作為家里更大的孩子,她下面還有四個弟妹,菊妹子只能一個人包攬了全部家務,但仍然解決不了一家人的溫飽問題。無奈之下,母親做主讓菊妹子到鄉的一個姓肖的人家當了童養媳。
回到親生父母家,只是生計艱難;來到了肖家,卻是更大的苦難。肖家根本不把菊妹子當人看,讓菊妹子干最重的活,卻連一頓飽飯都不給她吃,簡直把菊妹子當奴隸一樣使用,菊妹子無比沮喪,但弱小的她根本無力反抗禮教的約束。
1920年8月,返回韶山,當他聽說菊妹子被送去當了童養媳,受盡折磨時,十分:這都什麼時代了?還去做童養媳?!
立即跑到肖家,據理力爭,幫助菊妹子解除了婚約,并把菊妹子從肖家接了回來,他清楚記得母親去長沙看病時對自己的囑托:“三伢子,你是家里的老大,一定要照顧好菊妹子,把她當親妹妹看待呀……”
菊妹子長大了,覺得應該給妹妹取個正式的名字,他按照族譜給菊妹子取名叫建,希望妹妹長大以后做個巾幗英雄,建設祖國。
由于長期在外讀書,與建共同生活的時間并不是很長,但他對建關懷備至,疼愛有加,而且經常給建講大事和道理,、、改造、……這些全新的概念不斷沖擊著建的心靈,讓她眼界大開。
青年時期的
不久之后,準備返回長沙,建緊隨其后。
疑惑地問:“澤建,你總是跟著我做什麼?”
建毫不猶豫地回答道:“三哥,我要跟你去長沙,去讀書,去干!”
經過這些年苦難的磨礪,看到如今的境界,建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苦難的命運,靠誰都靠不住,只能像哥哥一樣讀書學習、干!
看著建堅定的眼神,答應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建的命運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到了長沙之后,將妹妹送到一所女子職業學校讀書,先讓她學習識字寫字,后來又把她送到湘區會創辦的自修大學附設補習學校學習——這所學校不僅能學習文化知識,更能學習思想,更有助于建的成長。
在的言傳身教下,建以求知若渴的精神刻苦學習,還經常幫助刻印、張貼標語、推銷進步書刊,思想覺悟不斷提高,成長進步十分迅速。1923年,18歲的建光榮地加入中國。
從苦命的童養媳,到、女戰士,建只用了3年,這是她做夢都不曾想象、不敢想象的巨大變化,而這一切都歸功于的教導指引。
1923年秋,建在、夏明翰的介紹下,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先后擔任學生黨支部、湘南女生部部長,積極開展宣傳,發動青年,堅決與學校內的作斗爭,展現出杰出的才能。
在長沙讀書的建(中)
在這里,建為自己改了一個名字“毛達湘”,她的志向不僅是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是要改變勞苦大眾的命運,要將的火種播撒到湘南乃至整個湖南。
1924年,19歲的建被推選為湘南區委區委,分管婦運和學運工作,成為湘南一帶著名的婦女和領袖,被師生們尊稱為“女先鋒”。
在此期間,建結識了同為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生、的陳芬,兩人志同道合,逐漸走到一起。1925年冬,建和陳芬喜結連理,結為伴侶。
1926年夏,建的工作重心開始轉向農動,她向哥哥“偷師學藝”,主動深入群眾訪貧問苦,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向他們宣傳道理,發展農動,她親自帶領農民懲治了多名地主劣紳,把衡陽一帶的農動搞得轟轟烈烈。
1927年,、汪精衛發動,全國陷入一片白色,許克祥在長沙發動叛亂“馬日事變”,大肆人和群眾,形勢極度嚴峻。
面對白色,建沒有害怕,她和丈夫陳芬一起到衡山縣工作,陳芬擔任縣委兼,建擔任秘書兼婦女,兩人深入群眾,發動武裝斗爭,組建了一支農民自衛軍,并成立了工農游擊隊。
建是個女子,沒有接受過軍事教訓,但她頗具軍事天分,早年的苦難經歷磨礪了她的意志,發展運動的經驗培養了她的智謀。面對強大的敵人,建從不畏懼,她堅持游擊戰術,巧布迷陣,多次打退敵人的進攻,讓敵人很是頭疼。
當時,有一名叫賓海溶的大地主,心狠手辣,劣跡斑斑,被委任為衡山縣偽團防局長,建得知后修書一封,警告他“如若危害,定將嚴懲不貸!”賓海溶收到建的親筆信后,嚇得全身發抖,竟然不敢上任,可見建的威名。
湘南一帶的都知道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女游擊隊長”建,而建的哥哥,則是整個湖南遠近聞名的“游擊隊長”。
建的表現招來了的瘋狂圍剿,因叛徒告密,湘南特委、衡山縣委先后遭到,建原本有機會跟隨到井岡山與哥哥會師,但最終她還是選擇了服從安排,轉移到耒陽一帶,堅持游擊斗爭。
1928年夏,建和丈夫陳芬的游擊隊在夏塘鋪一帶與敵人遭遇,雙方展開激烈的戰斗,但終因寡不敵眾,突圍失敗,兩人先后被捕。
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陳芬頑強不屈,慘遭敵人殺害。當時,建已懷胎數月,之一個孩子還未出生,丈夫就壯烈犧牲,建怎能不悲痛欲絕?
所幸的是,井岡山方面派來一支小隊夜襲敵軍,救出了身懷六甲的建,但是敵人集中大量兵力,向這支小隊發動進攻,建懷有身孕,分娩在即,行動不便,跟著部隊一起行軍,必定會拖延行軍速度。
思想前后,建決定留下,隱在夏塘鋪一位農民家里,一方面為了不拖后腿,方便部隊安全轉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分娩和孩子的安全。
一個寂靜的深夜,建在老鄉家中臨盆分娩,產下了一名。
孩子清脆的啼哭聲讓建十分欣慰:陳芬,你看到了嗎?聽到孩子的哭聲了嗎?我為你生下了一個男孩,陳家有后了,咱們有繼承人了!
誰都想不到的是,一股敵人正在附近搜查紅軍的下落,孩子的啼哭聲驚動了他們,敵人立即循聲找上門來,身體虛弱的建來不及躲,再次被敵人逮捕。
敵人知道建的身份,她是游擊隊長、的妹妹,妄圖從她嘴中重要,甚至誘捕,但不管敵人如何費盡心機,威逼利誘,嚴刑拷打,建都無所畏懼,絕不低頭,她斬釘截鐵地說:“你們休想從我這里得到任何消息!”
衡山縣偽縣長蔡慶萱親自提審建,一上來就裝模作樣地問:“你叫什麼名字?”
建蔑視地一笑,“你不知道我的名字?那我告訴你,我叫中國!”
蔡慶萱是大地主出身,為人心狠手辣,當初曾被建懲治過,他沒想到建被打成這樣仍然堅貞不屈,怒吼道:“你們到處放火,犯下了多少?”
建當即痛斥:“專打像你這樣的污吏土豪劣紳,罪極的是你們!”
蔡慶萱惱羞成怒,亮出了屠刀:“還敢嘴硬,信不信我現在宰了你?”
建哂然一笑,“為勞苦大眾,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敵人無計可施,決定殺害建。
1929年8月20日,建在湖南衡山馬王被殘忍殺害,年僅24歲。
知道建深得民心,便張貼布告,限令“三天不準收尸”,但敵人的威脅阻擋不住民心,阻擋不住群眾的勇敢。建被殺當晚,幾名碼頭工人借夜色掩護,冒著生命危險,悄悄潛入刑場,將建烈士遺體搶運出來,偷偷。
建、陳芬,伴侶雙雙犧牲,留下的除了烈士英名,還有一個男孩。
建給孩子取名“艱生”,這個孩子是在艱苦的環境下出生的,她也希望孩子能在艱苦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繼承父母遺志繼續,這是烈士夫婦更大的心愿。
遺憾的是,小“艱生”沒能健康成長。建犧牲后,可憐的小“艱生”沒了奶吃,也缺乏足夠的照料,幾個月后就了,留下無盡的唏噓和遺憾。
在毛家的全部烈士中,建是之一個犧牲的。犧牲之前,菊妹子在獄中寫下一封,堅定地說道:“是大有希望的,一定會勝利”。
聽聞噩耗,沉痛地說:“菊妹子的犧牲很可惜,她是一個好同志。”話雖平凡,卻掩蓋不住偉人內心的巨痛。
建犧牲后,由于形勢十分嚴峻,黨沒能及時找到她的遺骸進行安葬。時間一長,建烈士的遺骸去向成了一個謎,也成為壓在毛 心頭的一塊石頭。
時間荏苒,光陰如梭,一晃40年過去了,但歷史不會忘記,也不會忘記建烈士的英勇事跡。1967年10月,衡山縣會決定動員全縣群眾,不惜一切代價尋找建烈士遺骸,一場尋找烈士遺骸的活動開始了。
衡山縣組建了專門小組,縣革委會副主任黃國光任組長,縣副長陳秋生任副組長,從各機關單位抽調精兵干將50余人,組建隊伍在巾紫峰上下日夜尋找,但因為沒有確切線索,缺乏明確的目標區域,只能漫山尋找,效率很低。
這個時候,一位叫屈淼澄的老人出現了,他向小組講述了一段30多年前的一段往事,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線索,讓尋找工作在一瞬間柳暗花明。
屈淼澄,湖南衡陽人,1887年出生,1924年加入中國,大時代先后擔任過衡陽碼頭工人支部、衡陽工人糾察隊隊長、衡陽總工會部長,1927年參加南昌。失敗后,屈淼澄返回家鄉組建游擊隊,又參加了秋收、湘南,出任工農軍第七師師長,后轉戰湘南,進行游擊戰爭,曾與建、陳芬并肩作戰。
建烈士陵園
1929年,屈淼澄得知陳芬、建先后犧牲,連夜趕往衡山,聽說建的遺體被人偷偷運走,不知去向,當局到處搜捕,也沒能找到,只得不了了之。
屈淼澄曾擔任衡陽碼頭工人支部、工人糾察隊隊長,便在工人隊伍中進行明查暗訪。三天之后,一位姓李的碼頭工人主動找到屈淼澄,告知了建遺骸的下落。
原來,敵人殺害建后,就是這位叫上4名工友,冒著生命危險,連夜把建烈士的遺體從馬王偷出來,還用自己做衣柜的木板打了一副簡單的棺材,收殮了建烈士的遺體,將她安葬在縣城南郊的西溪橋頭草叢中。
屈淼澄被的英勇義舉深深感動,代表表達了感謝,并在的引領下來到了建烈士墓前拜祭,淚灑當場。
與此同時,屈淼澄發現烈士所在的西溪橋頭一帶地勢低洼,容易遭洪水浸害。為了讓烈士更好地,他找來8名碼頭工人,連夜將烈士靈柩秘密轉移到巾紫峰下湘江河畔公路上方的一處凹地,進行了精心,還刻了一塊青石碑,上書:
“刊,毛達湘(即建)女士墓,原藉(籍)湘潭人氏”。
屈淼澄擔心烈士和遺骸會被敵人發現,便將石碑正面朝下,掩蓋在棺木上方,覆上深厚的土層,并在上面種了幾株映山紅,以便日后查找。
從此之后,建烈士的遺骸就安葬在巾紫峰上,再也無人打擾,它見證了無數烈士的鮮血和犧牲,也迎來了中國的最終勝利。
建烈士墓
1967年衡山縣革委會尋找烈士遺骸時,等知情人都已經去世,因此無人能夠提供烈士的確切目標區域,這給尋找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
就在這個時候,已經78歲高齡的屈淼澄老先生聽說這一消息,當即函告衡山縣革委會,提供了了建烈士墓的大概位置、標記物,以及當時遷墓的一系列相關回憶。小組根據屈老提供的關鍵信息,將目標區域鎖定在西溪橋至巾紫峰下的公路上方一帶。
但是由于時間久遠,風雨侵蝕,,巾紫峰的面貌有了很大變化,當初的標記物早就滅失,經過多方的走訪調查和現場尋找,仍然沒有烈士墓蹤跡,但是衡山縣革委會沒有放棄,全縣也沒有放棄,發出了“不找到烈士遺骨誓不罷休”的豪言壯語。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尋找,尋找烈士遺骸工作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12月13日中午,副組長黃國光帶領的六人小組在目標區域附近休息,一名隊員無意用彎刀往草地上一扎,發出了叩擊石板的聲音,于是便出現了 開頭那一幕。
1968年,衡山在發現建烈士遺骸之處,修建了建烈士陵園;2022 年6月29日,建烈士紀念館在湖南衡山建成。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建,這位早年命運多舛的“菊妹子”,用自己堅貞不屈的后半生,詮釋了“秋菊傲霜”的高潔品性。
建烈士塑像
盡管斗爭極其艱苦,建仍然堅信必將勝利,她曾對戰友說:“我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曦,它意味著我們中國就像初升的太陽,正在冉冉升起!”正是有了像建這樣不怕犧牲的烈士,我們的才取得了最終勝利!
建,她是毛 的妹妹,更是烈士,是中國的女兒,她英勇光榮的事跡永遠值得我們深切緬懷,她高尚寶貴的精神,不斷激勵著我們銳意進取、砥礪前行!
以上就是與什麼蛇是苦命蛇六月二十九相關內容,是關于中國近代史的分享。看完屬蛇哪天出生最有出息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