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解夢佬 1 0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

/ 利略逝世的那年牛頓誕生,真的是這樣嗎? /

今天小編就來和你嘮一嘮這老生不常談的問題,以及這背后的原因。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之前有個很流行的說法,說牛頓是“第二個”利略,因為利略逝世當年的誕節,牛頓就像 一樣來到世上,帶著上帝的旨意下凡解救。‍‍‍‍‍‍‍‍‍‍‍‍‍‍‍‍‍‍‍‍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我們毫不懷疑從利略到牛頓的傳承,牛頓持有的就是利略變換代表的絕對時空觀,牛頓力學和利略的相對性原理配合的也是天衣無縫,似乎冥冥中倆人之間有著傳承關系。

在這里 無意去抨擊各種的說法, 只是就利略逝世的那年牛頓出生了這件事情展開討論。真的是這樣嗎?

先說結論:不是!

如果你上 查牛頓的生日,大概率你會查到兩個版本,1642 年 12 月 25 日和 1643 年 1 月 4 日。然后你再去查利略逝世是在 1642 年,于是乎按照之一個版本的牛頓生日,就有了兩位大佬同年交接的說法,而且誕節的特殊日子也給這種說法平添了些許神秘感。

為什麼牛爵爺的生日會有兩個?

這有啥好奇怪的,連 沒怎麼念過書的奶奶都知道,人就是有倆生,一個陽歷一個農歷。不光有倆生日,還有倆歲數呢,一個周歲一個虛歲。

CASE CLOSED!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牛爵爺誕于 1643 年 1 月 4 日,農歷壬午(1642)年臘月二十五,屬馬,小生日。

你可能會覺得好笑,人家外國人又不過農歷。沒錯,但仔細一想,兩個生日確實可能是由兩種不同的歷法造成的,只是和我們的農歷沒啥關系。

所以回到剛才的問題,牛頓的兩個生日分別 兩種不同的歷法 —— 儒略歷(Julian) 格里高利歷(Gregorian)。按照儒略歷,牛頓生于 1642 年 12 月 25 日,而按照格里高利歷(即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公歷),牛頓則生于 1643 年 1 月 4 日。

CASE CLOSED AGAIN!

剛才我們所說的利略卒于 1642 年用的是格里高利歷,換算成儒略歷是 1641 年。

所以無論按照哪種歷法,說利略去世和牛頓出生在同一年發生的說法是錯誤的。而且,準確的說牛頓在利略死后幾乎一年(361 天)后才出生的。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很多牛頓粉絲會在誕節當天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為牛爺慶生,比如美國天體物理學家 Neil Tyson 就在 2022 年誕節發推給牛爺慶生。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評論區有另一種聲音:若不加聲明,則我們默認的語境是格里高利歷,你應該 1 月 4 日發推才對。

真的是這樣嗎?這背后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我們隨便 google 一下,就會發現兩種聲音都有。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究竟我們該在哪天給爵爺祝壽呢?

還有一個很難被意識到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在查牛頓生日的時候會有倆,而查利略的時候就只有一個?

要回答上述問題,就需要我們將時間撥回到很久之前,來深入了解一下這該死的混亂歷法。

1 計時

要搞清楚歷法,先得從計時開始。時間的流逝一直是人類所 的問題,比如啥時候吃飯啥時候睡眠,比如季節對和農業的重要性,因此人們很早就知道了計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古代人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氣候變化和晝夜交替,人們發現這兩種現象貌似和天空中最顯眼的兩個天體——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規律有關系。

人們觀察到了三個自然周期:

太陽帶來的四季變換

太陽西落帶來的晝夜交替

月亮的陰晴圓缺

這正是老天爺賞的計時啊!

人們發現每隔一段時間,月亮進行一次周期往復(歷經一個完整月相),這段時間就記為一個月(Month 顯然 于 Moon),目睹了新月的出現就開始一個新的月,這一天在我國叫做初一。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人們發現太陽西落很有規律,晝夜交替的周期貌似也可以用來計時,于是人們把太陽相鄰兩次燃燒的這段時間(日出到日出)叫做一天(day 一詞 于原始印歐語的燃燒一詞),也有一些文明將日落到日落這段時間叫做一天。

然后人們慢慢發現這樣一天的長度會變來變去的,因為每天日出和日落的時間會變的。冬天白天短,夏天白天長;而且我們現在還知道,日出和日落時間還取決于緯度,不同緯度地區的人感受到的一天的長短是不一樣的。

而日出日落的中點也就是正午則比較有規律,相鄰的間隔很穩定。而正午又有個特點就是太陽的位置更高,借助日晷這種神奇的道具,人們可以很方便的判斷太陽的位置變化,很輕易就可以知道什麼時候太陽更高(影子最短)。雖然每天正午是影子長短也是不一樣的,但是在一個晝夜范圍內,總會有一個影子最短的時刻。

于是人們改良了天的計算方式,把太陽位置更高到更高這段時間當做一天,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太陽日(solar day),這就很巴適了。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人們還發現了季節和氣候的交替,而且這個規律和太陽在天空中運行規律可以擬合,太陽在天空中運行回到同一個位置的這段時間差不多就經歷一個春夏秋冬,體現在日晷上就是正午時長度變化的一個周期。

于是人們把這段時間叫做一年(year 一詞 于古語表示季節的詞匯),我們現在把這叫做一個回歸年(tropical year),大概是 365.24天。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據記載,早在古埃及已經有了年的概念,而且古埃及人已經搞清楚了一年有大概 365 天,這很了不起。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計時單位除了年月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周,周的概念確實很重要,后文會看到這一點。

古巴比倫的蘇美爾人開始有了“7天為一周”的雛形,源于他們發現的 7 天的星象意義。后來這種想法被猶太人發揚光大,猶太教的《經舊約》之一章開篇就提到上帝 6 天造萬物、第 7 天休息(日)。慢慢地人們把 7 天定為一周。

2 歷法

對于天文學還不是很發達古代人,顯然月亮更好觀測一些,月亮周期短,且月相區別明顯。而且人們也更喜歡晚上吃完飯沒事干的時候仰望頭頂的星空。

于是人們開始用月亮來計時,并把這一套計時系統稱為歷法(calendar),calendar 一詞最初源于古羅馬的單詞 calare(莊嚴地宣布,呼喚),表示古羅馬的天文學祭司呼喚新月的到來,并莊嚴的宣布新的月份。此后的幾個世紀里,羅馬人把每個新月的之一天稱為 Kalends(也 于 calare),類似于我國的初一。

所以幾乎所有文明早期都是按照月亮的運行規律創造歷法,也就是我們說的陰歷(lunar calendar)。比如兩河文明、文明和古希臘等。

但是人們很快發現了陰歷不太好用,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兩個原因是

它無法指導農業。民以食為天,對農民來說,種糧食最重要,種糧食受氣候變化影響很大,但歷并不能反映出氣候變化來,因為我們知道氣候變化、四季交替等現象都是太陽帶來的。

陰歷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如果新月的時候趕上陰天或者霧霾,那麼人們是看不到新月的,于是就會繼續舊的月份,直到看見下一個新月才會開始新的月份。

所以逐漸的這些地區的人開始擁抱太陽,按照太陽運行規律創建了歷法,叫做陽歷(solar calendar)。

3 結合

書接上文,在全世界范圍從大尺度上看,各文明歷法始于月亮主導的陰歷,然后人們發現陽歷真香啊,就慢慢向陽歷靠攏。

然鵝,使用陽歷的人們逐漸發現一天和一年差距太大,以至于當老爹教兒子種地時告訴兒子你要在一年的第 100~120 天這段時間收莊稼,兒子還得一天一天數,很不方便。

于是人們就想要在天和年之間再來一個新的時間過渡單位。正好陰歷的月滿足這個條件。但是一個月 29 or 30 天,而一年有 365 天,介于 12-13 個月之間,很不整齊,陰歷和陽歷對不上。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很多文明就遇到這個棘手的問題,大家的是先讓一年有 12 個月再說,但是如果照搬陰歷月,那麼12 個陰歷月通常就只有 345 天,剩下還差 11 天。

但是這 11 天怎麼補,每個地方的人就不一樣了。無外乎就兩種,一是修修補補、二是推倒重建。要麼在陰歷月的基礎上修正、要麼破舊立新削足適履。

修修補補的典型代表就是古代中國 古巴比倫 頒布了漢莫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

兩個都是在陰歷的基礎上,試圖補上差的天數,來向陽歷靠攏。但是補的不一樣。

拿我國古代舉例子,我們的每隔幾年加一個閏月,只要長期平均下來大差不差就可以了。就這樣我們將陰歷和陽歷兩者結合,強行通過閏月的讓陰歷向陽歷爸爸靠攏,畢竟人家有 24 節氣這麼牛叉的存在。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具體采取的是“19 年 7 潤”法,即每 19 年(一個周期)內加 7 個(閏)月,同時保證讓每個陰歷月必須 兩個節氣(準確的說是一個節氣一個中氣)。如果某個月比如六月只 了一個節氣,那麼就再加一個潤六月。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1984年閏十月出生的朋友,到現在還沒過第二個農歷生日……)

這樣便形成了我們現在的農歷。農歷是通歷和陽歷結合而生的,所以是一種歷(Lunisolar calendar)。生活中,許多老百姓總說陽歷和陰歷,他們將農歷誤稱為陰歷,這其是不對的。我國現行的兩種歷法準確的說是公歷和農歷。

感謝農歷爸爸讓我們每年多了好多假期,沒有農歷就沒有春節、端午、中秋等法定節假日。

而古巴比倫的是 8 年 3 閏,國王會在一個 8 年內自行決定增加 3 個月,來向陽歷靠攏。

破舊立新直接上陽歷的文明最典型的就是古埃及。

由于埃及的地理位置離近赤道,因此四季不分明,氣候變化小。從這個角度講陽歷用處也不大。

人家埃及逐陽棄陰也不是因為農業對氣候變化的依賴。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埃及 嫌棄陰歷呢?因為陰歷無法預測一件對他們的農業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尼羅河的泛濫。

聰明的埃及人盯上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天狼星,他們發現天狼星在日出前與太陽在同一地方升起(偕日升)的這一天很特別,這一天總是發生在尼羅河泛洪的那幾天。于是埃及 就規定尼羅河泛濫和天狼星偕日升同時發生的那一天作為新年伊始。直接拋棄了陰歷,強行自己定義了新的月。你不是要 365 天嘛,那我就簡單點,令一年 12 個月,每月 30 天,再加上 5 天分配給 5 個神。

這樣埃及版本的陽歷就誕生了,埃及也是之一個使用陽歷的文明。(準確的說,埃及使用的是天狼星歷,一天狼星年和一太陽年之間差著大概幾分鐘這個數量級)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但是這樣一年固定為 365 天,而一個回歸年的時間要比 365 天多一丟丟,所以時間長了歷法就會偏離太陽運行軌跡,4 年就會偏出 1 天。不過貌似古埃及人并不 care 這個,跑偏就跑偏了。

甚至到后來,大帝治下的希臘在埃及港建立了托勒密王朝,歷法也改叫做歷后,君主托勒密試圖修正這一偏差都沒能成功,被他們的“議會”否決了。所以跑偏在埃及人看來都不叫事兒。或許正是因為他們沒有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所以才沒有演化出我們今天最科學的歷法吧。

我們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怎麼就演化出今天的歷法了。我們的重點是儒略歷和格里高利歷,看看這倆歷法如何演化而來。

我們可以說,接下來歷法的進化就是一部修正史,盡可能地去和至高無上的太陽神同步修正史。

一切要從古羅馬說起。

4 羅馬歷

公元前 8 世紀,羅馬城的建立,開啟了羅馬時期。這時的羅馬是看月亮過日子的,天文學祭司來觀察天空。當他之一次看到新月時,宣布下一個月已經開始。正如前文說的,羅馬人把這一天稱為 Kalends。

古羅馬的文化基本都是照抄古希臘的,歷法也是大體沿用古希臘的雅典城邦的歷法,歷體歷,在此基礎上通過加閏月的來使陰歷和陽歷相協調。

但羅馬人沒有遵循希臘人的通常,即月份交替 29 天和 30 天。公元前 5 世紀,羅馬人將月份與月球周期分開,月不再以月相為參考。

他們采取 31 天和 29 天的混合,其中 4 個月為 31 天,7 個月為 29 天,還有可憐的 2 月是 28 天,因為 2 月是執行的月份,所以人們都希望它快點過去,所以2月就要短一些。

這樣一年又 355 天,然后靠往年末懟一個閏月來補齊剩下的天數,具體的是每兩年在二月中間一個 27 天或 28 天的潤 2 月。

注意,這里說的2月就是年末,羅馬延續了新年的之一個月為 3 月的傳統,因為 3 月是,萬物復蘇的季節。

(注:本文中所說的 X 月完全是按照如今的叫法,并不代表當時這個月是第幾個月。比如這里說的二月,指的是翻譯成英語后叫做 February 的月份,并不代表它是每年的第二個月。)

好戰的羅馬人用戰神 Mars 的名字命名了 3 月 March,這也解釋了為什麼 9~12 月英文分別叫做 September(第 7 月) October(第 8 月) November(第 9 月) December(第 10 月),sept, oct, nov, dec 分別是 7、8、9、10 的詞根。

那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們現在從 January 開始新的一年呢?這其中的歷程蜿蜒曲折,但是之一推動力源自于偶然的歷史。

到公元前 154 年,叛亂爆發,羅馬人和人的戰爭打響。當時正值冬天 January 月,羅馬趕上了準備換屆的季節。

按照新的執政官要在新年 March 才能上任,但是戰爭不等人。為了平定叛軍,羅馬元老院決定臨時將 January 定為一年的第 1 月,這樣就新任執政官就可以提前上臺來帶領干人。

就這樣,順帶著 February 成為了第 2 個月,之后這個順序便一直延續下來。

但是我們要明確一點,在后來動蕩不安的羅馬,歷法從來都是為階級服務的。隨著羅馬內斗爭的白熱化,歷法越來越多的成為制約的工具。

所以后期的羅馬歷就變成了有 12 個固定月份和 1 個不固定的第 13 個閏月,這第 13 個月有多長完全是由大祭司決定,由于羅馬執政官的任期和日歷年對應,因此大祭司作為領袖,可以人為地減少與他不和的執政官在任年的長度,增加其盟友的執政年限,因此存在著極大的濫用權力空間。

這越來越亂的歷法最終在愷撒時期畫上了句點,公元前 46 年,凱撒以大祭司的身份,下令歷法,并頒布了以自己名字 Julius 命名的新歷法——儒略歷(Jurian Calendar),意為尤利西斯的歷法,從而結束了此前長時間的歷法混亂。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5 儒略歷

儒略歷的誕生,簡單來說就倆原因:

老歷法亂套了

出現了一個權力足夠大的人來新修歷法

上文說到,在以前的羅馬歷中,每隔一年就加一個潤月,這就造成了之一年 355 天,第二年 377 或 378 天。這樣四年平均下來的每年的天數為 366.25 天,每年要比正常回歸年多 1 天。這是個很大的誤差,30 年下來就多出一個月,羅馬歷法勢必會混亂。

上文還說到,羅馬建立后,將閏年的控制權授予教皇,教皇最終濫用權力,其盟友在位的年份,縮短對其手任期的年份。羅馬混亂時期,羅馬歷被當作權力維護工具,導致每年長短不一,極其混亂。

再后來,閏月的設定公布的越來越晚,以至于好多住在偏遠地區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日期,這還了得,老百姓不知道哪天是雙 11,還怎麼剁手?

后來連負責傳達歷法的們也都不干了,為啥呢?因為羅馬人了,擁兵自重,和元老院干起來了。

愷撒就是其中一位擁兵自重的軍官,最終愷撒擊敗龐培。脫穎而出,征服了意大利,了元老院,元老院授予他終身官。自此,愷撒成為羅馬唯一的扛把子。

這也給了愷撒修改歷法的權限,愷撒能改歷法,跟他手握大權是分不開的。凱撒的旨在永久性地解決混亂問題,他想要創造了一個與太陽一致的歷法。

口號喊得響沒用,這件事情難就難在如何處理月份上。于是愷撒在和埃及艷后泛舟尼羅河后,召集了當時一大批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來計算如何處理月份,這些人想出的辦法我們之前也提到過,拋棄月亮擁抱太陽,將拋棄陰歷擁抱陽歷。

早在公元前 2 世紀,上古天文學大佬喜帕恰斯就已經可以很精確地測算出一回歸年的長度大概不到 365.25 天。要湊這個數的辦法就是讓有些年份 365 天,有些 366 天,這樣長期一平均就差不多了。365 天的年叫做平年,366 的叫做閏年。

如何分配這 365 或 366 天呢?既然已經拋棄陰歷了,也就不需要看月亮了,也就意味著可以隨意規定一個月的天數。因此最簡單的分式就是將這個數除以 12,盡可能平均地分配給 12 個月,這樣每個月就是 30 或 31 天。但是 2 月由于不吉利仍然維持舊羅馬歷的 28 天。在閏年的時候加的那一天給 2 月。

愷撒聽完覺得不錯,可以和天文現象對得上。這一年是公元前 46 年,愷撒決定讓之前所有的混亂都在這一年有個了斷吧,下一年開始使用統一的新歷法,頗有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的趕腳。

愷撒計劃儒略歷在次年(公元前 45 年)正式生效,因此他等 1 月 1 日到來再開始新的一年,這樣才能和季節同步。

這樣做的代價就是前一年(公元前 46 年)多出了 60 多天,創下了史上最長年份記錄,BC46 共有 455 天!老百姓也洋溢著笑容拍手稱快,因為他們覺得愷撒大帝讓他們每個人都多活了 60 多天,LOL……

愷撒將這一年稱為最后的混亂年,之后在羅馬世界便會有真正統一的歷法,這就是最初的儒略歷,也是儒略歷的 beta 版本。

為什麼說是 beta 版本,還不是最終版嗎?不是,因為計算出錯了……出在了平閏年分配上。

應該給 365 和 366 分別賦予怎樣的權重,就可以使得期望值為 365.24 或 365.25?這個問題中學生都會算,解一元一次方程嘛,每四年閏一次。可偏偏當時的人計算錯了,搞成了每三年一個閏年。當然還有一些歷史性原因,總之就是算錯了。

這個錯誤在公元 8 年由愷撒的下一任屋大維改正,最終形成了大名鼎鼎的儒略歷的最終版本:

繼續沿用 1 月 1 日為新年伊始。

在原來的一普通年 355 天的基礎上加上 10 天,其中 1、8、12 月份各加 2 天;4、6、9、11 月各加 1 天,每四年設一個閏年,潤年的話 2 月再加 1 天。

因此儒略歷下平均每年就是 365.25 天,很接近于一個回歸年(365.24xxxx),也就是太陽繞一圈的時間,即愷撒想要盡量對上的那個基于天文的標準時間。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羅馬元老院為了贊頌愷撒和屋大維爺叔侄,于是分別用愷撒的名字尤里烏斯和屋大維的稱號“奧古斯都”命名了 7 月(July)和 8 月(August)。并且為了倆人平起平坐,讓 8 月從 2 月那里借來一天變成大月(31天),然后 9 月 11 月的大月身份也平移到了 10 月和 12 月。

至此,儒略歷的一年就和我們現在的一年幾乎一樣了,僅僅是閏月和現在不一樣。

為什麼 7 月命名為愷撒,據說是因為愷撒出生在 7 月。

為什麼從 2 月借一天,是因為在 2 月處理死囚。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儒略歷的頒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基本上在整個羅馬版圖覆蓋的地方都統一了 7 天的一周。隨后又將一周的日子與太陽、月亮和肉眼可見的五顆行星 在一起。

這為之后的和一周七天緊密 鋪平了道路。君士坦丁大帝承認后,正式采取一周 7 天制。

合法了,隨之帶來了一個問題,徒們繼承了猶太教的傳統,上帝在日休息,所以們在日也要休息。而日是每周的周六。

但是當時的羅馬公民們的習慣是每周日休息,因此教廷就將日從周六挪到了周日,并改名為“主日”。從此,星期日對于有了特殊的意義。

300 多年后,隨著的合法化和國,儒略歷作為禮儀歷法,傳播到羅馬帝國以外的地區。當一個或一個時,他們一般也采用負責的教會的歷法。

就這樣,儒略歷在世界中流傳了上千年,直到一個人的出現……

6 格里高利歷

格里高利歷是在 1582 年,時任教皇格里高利 13 世頒布的歷法,也就是我們今天使用的公歷,是全世界統一使用的 歷法。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我們知道,隨著在羅馬帝國被奉為國教之后,教皇就是世界的精神領袖,教皇自然也負責頒布歷法來指導教眾。歷任教皇通常選擇沿用儒略歷,因為儒略歷還挺好用的。

直到格里高利十,對儒略歷做了個輕微的修改,改成了我們今天所用的這樣。

為啥儒略了使用了 1500 多年后,教皇給改了呢?原因有二:(1)舊的儒略歷跑偏了;(2)因素。

之一個原因不難想到,因為儒略歷跑偏了。儒略歷平均每年是 365.25 天,但一回歸年是 365.24xxx,兩者存在著微小的差異,這個差異在大時間尺度下也會被放大成為無法忽略的偏差,日歷年每 400 年就要和回歸年差出 3 天。

儒略歷到格里高利時期已經用了 1500 多年,比回歸年多出了 10 天左右。所以在 1582 年,教皇格里高利就頒發了命令,直接憑空消失 10 天(10.5-10.14)。

舊歷法的跑偏問題并不是到格里高利十時才被認識到,之前的教皇有些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實施修訂歷法。15 世紀末,天文知識的增加和觀測的精確性使得這個問題變得更加緊迫。在隨后的幾十年里,許多出版物呼吁歷法,終于在格里高利十時實現了歷法。

光把過去的誤差填補上還不行,還得保證以后不跑偏。所以負責給教皇老哥編寫歷法的天文學家,提出了改變閏年的設法,凡是年數能被 4 整除的是閏年,但是年數后邊是帶兩個“0”的“世紀年”時,必須能被 400 整除的年才是閏年,所以 1900 年不是閏年。

現在歷法周期變成了 400 年,這 400 年共有 146097 天。這樣平均下來一年有 365.2425 天,這一數值僅比回歸年多了 26 秒,這樣過 3000 年左右才會有 1 天的誤差。

對于這個精皇大哥很滿意,于是發布詔書頒布新。這個新歷法就被叫做格里高利歷,也就是我們現在用的公歷。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所以簡單來說,格里高利歷就是恢復奧古斯都時期儒略歷的版本(1 月 1 日為元旦),并且做了一點點小的閏月修正,僅此而已。

當然,教皇大哥也不是心血拍腦袋的決定,而是由于某些上的動機。儒略歷的跑偏沒錯,但教皇大哥真正關心的是這種跑偏造成了春分點提前到來了,而春分本應該在 3 月 21 日出現。為什麼教皇大哥這麼糾結春分點呢?這就涉及到下面要說的因素了。

7 因素

雖然羅馬會曾經對科學和天文學進行了長期而激烈的斗爭,但總的來說,中世紀后半期教會也給予了天文學研究大量的資金和支持,包括在各地大教堂的塔樓改造作為太陽觀測 。

教會這麼做不一定是為了知識而尋求知識,相反,它希望通過投資得到一些實際的回報,最重要的回報就是改進日歷。

回到剛才的問題,教皇為什麼糾結春分,因為春分對會很重要。

春分是萬物復蘇的時間

春分是儒略歷的新年伊始

春分是日(所以推定 9 個月后的 12 月 25 日是誕節)

它是計算節日期的基礎

第四點最重要。教皇為了使當前的節日期與早期教會引入節時的日期相一致。

當然教皇和們也并非完全就是要地慶祝他們的上帝,更多的也是出于的需要,以及加強教會的權力和團結。

于是教皇和教會將希望寄托在天文學家上,希望天文學家可以依照科學來確定日期,改進日歷。

想要完全理解上述前因后果,我們要補充必要的背景知識。時間回到一千多年前。

我們知道,在愷撒屋大維頒布儒略歷的時代,還是異教。直到 313 年君士坦丁皇帝頒布《赦令》,之一次承認的合法性,才結束了在羅馬近 300 年的苦難歷程。到了公元 525 年,人們之一次使用公元紀年法,將降生的那年計作公元元年。

但是沒過幾年,內部在的神性上出現了之爭。君士坦丁非常惱火,哥承認了你們,你們自己居然為了芝麻大點的事了。于是他決定要召開一次全體會議,以便統一思想。

這就是著名的“一大”——尼西亞大公會議,發生在公元 325 年。這次會議對我們接下來要說的內容很重要。這次會議沒有調和雙方的矛盾,而是直接簡單的捧一踩一。這也為后面埋下了最直接的伏筆。到了 380 年,另一位著名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宣布取締了羅馬了一千多年的多神教,要求羅馬全體公民。392 年正式成為羅馬國教,從一個備受歧視的異教變成一個一家獨大的和意識形態。

尼西亞大公會議對格里高利歷的重要意義在于,在這次會議上,們明確規定全世界所有徒都應在同一天慶祝節,并且明確確定了這一天是哪天,即頒布了“法定”的節日期:

春分之后的之一個滿月后的之一個星期日

但是問題來了,歷法改了,新從哪天開始算呢?或者說規定了新年從 1 月 1 日開始,那麼到底哪天是來年的 1 月 1 日呢?

教皇認為應該以尼西亞大會召開的 325 年為基準,所以將 1582 年完全復刻了 325 年。正如前文所說,這麼做就需要憑空抹去多出來的 10 天。(選擇抹去 10.5-10.14 是因為這 10 天內沒有的重要日子)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其中 上傳的神乎其神的“驚!歷史上竟消失了10天!”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的,其實這10天根本就沒有消失,只是人們因為特殊的原因改了計時的歷法,就像人們為了方便隨意選取參考系一樣,正如物體的客觀存在并不依賴于參考系的選擇,歷史上的10天不因歷法的切換而消失。

節對徒們意義可就大了,是和誕節并稱的兩大節日。根據《經》中記載,受難后的第三天,告訴他的門徒們離開猶太人的大本營——以色列,世界那麼大,你們去羅馬看看。徒們認為受難日是公元 33 年 4 月 3 日(星期五),三天后(星期日)。

中,像誕節這種節日叫做固定節日,意思是在固定的日期。節種叫做移動節日,意思是日期不固定。顯然移動節日就不一樣了,會受到歷法的很大影響。

試想一下,節日期的精確規定這件事情,就很考驗歷法的精確程度了,歷不準了,全世界徒們就可能有不同的節了。

我們知道,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但是彼時的慶祝的盛典已經成為教會的一個官僚危機。到了 12 世紀,節的誤差已經不能忍了。

儒略歷被拋棄就是因為出了這樣的問題,前文說到,儒略歷跑偏了,春分點跑偏了,節就不準確了,準確的說是歷法層面的節和天文學層面的節對不上了,因為日期已經到 3 月 21 日了,但是天文學上還沒有到春分。

我們就拿今年 2022 年舉例子,按照天文學,今年春分是 3 月 20 日,下一個滿月是 3 月 28 日,這天正好是周日,所以節就得是再下一個周日 4 月 4 號。但是如果按照儒略歷,今年的節是 5 月 2 日(換算成公歷)。

8 格里高利歷的普及

各個采用 新 歷法的時間也參差不齊,格里高利歷最初是由歐洲及其海外屬地采用的,傳統國、、水果牙、意大利等都在 1582 年當年就改用新歷法。

新教和不受皇的管轄,因此一開始并沒有賞臉,直到一個多世紀以后才陸續慢慢開始使用新歷,特別是在英國(以及其美洲殖民地的)在 1752 年 9 月 14 日才采用新歷法,這時牛頓早已去世了。

插曲:也就是說,包括美國在內的這些在1752年才發生“消失的10天”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牛頓有倆生日,牛頓在英國出生時英國使用的還是儒略歷,所以牛頓的出生仍被記錄為 1642 年的誕節,盡管意大利的這一年已經是 1643 年。而利略去世時(1642 年),其祖國意大利以及開始使用格里高利歷 60 年了,自然用新歷記錄,所以在 上查利略就只有一個。

還有一件與牛頓利略情況類似的

和塞萬提斯這兩位大文豪,似乎正好在同一天去世(1616 年 4 月 23 日),但其實不是。各位小伙伴不妨算一下,誰先死的,早了幾天?

然而這一歷法差異帶來的巧合被教科文拿來做 ,也就有了我們現在每年 4 月 23 日的 世界圖書和 日。

混亂不止于此,西歐和英國共同的可能因為所用歷法不同而產生看似吊詭的結果。

荷蘭國王兼英國國王威廉要從荷蘭出發前往英國加冕,荷蘭這邊說我們威廉大大 11 月 11 日出發,英國這邊則說俺們陛下 11 月 5 日就到了……

這種更晚,直到 1919 年才從儒略歷改用格里歷的。這也解釋了我的歷史老師沒有給我講的一個問題,十月為什麼發生在 1917 年 11 月?現在明白了吧,因為那時候還在用儒略歷,根據儒略歷當時確實是 10 月。

By the way, 新歷在明清時期由士傳入我國,我國明確使用格里高利歷是在辛亥之后,滿清滅亡,沒有皇帝也就沒有年號紀年法了,于是宣布 1912 年開始使用新歷。當然還有比我國更晚使用新歷的,最墨跡的是沙特,沙特 2022 年才使用新歷。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9 變來變去的新年伊始日

在回歸主題之前,我們還需要最后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新年從哪一天開始?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才好說究竟兩件事情是否發生在同一年。

這個問題從最開始陰歷流行的時候就存在了。我們知道,每月的開始時間是確定的,只要看到新月就是新的一月。但是每年從哪天開始呢?太陽在哪個位置才算新的一年?這就給者留下了空間,他們可以任意將某個月當作之一個月。

比如吳廣,在秦二世元年 7 月爆發,次年 12 月結束。乍一看好像持續了一年多。但其實不是這麼回事,因為秦始皇登基后規定以 10 月為新年之一個月,所以也就持續了 5 個多月。

再比國大后,建立,同時建立歷,并以建國的當月定為之一個月,同時出現了霧月、熱月等稱謂。對應的霧月和熱月也是在法蘭西之一期間爆發的。

從兩河文明開始,人們就偏愛春天,萬物復蘇在人們看來是神的恩澤,因此大多數文明都將春天作為新年伊始,尤其是春分日,晝夜平分的特點似乎也象征著某種神諭。

因此最早期的元旦都定在三月,由于當時以陰歷為主,也就是看月亮定日子。所以新月和滿月就成為最特殊的兩天,分別對應著 1 日和 15 日(我國的初一和十五)。最初人們將元旦定為 1 號,后來發現 15 號更接近春分,就改成 15 號。

元旦:我真的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惹……

好戰的羅馬人更是用戰神 Mars 的名字命名了三月 March。

然后我們前文提到了,由于戰爭的原因,公元前 153 年羅馬元老院將之一個月從 3 月改到了 1 月,儒略歷更是將元旦釘死在了 1 月 1 日。

然而,在中世紀的歐洲,(這里我們特指)開始豪橫起來。教皇認為 1 月 1 日這個日子很不,既不是的傳統節日,也不是一個良辰吉日。

畢竟當時元旦改為 1 月 1 日時還沒有什麼事,是世俗皇帝規定的。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而中世紀教俗之爭,雙方水火不容。

教皇為了彰顯自己的厲害,宣布在 1 月 1 日慶祝新年是異教行為,并在公元 567 年廢除了 1 月 1 日作為一年的開始。但是并沒有規定一個新的元旦。這導致在整個中世紀歐洲的不同時期和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元旦,大都是和有關的日期:12 月 25 日(誕)、3 月 1 日(傳統春天良辰吉日)、3 月 25 日(日——報喜節)和節慶祝新年。

到了中世紀后期(14、15 世紀),整個歐洲的新年伊始開始逐漸向報喜節統一。因為報喜節不僅是日,還是古羅馬時期的春分日,雙廚狂喜,其中就包括我們要說的英國。

這就是為什麼上文我們說,格里高利將元旦重新定為 1 月 1 日。

10 再論牛頓生日

在一般情況下,消失的 10 天作為歷法記錄選擇的分界點,1582 年 10 月 15 日之前發生的的日期一般按照 1 月 1 日開始的儒略歷,不需要轉換為格里高利歷的對應日期。而在這之后的就要用格里高利歷來記錄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都同時開始使用格里高利歷,在歷史上相當一段時間內,在歐洲有些已經投入了新歷的大懷抱,有些還在使用著舊歷。

因此在這段時間內,人們為了明確地指明一個日期,往往要同時使用舊歷和新歷,尤其是英國喜歡在舊歷前面標上 O.S.代表 “舊式”(Old Style)。

我們已經知道,牛頓出生的時候,英國用的還是儒略歷。所以我們看的牛頓生日的描述為:

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

前面的 O.S.就表示在舊歷表示下牛頓的生日是 1642.12.25。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知道新舊兩歷的元旦時間不一樣,因此如果某人生日特別巧處在兩者之間,就會有一些麻煩了,可能會連年份都不一樣。

我舉個例子,假如英國人 Three Zhang 出生于新歷的 1700 年 3 月 1 日,那麼他在寫自己生日時,要加上「O.S. 1699.3.1」。舊歷中新年伊始是 3 月 25 日,所以張三的生日在舊歷中還處在 1699 年。

另一方面,說出生(1942 年 1 月 8 日)比利略逝世(1642 年 1 月 8 日)整整晚了 300 年,這麼說沒毛病,因為這兩件事都記錄在格里高利歷上。

11 歷法的未來

著名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的兒子約翰·赫歇爾眼光長遠,他覺得人類還能生存千秋萬代,因此試圖將歷法周期從 400 改成 4000(即 5000 這種年份也不潤)來進一步減少每年的平均天數,增加精度。

但是這一建議一直未被采納。不過未來減少每年天數似乎是勢在必行的事情,因為地球自轉越來越慢,每一天時間越來越長。

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今天我們人類已經有了很精確的計時工具。時間也從原來的度量方式變為理論上定死的數值。

之后我們的時間刻度和歷怎樣再修改以擬合天文現象,小伙伴們可以大開腦洞想象一下。

:吹得粥半兒

編輯:樂子超人

以上就是與屬馬的生肖是哪幾年相關內容,是關于格里高利的分享。看完馬年和什麼生肖最合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一篇屬豬男孩逢幾日出生好,肖豬人一生運程

下一篇當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